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誰人背后不說人”,但是,倘若老是背后說人長短、挑人毛病,不能客觀地看待事物,對別人老是苛責挑剔,就可能是心理有疾病了。
案例:朋友為何離我而去
夏女士今年29歲,她平時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和人聊天,和鄰居在一起,就聊東家長西家短;跟同事在一起,私下嘀咕這個巴結領導那個喜歡送禮;跟年齡相仿的姐妹們在一起,背后評論這個腿短那個腰粗……總之,只要是當事人不在眼前,她都能挑出人家的毛病當做談資。
夏女士一直覺得自己人際交往很好,跟誰都能聊到一起、打成一片??勺罱?,她發現曾經聊得火熱的朋友,似乎都在刻意與她保持距離,連最要好的“閨密”也開始疏遠她、不接聽她的電話。夏女士感到孤獨和恐懼,覺得自己被大家拋棄了,她更熱情、頻繁地聯系這些朋友,但對方大都回應平平。這讓夏女士感到又氣憤又委屈,似乎所有人都在跟她作對。所有人都在疏遠她,她又不知道這究竟是因為什么,為此她常常失眠,情緒低落,最后不得不向心理醫生求助。
分析:為什么愛挑人毛病
聽完她的講述,心理醫生認為,夏女士的朋友一個個疏遠她,不愿再與她交往,跟她喜歡在背后挑人毛病有關。人無完人,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缺點,這就需要我們在人際交往中客觀地看問題,不要吹毛求疵。但夏女士“眼中沒有好人”,她總能挑出別人的毛病,其實這是心理障礙的表現。這類人的個性特點往往是抑郁、內向,對事物帶來的消極后果有放大趨向,猜疑、敏感、過分依賴別人。
挑人毛病與自卑有關
喜歡挑人毛病的人,很大程度上存在著強烈自卑的心理障礙。
醫生分析認為,長相平平、婚姻平淡、工作能力一般的夏女士,潛意識里深感自己不如別人。這樣的人容易封閉自己,常常喜歡自吹自擂,動輒會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尋找借口滋事。背后說人實際上是病態的、持久的一種“發泄”。
自卑者對人際關系的變化十分敏感,待人處世很容易偏激,對他人言行多疑、不信任。他們害怕孤獨,所以容易糾纏為數不多的朋友或同事。由于帶有較強的目的性和功利主義色彩,因此,這種行為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心理醫生認為,夏女士周圍的朋友,包括“閨密”一個個離去,便屬于這種情況。
挑人毛病與嫉妒有關
另外,喜歡背后挑人毛病的人,很可能存在強烈嫉妒的心理障礙。
醫生稱,嫉妒心理是一種消極的心理品質,這主要與當事人成長經歷有關。嫉妒常以打擊別人、中傷別人為目的,且容易使當事人自己產生怨恨、氣憤、恐懼、孤獨的情緒。當嫉妒達到一定程度時,便需要發泄,發泄行為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言語上冷嘲熱諷:二是行為上冷淡疏遠被嫉妒者:三是具體的攻擊性行為。這時候當事人便看不到別人的優點、長處,而總是挑剔別人的毛病,甚至不惜顛倒黑白、弄虛作假。同時還會出現虛偽的夸獎、做作的表演,當面一套,背后一套。
建議:平和心態,與人為善
心理醫生建議夏女士,進行自我心理調節:
一、首先要認識到自己的心理問題,即存在強烈自卑和嫉妒的心理障礙,然后從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開始,逐漸戒除“說三道四”的不良心理和行為。
二、注意培養自己的業余愛好,豐富生活,減少自己對小道消息的好奇心。
三、注意提醒自己心存仁愛,學會與人為善,尊重他人。
四、以平常之心對待自己遇到的各種事情。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給別人和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糾紛。
據《洛陽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