【關鍵詞】維持性血透;夜間急性左心衰;慢性腎功能衰竭
文章編號:1003-1383(2009)01-0089-02
中圖分類號:R 692.5;R541.61
文獻標識碼:B
急性左心衰是慢性腎功能衰竭最為常見嚴重的并發癥之一,且大多在夜間誘發,若未能及時發現和搶救治療將導致死亡。筆者對維持性血液透析(MHD)夜間誘發急性左心衰58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誘發心衰的因素,報道如下。
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58例為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及筆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腎內科進修半年間(2003
年2月至8月)經治的患者,男32例,年齡22~76歲,女26例,年齡25~79歲,均為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期MHD患者,平均透析時間2.5年。其中有1例男性腎移植失敗后繼續MHD。夜間誘發急性左心衰的臨床表現為極度呼吸困難,端坐呼吸,不能平臥,兩肺濕性啰音,大部分血壓顯著升高。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惡性心律失常所致的急性循環障礙和哮喘、氣胸、肺栓塞所致的急性呼吸困難。誘發急性左心衰原因為高血壓30例(51.7%),透析不充分13例(22.4%),飲食未節制9例(15.5%),肺部感染6例(10.4%)。
2.搶救措施①立即予半坐臥位、吸氧。②建立靜脈通道,靜滴血管擴張劑,選用硝酸甘油、硝普鈉、酚妥拉明,監測控制血壓在145~160/80~90 mmHg;當建立靜脈通道困難時先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 mg。③肌注嗎啡10 mg 鎮靜。④血壓控制后給予強心。⑤靜推速尿40~80 mg利尿。⑥經初步處理癥狀改善后送到血透室緊急血透。透析器均為德國Fresenius F6 聚砜膜透析器,透析時間2~4 h,透析血流量200~250 ml/min,根據個體設定超濾量,前透析療程快速超濾,后透析療程減緩超濾。⑦常規予3~5天防治感染,肺部感染者予敏感抗生素足療程治療。
3.后續治療和指導①針對不同患者透析劑量個體化,血液透析1次/周改為2次/周,2次/周改為3次/周。同時準確計算透析超濾量以及透析前后患者的體重和透析時間,使患者血透后達到干體重,并在透析期間嚴格控制水量。②血壓控制不理想者聯合二、三聯降壓藥,根據藥物的半衰期來指導患者服藥的次數和服藥的時間。③根據患者的營養狀態制定個體化營養成分,保證充足的熱量供應,選用優質蛋白質,以動物蛋白為主,如瘦肉、雞蛋、魚,及時補充鈣劑、B族維生素、維生素C。④糾正貧血。⑤防治呼吸道感染。
4.搶救治療結果搶救成功56例,占96.5%;死亡2例,占3.5%,其中1例放棄搶救治療。56例針對病因的經后續治療和飲食干預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討論
本組資料顯示,MHD患者夜間誘發急性左心衰竭的原因中,高血壓控制不佳占比例較大,達到51.7%,超過了半數,透析不充分占22.4%,飲食飲水未節制占15.5%,肺部感染占10.4%。具體分析如下:
1.高血壓:MHD患者血壓普遍高而頑固,主要為“容量依賴性”和“腎素依賴性”,是由于患者已經無殘余腎功能,不能排除體內水分,若水鈉攝入量不控制,或透析不充分,體內水鈉增多使細胞外液和體液容量增加,心輸出量增高導致血壓升高和周圍血管阻力增加,即“容量依賴性”。而“腎素依賴性”是由于患者腎實質已嚴重破壞,但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仍然運轉引起高血壓[1]。一方面患者服用降壓藥效果不佳,沒有及時調整;另一方面患者透析不充分,水、鈉潴留;再是患者透析不配合治療,不按醫囑服用降壓藥,往往將降壓藥集中在白天服,造成降壓藥的血濃度不足,使夜間血壓過高,心臟后負荷增加,加之夜間睡眠平臥,血液重新分配使肺血量增加,迷走神經張力增加使小支氣管收縮,膈高位,肺活量減少等因素[2],誘發急性左心衰。
2.透析不充分,干體重掌握不準確:MHD患者透析不充分的原因較多,主要有:①經濟的原因或其他原因如醫從性差,不能按時血透,透析間隔時間過長;②透析期間因體重增加過多,一次透析脫水不能達到干體重,長期積累導致體重增加;③患者體重掌握不準確,如換季時衣服增減、患者長胖或消瘦,都會影響患者干體重的準確性,或其他原因脫水(如心臟原因、高齡患者、低血壓患者等)不能達到干體重。這些因素均可使透析后體重大于干體重,回心血量過多,心臟負荷過重;④尿毒癥患者因血肌酐、尿素氮升高,易口渴,加之自制力差,行透析前一天,多飲、多食,體重突然增加,導致容量負荷增加,心臟負擔加重,飲食夜間促發因素,誘發急性左心衰。
3.肺部感染:MHD患者由于體液和細胞免疫缺陷,同時尿毒癥毒素本身對免疫功能亦有直接的抑制作用,而低血紅蛋白(Hb)、低白蛋白(Alb)[3]及維生素和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等導致免疫功能低下?;颊叩挚沽Σ钜谆忌虾粑栏腥荆绮患皶r治療并發肺部感染[4],肺毛細血管床擴張,加之夜間促發因素,誘發急性左心衰。
急性左心衰時的缺氧和嚴重呼吸困難是致命的威脅,必須盡快使之緩解。本組患者發病時血壓顯著增高,我們的體會是,在搶救時先擴張血管盡快降血壓,減輕心臟前后負荷,隨后才予強心劑,否則猶如“鞭打病牛”,加重心臟損害。利尿劑對終腎衰竭患者作用有限,但較大劑量有擴張血管的協同作用。鎮靜則較為重要,嗎啡即能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和緩解呼吸困難,又有擴張血管作用。癥狀減輕后行緊急透析,超濾體內過多水分為搶救措施的根本。本組急性左心衰糾正后,針對患者誘發原因予縮短透析間隔時間,準確計算干體重,嚴格控制水量;指導患者服用降壓藥,做好飲食指導,糾正貧血,加強防治感染等干預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參考文獻
[1]沈清瑞,葉任高,余學清.血液凈化與腎移植[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88-93.
[2]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66.
[3]徐筱琪,顧樂怡,錢家麒.血液透析患者的感染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腎臟病雜志,2003,19(2):82-84.
[4]吳華,鄧承惠,毛大成,等.血液透析合并感染49例臨床分析[J].臨床內科雜志, 2006,11:736.
(收稿日期:2008-12-08 編輯:潘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