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視熒屏上的古裝連續劇越來越多,大有泛濫之勢。不少古裝劇讓喜歡司法科技的我有些郁悶,因為我常??匆姽叛b劇中有糊涂官判“葫蘆案”,即使所謂的清官斷案,也沒啥科學性。當然,這是受古代科技水平所局限,而且古代法制不健全,許多官員喜歡口供和行刑逼供,能出現一個按比較科學方法探案的大宋提刑官宋慈,就特別令人驚喜。接下來,我要給大家介紹一些血案,這些血案在古代難以偵破,大多會成為冤案。然而,到了現在,要是用上現代的血跡噴濺形態分析方法,冤案就可以昭雪。血跡噴濺形態分析的英文是Bloodstain pattern analysis,在國際上簡稱BPA。

利用BPA剖析古代冤案
在古裝劇中,我們往往可以看到受到誣陷的冤案。比如,富家書生小劉和大家閨秀小柳相識,郎才女貌,門當戶對,遂一見鐘情。熱戀之初自然卿卿我我,如膠似漆,兩人常常在小劉獨自的院子里幽會。然而,寫劇本的作者有傳統的思想,認為天下沒有幾個癡情的男人,這書生小劉新鮮勁兒一過,便對依然癡情的小柳有了厭倦感,漸漸地少來小柳所在的青樓了。書生小劉并沒有對女人失去熱情,他又勾搭上了青樓女子小胡。從此之后,小劉常常約小胡去自己院子,并向小柳謊稱自己要用功讀書,考取功名。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小柳慢慢知道了小劉的花心之舉,氣憤不過,遂懷揣小刀,到小劉住處理論,正好撞見小劉和小胡在屋子里說笑。小柳大聲呵斥,小胡溜到隔壁房間。小劉見遮掩不住,就承認了與青樓女子相好,并說自己不過是好色,最終要娶的還是小柳。小柳不能容忍小劉的花心,一氣之下趁小劉沒有防備而舉刀刺死了他。此時,小胡聽見隔壁響動異常,就過來看情況,發現小劉倒在血泊之中已經斷了氣,癡情的小胡抱著小劉失聲痛哭。
就在此時,小柳拾起一根木棍躲在門后,抬棍打暈了小胡。過了一會兒,被打昏了的小胡醒來,發現自己正握著一把小刀,身上也是血跡斑斑。此時,小柳帶著捕快沖入房內,一口咬定小胡就是殺人兇手。兩女被帶上大堂,糊涂縣令認為物證和人證都可確認小胡是殺人兇手,遂判處小胡死刑。加之小胡是青樓女子,歷來被人指責的“小三”(第三者),“民意”也支持縣令的判決。而殺人真兇小柳卻逍遙法外。
這樣的劇情看得我實在十分郁悶,恨不得坐上時間機器,回到古代幫人斷案。如果這樣的場景搬到現代,我身邊的許多朋友也會認為小胡會被人冤枉,因為案發現場對她不利呀!到現在很好辦,許多痕跡證據分析都可以用到嘛,比如刀具上的痕跡、現場的指紋、腳印、小胡頭上的棒痕等都可以讓小胡平反昭雪嘛。
如果這幾樣證據都被早已有作案動機、懷揣小刀的小柳給處理掉了,還有一樣證據她是難以處理的,那就是血跡噴濺痕跡。小胡曾經懷抱死者小劉痛哭,所以其衣物上沾染血跡并不奇怪,但是使用刀械行兇,所產生的噴濺屬中速血跡噴濺,和觸碰兇案現場而吸附在衣物上的慢速血跡噴濺痕不同。若是小胡行兇,但是在她身上找不到中速噴濺的血跡痕跡,實在有違常理。辦案人員便可沿著這條線索追根究底,發掘真相,找出真兇。
BPA解救過失殺人者
如果是現在,像小胡被陷害那樣的案例也時??赡馨l生,但是現代法醫會想辦法解救這些受到陷害的人。靠著血跡噴濺痕跡厘清真相之案件不勝枚舉。比如,近年來發生在美國一個有名的案例就是法醫用血跡噴濺分析得以解決的。在這個案例中,一個是全國業余選手摔跤比賽冠軍達斯蒂,一個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在校大學生大衛(化名)。結果,摔跤冠軍成了被害的死者,文弱書生成為殺人犯。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個星期六的午夜,達斯蒂和女友斯凱在準備回家時遇到了大雨,斯凱先行跑在達斯蒂前面尋找避雨的地方。這時,大學生大衛將車停在她身邊,問她要不要搭便車。隨后趕來的達斯蒂看見有人在跟女友搭訕,非常不高興,雙方由爭吵發展為打斗。很快,大衛開著汽車揚長而去,而達斯蒂躺在地上,滿身鮮血。當急救人員趕到時,達斯蒂已經因流血過多而死亡。斯凱向警方提供了兇手的車牌號,警方很快就查到犯罪嫌疑人大衛。在案發3天后,大衛主動來到警察局自首。這時,對達斯蒂的尸檢結果也出來了,他的胸部主動脈受到了一處嚴重刺傷,深10厘米,傷口長度約10厘米。
