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玩電腦游戲,有人炒股,有人對老百姓態度傲慢,有人上班時間睡得很香……這一個個特寫鏡頭,并非電視劇里的表演,而是一段長30分鐘、暗訪拍攝的干部作風錄像。
屏幕中的影像讓在座的干部們笑得前仰后合,似乎忘記了這是全縣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大會的會場。然而笑聲很快就戛然而止,全場變得鴉雀無聲——大家都意識到,自己所在單位的故事很有可能在隨后的錄像中“上演”。
更出人意料的是,這段錄像居然在當地電視臺播出了。
多部門干部被當場免職
2009年8月10日,湖南省永州市新田縣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大會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召開。當天,全體縣級領導、副科級以上單位黨政主要負責人、各鄉鎮黨政主要領導、部分縣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部分企業主代表共300多人與會,整個會議大廳被擠得滿滿當當。
會議第一項內容是進行“測評”。100名被臨時通知前來開會的與會者作為評委,對19個窗口單位進行投票。
“游戲規則”是,測評結果出來后,位居末位者將被當場免職。此言一出,會場一陣騷動,有人甚至驚訝地叫出聲來:“真的,還是假的?”
新田縣城管局局長陳慶文之前根本不知道有個測評會,他與其他前來開會的各部門負責人一樣,只知道縣里要開一個與經濟相關的會,內容重要,不得缺席。
會上,組織部部長劉玉林上臺宣布,縣里的一些“太平官員”,這次將被改變命運:縣中醫院副院長、縣史志辦副主任被免職,被當場點名批評的還有司法局、稅務局和某中學等單位。9名長期不上班的國家工作人員被通報,處理方式包括解聘、辭退和免職。
最后,宣布對該縣港資企業“美林公司”糾紛的調查結果:決定對該事件負有直接責任的招商局黨委書記免職,其他負責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處分。
整肅風紀的片子在當地電視臺播出后,新田縣沸騰了,有老百姓拿出鞭炮燃放,以示擁護。大街小巷,討論熱烈。一名不愿具名的官員說:“這次搞得太突然,免職也就罷了,新田縣地方小,還要在媒體上曝光,全縣都知道了,真讓人很沒面子。”
“港商出走”事件引發反思
這場轟轟烈烈的整治干部作風行動,很多人認為與今年年初發生的“港商出走”事件有關聯。
新田縣位于湖南南部,毗鄰郴州,是國家級貧困縣。近年來,為尋求經濟發展,該縣官員前往全國各地招商引資,以期刺激當地經濟。“香港美林”就是在此背景下引進的,老板系香港人。縣委書記和縣長為吸引該公司在新田縣辦廠,費盡周折,多次奔赴深圳、東莞和香港。最后,縣里的誠意硬是把該公司70多歲的老板感動了。老板表態,賺錢已經不重要,關鍵是政府的誠意讓他對新田充滿信心。
但是,去年發生的一起事故,令這名港商拂袖而去,讓縣委書記和縣長的心血付諸東流。
去年,時任招商局黨委書記的鄧某介紹自己的同鄉到美林公司在新田工業園建廠房的工地上做臨時工。2008年10月,美林公司廠房基本竣工,美林公司辭退了包括鄧某同鄉在內的5名工人,并進行了工資結算。
但是,鄧某出于對老鄉的照顧,允許其繼續住在廠里。有一次,該男子借了公司一輛摩托車出行,后出車禍死亡,交警部門調查認定,因死者沒有駕駛證,對該項交通事故負全部責任。
但是,死者家屬對處理結果不滿意,開始到廠里鬧事,使這家外來企業一度陷入癱瘓。縣委、縣政府為此出面與其家屬協商,并達成協議,由政府先出資將其安葬,其家人不再去廠里鬧事。
