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調整早鍛煉與大課間,開展陽光體育活動
為了充分發揮運動場所的優勢,培養孩子健身的習慣與方法,學校調整了作息時間,將每天早上8:15—8:45作為早鍛煉時間,全體師生共同開展形式多樣的鍛煉活動,有接力的、有長跑的、有跳繩的、有踢毽的……下午16:30—17:00為大課間,學生分年級開展以游戲內容為主的陽光體育活動,有的玩“毛毛蟲找食物”,有的玩“巧運物資”,有的借助長長的布制履帶玩起了“超級坦克”,還有的舉行著各種球類比賽……
中華路小學本部雖然操場空間不大,但也采取分時段、分年級開展鍛煉活動,早上有圍繞學校周邊社區的長跑活動,下午有利用操場和新增體育器材開展的游戲和鍛煉活動。
二、創新運動會形式,促進全員體育鍛煉
每年春秋季的田徑運動會、冬季的“三跳”運動會都是學校的常規保留項目。從兩年前開始我們將秋季田徑運動會改為秋季趣味運動會,由以往的田徑競賽項目改為趣味游戲項目與普及達標項目,由過去的體育競賽精英的選拔賽改為全體學生都可參與的普及活動。2006年、2007年秋季我們還把學生帶到校外紅心軍事教育基地和農民運動講習所內開展趣味運動會活動,孩子們在運動中表現出的激情與快樂,讓路人也驚嘆不已。
今年的秋季運動會我們再次進行了改版,將運動賽事增加為田賽、徑賽、趣味游戲比賽、羽毛球比賽、籃球比賽和棋類比賽,時間延續了三周。開幕式上,兩個校區的師生聚集在中華路金都小學的操場上,進行了拉拉操與廣播操的展示表演,與奧運會相似的運動員、裁判員宣誓儀式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那三周時間里,每天中午、下午都有賽事安排,孩子們在激烈競爭與友好互學的氛圍中收獲著體育運動帶來的快樂享受。
教師群體也是學校體育健身運動的受益者,2006年我們創編了教師工間韻律操,在當年的秋季運動會上,不僅有學生的體操比賽,還有一個特殊的表演方陣,那就是全體教師的工間操表演,獲得全體學生崇拜的掌聲與驚呼聲。當年我校教師的韻律操表演在武漢市工會活動展示中獲得金獎。
學校工會還在周邊的體育場館辦了運動卡,開辦了周日教師健身俱樂部,每個周日,教師們或者三五結伴,或者攜帶家屬來到體育場參加健身活動。工會還邀請專業教練為老師培訓,并舉行各種類型的體育競賽,以促進老師們的健身意識。
現在全體師生已經形成了很好的健體強身意識,每天早到的師生在播音臺播放的快節奏的音樂聲中,用奔跑與跳躍的身影迎接新的一天的到來。廣播操時間,學生與教師在相同的音樂伴奏下做著不一樣的健身體操。每天放學后,還有師生甚至有家長一起在操場上盡情地運動,揮灑著汗水、激情。今年的武昌區中小學生運動會上,我校學生一舉取得男子短跑項目的冠軍以及多個項目的優秀成績。2007年,我校學生應邀參加武漢市電視臺少兒頻道“校園對對碰”節目錄制,隨意挑選出的學生不僅在知識競賽環節獲勝,而且在跳繩、趣味游戲中與對手學校比分相距甚遠,遙遙領先,獲得總冠軍!這不能不說是我校長期堅持的陽光體育活動、各種運動會結出的豐碩果實!
三、提倡教師參與學生課間活動,推廣傳統體育游戲
出于安全的考慮,我校要求班主任老師課間必須與學生一起活動,在執行的過程中,老師們用自己的行為賦予了這項制度新的內涵:許多老師將自己小時候玩的游戲在學生中介紹與推廣,很多傳統游戲活動在學生課間普及開來,還有的師生進行了創意改編。學校2006年利用星光電視臺開展了“游戲大比拼”活動,將各班推薦的游戲拍攝成電視節目向全校推介,評選出最喜歡、最有創意的游戲活動內容進行表彰與推廣?,F在許多學校已經“失傳”的滾鐵環、抓“拐”、貼膏藥、甩麻繩等游戲活動在我校校園內隨時可見,既豐富了孩子們的課間活動,也減少了安全事故的發生,還鍛煉了孩子們的身體與頭腦,增進了師生交往度,可謂一舉多得!
四、搭建活動平臺,培養體育精神
學校除了保留傳統體育活動特色外,還積極地創新活動形式、搭建活動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體育活動資源,鍛煉強健身體的同時培養頑強的精神意志。2005年、2006年我校先后參與了湖北省電視臺舉辦的“疾風31”和武漢電視臺“快樂向前沖”節目錄制,在傳統的“30人31足”活動形式中孩子們體會到了體育精神中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克服了嬌驕之氣,培養了堅強的品質;中途氣餒想放棄的孩子在伙伴們和老師、家長的鼓勵支持下再次出現在訓練場,受傷的種子選手帶著傷痛在場邊為隊友們鼓勁,無論是正式隊員還是候補隊員都認真地參加每一次訓練,分析每一次失誤,相互鼓勵與支持!一幕幕感人的場景至今記憶猶新!2008年12月份我校組隊參加武漢市“奇奇趣味運動會”,獲“雙飛燕”項目季軍。
“編花籃”的集體游戲內容也是在一次與電視臺的合作中帶入了校園,從此操場上的課間活動又多了一項特色內容。鑒于這種團體性、技術性都很強的游戲項目對孩子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學校后來在新春游藝節等傳統活動中也引入了這些項目并創新了一些活動內容,為孩子們提供更多的活動空間。
今后我們還將繼續利用與開發更多更好的教育資源,開展好學生陽光體育活動,為培養未來社會健康的建設者而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