除了斯凱外,警方還找到了一位目擊證人斯科特,他是一家酒吧保鏢。事發當晚,斯科特正好開車經過,看到了整個打斗的過程。當時,他看到大衛一拳擊中受害者頭部。在受害者倒下后,大衛仍然沒有停手。不久,大衛抽出一把刀,向受害者胸部刺了下去。但是,大衛對案發過程的描述卻截然不同。大衛認為是達斯蒂首先挑起事端,將他從車里拖出來并摔到地上。他還指出,斯科特其實也參與了打斗。他被兩人按倒在地上,臉貼著地面,兩人從他背后攻擊。為了自衛,他只好從口袋里掏出刀來抵擋。他當時感覺很混亂,毫無目的地用刀向后戳。
案情很快在媒體上曝光了,不久,大衛的一位朋友向警方交出了一把刀,聲稱這是大衛使用的物品,刀長10厘米,和達斯蒂胸前傷口的大小完全吻合。另外,這位朋友還交出了一件沾血的襯衫。化驗結果表明,襯衫上的血跡正是達斯蒂留下的。不過,血跡在襯衫正面,這和大衛描述的情況出現了矛盾。如果大衛是在臉朝下被按在地上時刺中了達斯蒂,那么血跡應該在襯衫背面。事實上,襯衫前面的這些血跡更像是雙方在面對面沖突時留下的。警方斷定大衛在說謊,他們根據各種物證和目擊證人的證詞,認定這是一起謀殺案。大衛因為導致達斯蒂死亡而被判謀殺罪,并被判處終身監禁。
不過,大衛仍舊堅持認為自己屬于正當防衛,為此他提起了申訴。了解案情的人心中也有個疑問始終沒有解開,大衛這樣一個文靜瘦弱的大學生,又如何能打敗一位全國摔跤冠軍,并輕易地在他的胸口扎上一刀?在第二次審判進行前,大衛的律師就此問題專門請教了犯罪實驗室的血液噴濺專家。經過檢驗,犯罪實驗室的血液噴濺專家整理出這樣一份報告:人的大動脈受到損傷時,血液通常不是流出來的,而是在巨大壓力的作用下,按照那人心臟跳動的頻率從傷口快速噴濺出來,按照常規速度計算,每分鐘會有20~30升血液從傷口噴出體外。同時,這也意味著噴出的血流并不是連續的。在這種情況下,被按壓在地的大衛會有足夠的時間轉過身來,從而使血液噴濺到他的襯衫前面。
大衛的律師為了讓陪審團看到血液噴濺的整個過程,專門請法醫和動畫人員模擬了當時的情形。結果表明,大衛當時的確屬于正當防衛。為確定這種做法的可能性,律師還咨詢了摔跤名家布拉斯。布拉斯認為,大衛所描述的正是所有摔跤手都要學習的常見手法。當摔跤手面對“敵人”,而對方正在退縮時,摔跤手會抓住對方的手臂,將其面朝下摔到地上,把對方的頭向下壓,并保持這個姿勢,使對方無法站起來。然后,向后拉對方的頭部,這時如果對方意識到皮帶上或口袋里有刀,就會拔刀向后刺。2000年8月,在達斯蒂被殺案過去6年之后,陪審團一致認為大衛屬于過失殺人,此前他已經服刑6年,因此他被判當庭釋放。
BPA有什么用途
由于血跡是刑案現場最常見到的痕跡證據,因此對血跡噴濺形態進行分析,在刑事鑒定上非常重要。血跡噴濺形態是指當血液撞擊物體表面,因物表結構和吸附性的不同而會產生不同的形態,主要有彈跳型、濺出型、轉移型等。
血跡噴濺形態是現場重建的重要部分,從血跡噴濺形態可以推測犯案經過、受害者或嫌犯的相關資料等。例如,從血跡的形狀可以推測血液噴濺瞬間所在的位置、高度及角度。如果血跡是圓形,這表示血液自不遠處滴落(少于30厘米);如果是鋸齒狀,表示滴落的距離大于30厘米;如果是驚嘆號狀,血液是沿著驚嘆號尾端的小點位置撞擊落下。
發現噴濺血跡和血泊的殺人現場往往是原始殺人現場。而移尸現場則與原始殺人現場不同,主要表現為:尸體上有嚴重開放性損傷,但尸體所在地點卻沒有噴濺血點和血泊,尸體周圍血跡少;尸體上的流注狀血跡難與地面相連,或血流注反映出的尸體的體位變化為移尸形成;現場外圍可見移尸滴血;地面可見移尸時的血拖痕跡等等。