縣紀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問題處理過程中,鄧某對死者是否還是廠里員工的問題,態度一直含糊不清,葬禮辦完后,死者家屬又開始在廠里鬧事。今年年初,剛上班的第一天,其家屬再次去廠里鬧事,這名香港老板對眼前的場景非常忌諱。而鄧某在處理此事過程中,一直沒有明確態度,導致事件進一步擴大,香港老板覺得政府不能妥善處理,無奈之下,只好偷偷地撤離了。
而招商局在老板走后半個月,未向縣里報告,當縣里調查時,負責人對事情卻“不知情”。
“因為我們的工作問題、服務態度問題導致一個引資項目夭折,以后誰敢再來新田投資?”一名縣領導如此描述,此事對縣委、縣政府觸動非常大。
隨后,紀委書記夏劍平責令“優化辦”組成一個班子,把上述事件列為今年最大的一個案子,徹底調查,對責任人徹底處理。
調查結果出來后,問題叢生,其中牽扯到交警部門,鑒定結果兩個月沒出來;招商局、工業小區管理會,都對港商的離去不知情;縣經委作為管理部門,卻沒有調查處理此事。
“效率不高,環境不如意,配合支持力度不大,在我們一些工作中出現扯皮現象,公共權力部門化,部門權力私有化,這樣怎么能干成事?”面對出現的問題,新田縣縣長唐燁說。
縣委、縣政府痛下決心,把2009年定為“作風年”,要在轉變干部作風、狠抓工作落實、優化環境方面來點硬的。
沒有預告的游戲規則
“港商出走”事情發生后,新田縣痛定思痛,大規模展開調查暗訪。
作為干部作風建設的主要操盤者,縣紀委把調查到的問題制成錄像,以備日后縣委常委會討論時參考,必要時,對情節嚴重者要作出相應處分。
可是,讓夏劍平想不到的是,前來打招呼的各方人士踏破門檻,自己的電話也被“打爆”。另一方面,冷嘲熱諷的旁觀者也不少。
因為前來打招呼的人太多,明察暗訪工作根本無法開展,唯一的辦法就是敢于把處理干部的規定嚴格執行,“就是要觸及他的飯碗、他的烏紗帽,把全縣所有的職能單位拿出來,進行民主測評。”夏劍平說,為了公平起見,首批接受測評的單位有19個,夏劍平主動把自己分管的單位全部列入名單,占總數的近三分之一。這樣一來,也就告誡了其他人:被測評的單位,不管是誰主管都同樣對待。
這次整肅的對象涉及多個部門,以及該縣下轄的多個鄉鎮。因為考慮到單位太多,縣里最后決定,主要針對與經濟環境相關的窗口單位,選出19個服務單位作為第一批試點。
參與測評的方式是,隨機通知開會、臨時抽取評委、當場公布結果、當場宣布處分決定。評委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全縣82個重點項目的代表,以及部分企業主組成。
測評的前一天晚上,縣紀委在700人中抽選100人作為評委,評委名單封存,然后于次日開會前,臨時通知。而此前,無人知曉這100名評委都是誰,就連縣委書記和縣長也不知曉。
在當天的測評會議中,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均列席,由縣紀委承擔驗票工作。測評結果,排名末位的是交警大隊,縣委組織部部長當場宣布對該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免職。另有多個單位受到了警告。
“民主測評是比較公正的,體現了民心不可違。”夏劍平說,“以前只要和領導搞好關系就可以,現在不行了,關系再好,你的工作沒做好,烏紗帽也保不住。”
多數官員有了強烈的危機感
新田縣縣委書記龔新智說,測評對全縣機關干部都有促進作用,不僅對受到處分的單位負責人有觸動,更大的意義在于讓其他官員也有了危機感。
一些部門在測評結果出來后,連夜開會,列出了多項整改意見。
另外,新田縣城管局被黃牌警告。局長在接受采訪時說,城管局在測評結果出來后連夜開會進行整頓,寫出了整改意見,并表示,接受老百姓和媒體的監督批評。
此外,還有多個單位主動寫了工作計劃,以示決心。
夏劍平認為,關鍵問題是要用制度來管人、管事。這次臨時測評,采取隨機抽取評委的制度,進行得很順利,避免了人為干擾。
新田縣一些老百姓認為,現在找職能部門辦事容易多了,服務態度也大有改善。
(摘自2009年9月7日《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