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制度”是指重新建設學校自己的體育工作制度、條例或章程。2007年,針對學生體質不斷下降的現實,國家把學校體育工作推到一個歷史的高度。無論是中央七號文件的頒發,還是中央領導人親自啟動全國億萬青少年陽光體育運動儀式,無不彰顯國家對學校體育工作的高度重視。廣大一線體育老師受到極大的鼓舞,甚至有人說:“學校體育工作的春天來了”,應該說這是一種美好的期盼。然而,要把這些利好消息轉化成實際的工作效果,學校自身的體育工作需要找到突破口,以期形成系統、規范的管理體系。
一個學校領導能夠在開學初,召集學校其他部門的領導和體育組所有成員一起,對學校體育工作的細節進行細致周到的部署,這是不多見的??梢哉f國家一系列的舉措,已經得到了一些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然而,一個師范學校并沒有沉重的應試教育壓力,領導又如此重視,為什么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呢?筆者以為,缺少長期、系統、規范的管理制度是根本。
一、為什么說重建“制度”是改變學校體育工作現狀的突破口
1.重建的“制度”能代表學校的意志
說到重建“制度”,有人會嗤之以鼻,認為那明擺著是為了應付上面的檢查,并無實際的存在價值,就連“學校必須開足開齊體育課,學生課外體育活動時間必須得到保證”,這樣的規定,不早就在《學校體育工作條例》中就明文規定了嗎?為什么中央7號文件還要重申?你們師范學校不是同樣沒有執行嗎?這一連串客觀實際的反問,確實給我們找到了懷疑重建“制度”的理由。甚至,會深深地傷害我們的心。但是,筆者要質問的是,早就存在的“學校體育工作制度”,是哪一年制訂的?當時社會環境如何?如今有多少人知道?我們體育老師自己又知道多少?你校的“制度”與《學校體育工作條例》有何不同?是否在全校上下已經形成了共識?是否在校教代會上表決通過?等等。要知道,中央以7號文件的形式來指導學校體育工作,是建國以來第一次;中央領導親自主持并啟動全國億萬青少年陽光體育運動儀式是第一次;中央政治局委員主持召開全國學校體育工作會議也是第一次。如今學校體育工作環境,早已今非昔比。你看,我校不就有了校長主持學校體育工作會議的第一次嗎?問題是,如何充分利用好這么多的“第一次”,讓重建的“制度”,上升到在學校教代會上表決通過,使其成為學校的根本“大法”。這樣,重建的“制度”就能代表學校的意志。
2.重建“制度”能使學校體育工作得到學校領導、各部門的長期支持
客觀地說學校管理工作千頭萬緒,各個部門都有其工作的側重點,都在響應領導的號召,而積極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使命。特別是如今,上級主管部門各行各業的檢查和評比工作層出不窮,事事都與學校榮譽和命運緊密聯系。校領導像對待學校體育工作一樣,召集部門領導一同參與,對于部門領導來說,是家常便飯,到具體工作時,要看他們的手頭工作“孰輕孰重”。然而,我們體育工作無法突擊,要靠長期、系統地堅持,還需要時間的保證,才能顯現出工作效果。在績效管理和績效考核普遍流行的今天,要改變學校體育工作現狀,單靠學校領導個人一時的重視是不夠的,還需要學校各部門的長期支持。當重建的“制度”成為學校的根本大法,代表學校意志時,學校領導、各部門對學校體育工作的長期支持,就成了他們應盡的職責。
3.重建“制度”能夠讓體育教研組專心從事學校體育工作
學校體育工作牽涉學校的各個方面,有哪一個部門沒有處理好,都會影響其工作的正常開展。為此,有學者提出,體育教研組尤其是教研組長,要提高自身的公關能力,筆者不敢茍同,至少說這是一個短視行為。試想,一個公關能力再強的教研組長,能夠說服全校上下共同支持學校體育工作的某件事,又能說服他們支持學校體育工作所有的事嗎?能夠說服他們一時的支持,又能說服他們長期、系統地支持嗎?更何況,學校體育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組長帶領所有體育老師去研究、創新和發展。這不僅需要大量的時間,更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重建的“制度”,是全校上下共同遵守的準繩。有了它,體育教研組不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與各部門進行溝通與協調,為潛心研究自己的本職工作,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同時也爭取了大量的寶貴時間。