在案發現場,血液會因為多種因素而向其他方向噴濺。因為不可能都落在同一位置,因此也不可能在同一種材質面上。血液噴濺到不同的材質上的擴散方式也不一樣,要根據現場的材質來對血跡進行分析:不吸水材質(如皮帶、鐵蓋)上噴濺的血跡不容易擴散,會形成水珠形狀;吸水材質(如衛生紙、棉布衣料)上的血跡容易因吸水暈開,因此形狀呈不規則狀。
從血跡的形態和血滴大小,還可以區別血液噴濺的速度和力量。如果血液以低速射出移行,其力量很小,這種常見的血跡如受傷后血液滴落地面而造成;如果是中速,這表示力量中等,血滴邊緣呈不整齊狀,除主要的血滴外還會有一些散落的微小血點,一般來說,這種血跡是來自打擊,刀傷棍棒榔頭等;如果是高速飛濺的血滴,表示撞擊力量很大,血滴廣泛散布,沖擊區域的中央和四周都會散有噴霧狀極小的血點,這類血跡常見于槍擊爆炸案件。

高速血跡噴濺痕是刑事案件中經常會見到的血跡形態分析,比如,死者是持槍自殺還是被別人開槍謀殺,有經驗的法醫和刑警會在握槍的手部虎口附近,尋找一種高速反濺血點。法醫一般利用血跡噴濺痕跡的速度來判斷兇器類型,而利用中速血跡噴濺分析重建出兇手使用兇器的位置,并可借此推斷出加害人的大約身高,有效地減少嫌疑人數目,大大地提升破案幾率。
在上述小胡和大衛的兩個案例中,刀傷的血跡除了要看形態、速度和力量外,還要看傷口的位置:如果砍在肌肉部位,血液不會太多;但是如果砍到靜脈,血就會涌出來,是連續不斷地涌現;如果砍到動脈,血液就會更快地噴出來,而且是斷斷續續地噴射。
從血跡的形態還可以判斷作案的手法。例如,被害人遭毆打時血跡會呈放射狀分布,揮舞兇器時會留下弧形的軌跡等。如果看到很細密的小點的這種高速血跡噴濺痕,那就是槍擊、爆炸、車禍、機械所造成的血點。通常使用刀子時,因為用手揮動的原因,血滴噴濺痕會有一些規律的、由小點所組成的曲線。像棒球棒一樣的東西接觸到血源,然后回轉而留下的“拋物線形態”。血滴會很大,通常是淚珠形狀。這種形態可以說明犯罪嫌疑人使用鈍物進行了多次打擊,因為通常第一次打擊時不會接觸到任何血液。
BPA之未來
在提到科技斷案時,許多老百姓誤以為,刑事鑒定一定是要由一群穿著白袍、頭戴護目鏡的法醫完成,而且他們需要在實驗室中操作動輒價值數十萬的儀器來分析證據。但是,BPA的研究和實踐表明,科技斷案也可以是低成本的,它是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研究總結出來的一種科技斷案方法,廣泛用于刑事案件現場的偵破分析工作。刑警借助血跡噴濺分析知識主要可以獲得下述四種信息:犯罪嫌疑人可能使用的兇器種類,兇器的揮砍次數,兇器空間中的揮砍位置,血案發生的過程。
血跡噴濺形態分析看似簡單,又不需要利用什么高科技儀器,但它卻是當代生理醫學研究的產物。因此,它的產生年代并不久遠。古代的法官大人對人體的血液科學一無所知,自然不知道血跡噴濺形態分析了。上世紀80年代以后,相關司法科技工作者成立了國際血跡噴濺形態分析聯合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loodstain Pattern Analysis),簡稱IABPA。這個組織對完善血跡分析理論作了大量的研究,發表了不少論文,并提出了不少實用的分析方法。之后,BPA證據才開始被北美一些法庭采納。漸漸地,歐美國家廣泛把BPA證據作為合法的證據?,F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司法機構都把BPA視作合法證據,并它用到各種血案的偵破工作中?!?/p>
編輯:孫薇薇
血跡噴濺形態分析看似簡單,又不需要利用什么高科技儀器,但它卻是當代生理醫學研究的產物。現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司法機構都把BPA視作合法證據,并它用到各種血案的偵破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