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地處安徽省西部、大別山北麓,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地帶。兩千多平方公里的境內,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20多座,“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是其真實寫照。這個典型的邊區、山區,耕地缺乏,交通不便,全縣共37萬人口,縣城鎮人口不到5萬。在這塊貧瘠的土地上,副縣長王光祥受賄200多萬元和他的官與商的故事,一時作為當地爆炸性新聞,成為百姓茶余飯后的談資。

結識人脈,只為了他日利用
1953年出生的王光祥是土生土長的霍山人。王光祥在家中是長子,父母在他14歲那年就因病離開人世。“文革”期間,王光祥被推薦上了大學。大學畢業后,從最基層辦事員做起,王光祥歷任高山鋪鄉、漫水河鄉、落兒嶺鎮等地的黨委書記,1996年被任命為霍山縣建設局局長,1998年任霍山縣副縣長。
王光祥和儲東的兄弟情誼,說起來早有年頭,兩人的相識源于一場飯局。
那時王光祥還是鄉鎮黨委書記,儲東是霍山搞房地產開發的大老板。飯局上,當時在座的有縣里的許多頭頭,還有霍山數得著的大老板,作為鄉鎮書記的王光祥并不起眼,自然也不是宴席的主角。與其他老板對縣里領導頻頻敬酒不同,儲東對這個基層父母官并沒有冷遇,而是頻頻走到王光祥的跟前敬酒,這讓“官卑位小”的王光祥很是受用。初次見面儲東的熱情讓王光祥對其印象頗好,也為兩人以后的“友誼”埋下了種子。
其實這正是儲東的“高明”之處。原來,儲東是個混跡官場的老手,對于結交官場中人那套爛熟于心,他深知,商人要做大生意,必須有官員庇護,而官場上的人脈得慢慢培養,不能目光短淺,急功近利。因此,儲東對于官場上的三教九流,不論官階高低,不論權力大小,對誰都是笑臉相迎,他也憑此“高超”手法在霍山結交了一大幫官員朋友。
1996年,王光祥被任命為霍山縣建設局局長。從鄉鎮調到縣城,王光祥迫切需要解決住房問題。正當他為這煩惱時,嗅覺靈敏的儲東及時為他“分憂”,悄悄以成本價出售了一套住房給他。
住房問題輕松搞定,省去大堆麻煩,王光祥感激地拍著儲東的肩膀說:“夠朋友!老儲你這個朋友我交定了。”“老朋友了,這點小事算什么。況且我就是蓋房子的,堂堂大局長沒房住,豈不是我的失職嗎?”儲東這番俏皮話說得王光祥哈哈大笑。從此兩人的關系向前邁了一大步。
兄弟情深,官與商狼狽為奸
1998年底,王光祥升任霍山縣副縣長,分管城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王光祥榮升,儲東比王光祥還高興。分管城建的副縣長手中權力有多大,對于搞房地產開發的儲東來說心里最清楚。他為自己當初沒看錯人而竊喜,交上了這個好朋友,自己就等著在家攬工程嘍!
1999年,升職不久的王光祥從美國考察回來,當晚儲東就帶著一個黑色塑料袋來到王家。“縣長高升,這點小意思,一來祝賀,二來接風。”儲東出手就是5萬元。王光祥客套一番,欣然收下。
從此,王縣長和儲老板成了真正的朋友,搓麻將泡澡堂,吃飯唱歌,親如一家人。官場上的應酬王光祥會帶著儲東,而老板們打牌娛樂,儲東也不忘請王縣長來熱熱手氣。儲東成了縣政府大院的常客,進出無需登記。霍山搞工程的圈子里也都知道儲老板有一個好兄弟,副縣長王光祥。
儲東隔三差五會到王光祥的府上送上5萬元、10萬元的“零用錢”,而王光祥對好朋友則是有求必應。
2004年3月,儲東所在的霍山縣住宅開發公司進行企業改制,由于改制方案是儲東等幾個公司頭頭私下定的,職工們怨聲載道,紛紛抵制,方案在建設局一壓再壓,批不下來。儲東向王光祥送了5萬元后,不到半個月,改制方案就批了下來。
3個月后,改制后的霍山恒升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掛牌成立,儲東自任董事長。掛牌儀式上,王光祥作為特邀嘉賓,現身剪彩典禮,這讓儲東在同行面前掙足了面子。當然儲東回報的出場費也不低,還是5萬元。
2005年5月,儲東為使本公司開發的恒升苑在土地出讓金未交齊的情況下辦理開工手續,向王光祥提出請托。出讓金未繳齊就想開工,這是別人想都不敢想的事,但有王光祥幫忙,一切都不是問題。在王光祥打電話給國土資源局協調后,儲東的公司違規開工。
2個月后,王光祥又搞定了儲東一個難題——恒升苑城市配套費減半繳納。這一減半,儲東就節省了將近100萬元費用,而他送出去的僅是15萬元。
出謀劃策,“好兄弟”介紹行賄
這一對官與商的情誼還真是非比尋常。每當兩人酒酣耳熱之際,王光祥總會摟著儲東的肩膀親熱地說:“老儲啊,官場上的應酬全是形式,我真正朋友沒幾個,你算一個!”而儲東也會向副縣長拍著胸脯說:“我老儲有飯吃,就是你老哥給的,我的就是你的。”