二、怎樣重建“制度”
應該說,單純制訂一份“學校體育工作制度”并不難,一個體育老師依據《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很快就可以拿出一份。但是,這份“制度”能否充分反映現形勢下學校體育工作整體環境;能否對本校體育工作的現狀具有針對性;能否充分利用這個重建的機會,來凝聚全校上下的共同認識,將直接決定“制度”重建后的實際效果。
1.重建“制度”必須得到校長的大力支持
重建“制度”要上升到代表學校的意志,作為學校的法人代表——校長的態度起決定性的作用,它不僅決定“制度”能否重建,更直接決定重建的“制度”能否代表學校的意志。一方面,校長不支持建設的制度,沒有建設的價值,就是建設了也沒有多少人去執行。另一方面,重建“制度”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雖不要他們事必躬親,但必須得到他們的指示和號召。像召開教職工代表大會這樣的事,沒有他們組織是無法成行的。那么,怎樣才能得到校長的大力支持呢?緊緊抓住奧運即將在我國召開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認真學習并很好地宣傳中央7號文件;客觀分析學校體育工作的現狀,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是完全可以爭取到校長的大力支持。
2.重建“制度”要針對現形勢下學校體育工作整體環境
重建“制度”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這主要是因為學校體育工作形勢和環境不斷發生變化,一成不變的“制度”,最終會被變化的形勢和環境所淘汰。這就決定了“制度”本身要因時因勢而變。再有,針對學生體質不斷下降的現實,國家推出一系列的舉措,雖然在全社會得到了一些響應,但是在具體的學校能否形成共識,并有實際的行動來響應國家的號召,本身就需要我們廣大體育老師去進一步地宣傳。重建“制度”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很好的宣傳機會。
3.重建“制度”要針對本校體育工作的現狀
重建“制度”的目的就是要改變學校體育工作現狀。一方面,充分分析學校體育工作現狀中積極的元素與原有“制度”的關系,有利于重建“制度”時正確處理好繼承與發展的關系。另一方面,充分分析本校體育工作現狀中存在的問題,容易發現原有“制度”的問題,能為重建“制度”指明方向。這樣就能為改變學校體育工作現狀,制定有針對性的“制度”。
4.重建“制度”需要凝聚全校上下形成共同認識
按照現在學校管理體制,一項重要制度的出臺,需要經過廣泛征求意見——部門起草——教代表和其他部門審議——部門再調整——領導審閱——開教職工代會表決通過等基本程序。實際上這一過程就是凝聚全校上下形成共同認識的過程,是保證制度能夠順利執行的重要步驟。長期以來,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學校體育工作制度的建設,并沒有經過以上的基本程序,其不能得到很好地執行也就不足為怪。我們經常聽到“領導不重視體育”這樣的埋怨,卻從未聽說需要領導怎樣的重視。筆者以為,爭取領導支持 “制度”的重建,就能夠凝聚全校上下對學校體育工作形成一致認識,那就是對學校體育工作最大的重視。
5.重建“制度”還要充分考慮到監督機制
一份完整的制度本身就包含監督機制的內容,這主要是考慮到制度能夠很好地執行。在學校重建“制度”就顯得尤為突出。一方面,要顯示出重建“制度”的規范和完整。另一方面,盡管重建“制度”能夠得到學校上下的支持,但是,這是在特殊的社會背景下爭取到的,這種“支持”具有明顯的時效性,并不能完全改變他們對學校體育長期形成的一種認識。有了明確的監督機制,是對學校所有人長期執行“制度”的有效監督。當然,我們不能僅看到“制度”的約束性,更應該看到執行“制度”的過程,是一個充分享受應有權利的過程。隨著重建“制度”的不斷完善,我們就會不斷地感受到執行“制度”中應享受的權利和快樂。這種“約束”和“享受”不斷地轉換,必然會迎來學校體育工作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