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2日,基金投資者追討南方基金紅利仲裁案已為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立案,仲裁申請人請求裁決南方基金公司賠償其紅利損失和利息共計6萬元。這一仲裁案件,又一次引起市場、投資者、媒體和管理層的關注。
根據現行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涉基金投資者權益保護的救濟手段歸納起來,實際上有三大類。
一類是公司法救濟手段,根據《證券投資基金法》,主要體現為要求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之訴、要求確認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決議無效之訴、要求更換基金管理人或基金托管人之訴、要求轉換基金類型之訴、要求基金清算等,這一類案件實際上是共益權糾紛,目前法律規定采取的是訴訟方式,典型案例有2006年王源新向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法院、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訴銀豐基金公司要求“基金銀豐”轉換基金類型訴訟案。
二類是證券法救濟手段,根據《證券投資基金法》、《信托法》、《仲裁法》與基金契約的約定,針對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在基金銷售、運行、分配等方面存在的應當作為而不作為、應當不作為而作為的情況,要求予以權益救濟或賠償損失,由于基金契約的仲裁條款的約定,這類案件都表現為仲裁方式,這中間既有共益權糾紛,表現為追索基金財產或減少基金財產損失或基金管理費、托管費的合理使用等的歸入權之訴,也有私益權糾紛,表現為基金投資者個體的要求履行合同、或恢復原狀、或損害賠償之訴等,典型案例有2008年基民因唐建老鼠倉行為一事,向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要求基金托管人建設銀行履行職責行使基金財產追索權仲裁案,2009年基民向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要求追討南方基金紅利仲裁案。
三是其他類型的救濟手段。根據《證券投資基金法》、《民事訴訟法》、《仲裁法》、《破產法》等,基民可以提起因基金契約糾紛引起的仲裁裁決無效之訴,要求基金管理人或基金托管人破產之訴,基金管理人或基金托管人因管理不善提起的各種合同之訴或侵權之訴,采取的方式有可能是訴訟,也有可能是仲裁,這中間既有共益權糾紛,也有私益權糾紛,典型案例有2007年大成基金因銀廣夏虛假陳述向銀川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的民事賠償訴訟案,2009年華安基金向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訴雷曼兄弟國際(歐洲)公司要求其承擔結構性保本票據的到期保本責任訴訟案。
在上述這些涉基金投資者權益保護的救濟手段中,公益權糾紛及其救濟相對比較清晰,私益權糾紛及其救濟相對比較含混,存在法律認定與操作路徑上的復雜性,究其根本,源于《證券投資基金法》與《信托法》規定上的天然缺陷。
因此,在今后修訂《信托法》與《證券投資基金法》時,應當更加全面、詳盡地規定涉基金投資者權益保護的各種糾紛類型、各種救濟手段,對基民訴訟與基民仲裁在基金投資者權益保護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個明確的規范和分工,妥善設計基金投資者共益權與私益權訴訟或仲裁的受益救濟方式。同時,也應當加強基金投資者的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識。
就基民仲裁而言,同樣有許多值得需要法律完善的地方,除了完善《仲裁法》外,相關仲裁規則也應作出相應的調整。
基民仲裁案的審理和裁決應當公開接受社會、市場、媒體、投資者的監督,這類案件應當進行公開審理,進程應盡量向媒體公開透明。另外,這類案件應接受證券監管機構與最高人民法院的適當監控,例如,證券監管機構可以同時啟動行政調查,監督基金公司對基金契約條款的修訂,強化最高人民法院對仲裁機構的間接管理,而非讓仲裁在現行司法體制外“單獨”運行。
在基民仲裁審理中,不應當再采取簡易程序,獨任審理,而應當采取普通程序,多名仲裁員聯合審理,甚至可以向社會聘請仲裁專家陪審員參與審理,而非根據爭議金額的大小來決定仲裁員的多寡,強化仲裁員之間制約機制,避免獨任審理中出現的腐敗、個人喜好傾向性、專業能力不足、對弱勢群體保護不夠等問題。事實上,各地仲裁機構中仲裁員被除名的,并不在個別。 在審理中,應當采用專家證人制度、司法鑒定制度等行之有效的制度,以提高仲裁裁決的公信力。
同時,對包括證券市場在內的各類群體性案件的仲裁申請,應當允許合并立案并合并審理,以減少仲裁申請人所應承擔的高額仲裁受理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