儲東還介紹他人向王光祥行賄。
“你的公子、千金已長大成人,正需要用錢啊。”有一次,儲東對王光祥說。
“老朋友,還是你懂得我的心思,兒子、女兒馬上要成家立業,花費不小,經濟壓力挺大的。”王光祥訴苦。
儲東主動為王光祥“打抱不平”:“這些在霍山的開發商太不像話,王縣長平時對他們那么照顧,他們也不知道來拜望你,我去說說他們。”
“王縣長平常對大家都很照顧,他要喬遷新居,到時候大家都要去啊。”儲東向在霍山搞建筑的老板們放出話來。
眾人巴不得攀上副縣長這個高枝,正愁沒門路。“誰不知道你和王縣長關系鐵,老儲你說咋辦就咋辦。”有人立即附和。
“聽我的,哪天大家一起去,給王縣長湊湊熱鬧。”
2004年7月,王光祥搬入新居。那幾天王家可謂是門庭若市,開發商胡某兩次共送了15萬元,胡某送了18萬元,王某送了10萬元……當然儲東也沒落下,他送了10萬元。
“老儲,還是你面子大,一號召,大伙都來寒舍。”王光祥對儲東的表現很是滿意,點頭稱贊。
這以后,王光祥家中只要有事,出國考察、女兒結婚、孫女出世,儲東都會帶領一眾開發商魚貫前來祝賀。
有了儲東的“分憂”,王光祥又多了一份“收入”,前前后后,儲東介紹他人向王光祥行賄80余萬元。
倒戈相向,金錢支撐靠不住
2007年初,霍山縣紀委在查處該縣潛臺公路問題時,發現了王光祥的違法違紀問題,立即展開調查。隨著六安市紀委調查組進駐霍山,王光祥預感到自己將被懲處,趕忙叫儲東來商量對策。
“紀委調查我了,怎么辦?”王光祥惶惶如驚弓之鳥。“你放心,我絕不會把送你錢的事說出去,誰都會說,我不會說。”儲東賭咒發誓。“你,我肯定相信,但別人送的怎么辦?”“把不可靠的錢退掉。”儲東指點。
王光祥立即讓女兒把他認為不可靠的人送的錢退掉,總計6.4萬元人民幣,0.8萬美金,而對行賄最多的儲東(130多萬元)卻一分也沒退。他對他們之間的情誼太相信了,就像儲東說的:誰都會出賣他,他儲東不會。
很快,王光祥被紀委雙規,面對組織的談話,王光祥堅決不承認受賄事實,但當辦案人員拿出證據時,王光祥徹底崩潰了。
原來是這邊王光祥被雙規,那邊辦案人員就找了儲東,一番政策攻心沒費多大周折,儲東權衡利弊后便一五一十地把向王光祥行賄的事實說了個底朝天。
2008年5月7日,王光祥受賄案在六安市裕安區法院開庭。
記者隨后采訪了裕安區檢察院黃檢察官,黃檢察官告訴記者:王光祥在紀委承認了問題,但當案件進入司法程序后,又全盤推翻了交代。王光祥多次“反復”、“出爾反爾”給案件的查處帶來了極大的困難,而每次提審王光祥,其哭天搶地的樣子給辦案人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代辦案過程都采用了同步錄音錄像,王光祥多次哭鬧的情景都被鏡頭記錄下來。
庭審中,王光祥再次淚灑法庭。“我從哪里拿那么多錢呢?”他對于大部分指控予以否認,還辯稱在雙規期間和偵查期間的供述是被迫交代的。
但當儲東出庭指證,這對昔日的“好兄弟”法庭相見時,王光祥啞火了,辯解也顯得蒼白無力:“他這幾年根本就沒給我這么多錢。”
法庭上,王光祥投向儲東的目光充滿不解的仇恨,他不明白以前信誓旦旦、情誼深厚的老朋友,為什么會在關鍵時刻把他推進深淵?如果有一天,兩人再次相遇,王光祥一定會追問:這么好的朋友,怎么說變就變?“誰都會說,但我不會!”這是你說過的話啊!
2008年8月7日,王光祥因受賄罪被六安市裕安區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5年。
而他昔日的好朋友,自比“小諸葛”的儲東也萬萬沒想到,“兄弟情誼”葬送的不僅是王光祥一個人,他也被吞了進去。2008年10月6日,儲東的單位因犯單位行賄罪被裕安區法院判處罰金87萬元,而儲東因單位行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6個月,緩刑兩年。
這對官與商,共同為自己掘了冰冷的墳墓。
因不服一審判決,王光祥上訴,2008年11月14日,六安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維持原判。■
編輯:盛漢卿
編后
有一首歌唱得好:千里難尋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人生在世,誰沒有幾個朋友?但是,如果交了圖利之友、喪德之友,恐怕路就要難走了。
近些年來,已被法辦的腐敗分子,他們走向墮落、犯罪的道路,幾乎都與交友喪德有關——唯利而交、唯權而交、唯色而交,一個個最終落得身敗名裂。王光祥的故事再次印證了“交友失德,必受大害”這個古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