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繼2008年本刊在大講壇邀請魏勇博士開設《運動健康與體育教學》專題以來,獲得了全國廣大體育教師的關注和厚愛,投向專欄的稿件逐漸增多,稿源質量也越來越好!鑒于此,本刊于2009年開始獨立設置“運動健康角”專欄,圍繞運動健康領域的相關專題,討論學校體育中的若干熱點和難點問題。欄目的核心依然為學校體育教學中的安全和健康問題,具體可以為運動與健康的關系、影響學生體力活動量的因素、體格檢查、運動損傷、運動急救、運動性疾病、醫務監督、運動營養、健康體適能、醫療體育以及特殊人群(肥胖、各類疾病患者)的學校體育教學和運動處方等。專欄的形式不限,可以為理論探討、實踐案例,也可以為作者親身經歷的事件描述;文章長短和體裁不限,可以為學術性的、科普性的,也可以為小故事。但本專題強調結合基層體育教學的實際,以圖文并茂的生動表述形式,盡可能為體育教師介紹各種問題的解決方法。我們也可能根據需要把學校體育教學中的相關熱點問題直接刊登出來,向全國讀者征集最佳解決方案。
體育課的內容多種多樣,因此安全上要注意的事項也因訓練的內容、使用的器械不同而有所區別,體育課中應注意的安全事項有:
1.必須遵守紀律和規則,并且服從老師的指導;
2. 在身體不適或受傷時不應勉強做運動(安排好見習生);認真做好準備活動;
3. 應穿運動服,不應配戴任何飾物(包括手表、耳環、項鏈等),球類運動應摘掉眼鏡;
4. 不能在運動時進食或咀嚼食物(包括口香糖);
5. 有危險性的運動,應在老師指導下才可進行;在疲倦時,不應進行一些高難度的動作;
6. 在天氣情況惡劣下(例如雷雨、高溫天氣),不應勉強進行戶外活動;在炎熱天氣下運動,應注意控制運動量和水分的補給;
7.練習結束后,不要立即停下來休息,要堅持做好放松活動,例如慢跑等,使心臟逐漸恢復平靜;
8.劇烈運動以后,不要馬上大量飲水、吃冷飲,也不要立即洗冷水澡;
9. 在進行器械運動時,必須檢查器械是否妥當,如有問題,應立即向老師報告;
10.常見運動項目練習時應注意的安全事項。
(1)短跑等項目要按照規定的跑道進行,不能串跑道。這不僅僅是競賽的要求,也是安全的保障。特別是快到終點沖刺時,更要遵守規則,因為這時人身體的沖力很大,精力又集中在競技之中,思想上毫無戒備,一旦相互絆倒,就可能嚴重受傷。
(2)跳遠時必須嚴格按老師的指導助跑、起跳。起跳前前腳要踏中木制的起跳板,起跳后要落入沙坑之中。這不僅是跳遠訓練的技術要領,也是保護身體安全的必要措施。
(3)在進行投擲訓練時,如投手榴彈、鉛球、鐵餅、標槍等,一定要按老師的口令進行,令行禁止,不能有絲毫的馬虎。這些體育器材有的堅硬沉重,有的前端裝有尖利的金屬頭,如果擅自行事,就有可能擊中他人或者自己被擊中,造成受傷,甚至發生生命危險。
(4)在進行單、雙杠和跳高訓練時,器械下面必須準備好厚度符合要求的墊子,如果直接跳到堅硬的地面上,會傷及腿部關節或后腦。做單、雙杠動作時,要采取各種有效的方法,使雙手握杠時不打滑,避免從杠上摔下來,使身體受傷。
(5)在做跳馬、跳箱等跨躍訓練時,器械前要有跳板,器械后要有保護墊,同時要有老師和同學在器械旁站立保護。
(6)前后滾翻、俯臥撐、仰臥起坐等墊上運動的項目,做動作時要嚴肅認真,不能打鬧,以免發生扭傷。
(7)參加籃球、足球等項目的訓練時,要學會保護自己,也不要在爭搶中蠻干而傷及他人。在這些爭搶激烈的運動中,自覺遵守競賽規則對于安全是很重要的。
綜上所述,我們整理的學校安全運動口訣為:
1.課外活動到操場,檢查場地和器材;
2.運動服裝先換上,手表飾品要摘掉;
3.鍛煉前,作準備,伸伸胳膊彎彎腰;
4.動作規范講文明,危險動作杜絕掉;
5.運動前后喝點水,劇烈運動要適量;
6.活動全部結束后,整理運動做做好。
[魏勇博士點評:從汪國均老師的文章可以看出汪老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的認真和細致,也歸納和總結了體育教學中容易產生意外傷害的具體可能以及防范措施。更難能可貴的是把一些注意事項整理成口訣以便記憶。汪老師的做法值得推廣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