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地處黃海灘涂、茫茫曠野縱深之處的江蘇省鹽城監獄監區內,管教民警和服刑人員總能見到一位面龐清瘦、精干爽朗,戴著一副近視眼鏡的年輕檢察官帶著一兩個駐監檢察干警巡視在高墻電網、押犯宿舍、監區醫院等重點監控部位,開展著日復一日的監所檢察工作。他就是鹽城市大中地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春山。他以一名人民檢察官的樸素情懷,傲立灘涂,笑迎挑戰,帶領僅有8名檢察干警的全省最小檢察院,任勞任怨,勇爭一流,忠誠地守衛在素有“炸藥庫”、“火山口”之稱的鹽城監獄和方強勞教所這片方圓13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為800萬鹽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為創建平安鹽城,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壯麗青春。
親和聚合力 垂范樹標桿
2005年初,正當組織決定調整張春山的工作之際,他年邁的父親被診斷為胃癌晚期。作為老人,是多么希望自己含辛茹苦養大的兒子,能繼續留在城里工作,享受兒孫繞膝的人生最后時光。張春山又何嘗不知道自己慈父的最后心愿,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光榮的人民檢察官,黨的事業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盡孝但更應盡忠。深明大義的父親主動動員他放心赴任、安心工作。在對老人稍作安頓后,他如期前往離家100多公里的大中院,迅速進入角色,這一走就是一個月。一個月后他才利用周末安排父親動了手術,而此時照顧老人和小孩的重擔全落在了妻子一個人身上。
這年3月,37歲的張春山離開市檢察院,離開溫馨的小家,到地處偏僻、人煙稀少的黃海灘涂,從事監所檢察工作,這是張春山人生的一次巨大歷練。
上任伊始,張春山就莊重地作出了五點承諾:一是不用專車,出差和周末回鹽城干警可以隨意搭乘辦事;二是想方設法幫助干警解決實際困難;三是率先垂范,要求干警做到的,自己首先帶頭做到;四是以誠待人,與大家融洽相處;五是常駐監所,決不搞特殊化,非法定節假日不回家休息。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由于交通不便,進城困難,他出差或周末回鹽城,車上總是坐滿順便搭車辦事的干警或干警家屬;幫助干警解決生活困難,他更是有求必應。一名干警的家屬在農場經濟效益較差的企業三班倒,不僅工資收入低家境困難,而且小孩讀書無人照顧。張春山知情后,多次找農場領導協商,用真誠和熱心打動農場領導,該干警家屬終于被調到了一個比較理想的工作單位。
大中院干警在外人面前評價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在他手下工作,有如沐春風的舒暢感。這里工作環境惡劣、生活條件艱苦,干警十幾年、二十多年工作、生活在閉塞的監管場所,積聚了許多難以解決的困難,因此,時常會有一些抱怨情緒。作為檢察長,他沒有一推了之,而是盡力做到以誠心換得大家的理解,主動和干警促膝談心,真誠交流,并盡自己所能,努力為大家排憂解難。2005年底,他多方籌措資金,對原破舊不堪的辦公樓進行了維修,更新了大部分辦公設備。2006年,在全院經費異常緊張的情況下,硬是擠出5萬多元對年久失修、漏雨嚴重、排水不暢的干警宿舍進行了維修。癱瘓在家的老干部逢人就說:“小張真是我們的貼心人,不僅經常登門看望我們老同志,關心我們的身體健康,還主動為我們維修住房,感謝黨、感謝上級為大中地區派來的這位好檢察長。”
張春山和一線干警一樣,每年常駐監所不少于300天。就連他老父親生命進入倒計時,甚至病危,他也只是晚去早回,幾乎沒占用一天工作時間。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大中院形成了氣順心齊、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院支部連續三年被市院機關黨委表彰為“先進黨支部”,2006年度被市級機關工委表彰為“五好機關黨組織”,2007年度被市級機關工委表彰為“五好示范黨組織”。
工作高標準 監督亮實招
下面這一串串看似枯燥的數字,卻詮釋著張春山和大中院的驕人業績。四年來,他領導并親臨一線檢察收押、釋放罪犯5554名;檢察入所、出所1179人;檢察禁閉、嚴管罪犯315名;監督罪犯減刑、假釋及暫予監外執行累計3228名;監督所外執行、所外就醫、減期勞教人員828人;帶領干警進行監管安全檢察480多次;找被監管人員個別談話1000多人次;為監獄、勞教所民警及服刑、勞教人員上法制課32次;主持召開有檢、監、武警三方領導參加的聯席會議22次;提出涉及罪犯監管、教育、安全、生活等事項的檢察建議18次。
為了強化監督效果,他在全省監所檢察系統率先推出了“抓實做強刑罰和勞教執行變更檢察,凸顯促公正執法的工作特色”,“抓實做強監獄、勞教懲戒檢察工作,凸顯促人本執法的工作特色”,“抓實做強監管安全檢察,凸顯促穩定創平安的工作特色”等八大專項檢察工作及相應的監督模式,其中多項工作被省檢察院在全省監所系統推廣,有力促進了監管工作。鹽城監獄連續9年,方強勞教所連續11年實現了無罪犯、勞教人員脫逃,無獄內、所內重特大案件,無罪犯、勞教人員自殺死亡和工傷死亡,無罪犯、勞教人員集體食物中毒和傳染病暴發流行的“四無”目標,并雙雙通過了司法部組織的部級現代化文明監獄、勞教所的驗收。這些成績的取得,凝聚著張春山和他的戰友們對監所檢察工作的一片熱情和赤誠。監獄某分監區一民警說:“我們一線民警幾乎每天都能看到張檢,他工作嚴謹,對監管執法工作有一種超乎尋常的職業敏感性。”
彰顯人性化 傾情促維權
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這句話出自張春山的內心,而做人與做事在他身上得到了較好的結合。只是這里的“民”是被監管的犯人。在專項檢察中,張春山發現一部分監區、大隊由于利益驅動,存在延長勞動時間的狀況,為了被監管人的休息權利得到充分保障,他要求嚴格執行司法部有關文件規定,并在晚上經常深入監區,檢查監管單位落實情況;為了被監管人員的生活保障、疾病就治,他能夠連續10多天不分晝夜地泡在監管單位伙房、病區,監督伙食標準的落實、關注病犯病情發展和飲食起居,增強他們與疾病抗爭的信心和勇氣。
今年4月,某監區犯人馬某某,在入獄時發現其左手臂骨折,且在服刑前植入的固定鋼板也已斷裂變形,如不及時進行再次手術,將會終身殘疾。而馬犯家境貧困,無力支付4萬元的高額費用,該犯人情緒極為低沉。張春山知道這一情況后,及時與他談話并對其進行教育,鼓勵其樹立生活信心,同時積極與監獄商量解決之策。張春山還會同監獄從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請來權威的骨科專家,直接到監獄為馬某某會診并及時做了重新植入新鋼板的手術,取得了理想的治療效果。對此,前來探監的馬某某的妻子、父親,感動得泣不成聲:“張檢察長,您對一個犯了罪的人還如此關心,這可是我們全家做夢也想不到的事,您真是我們家的救命恩人啊!感謝黨、感謝政府,我們一定協助政府,讓他重新走上正道。”
某監區一即將刑滿釋放的罪犯,因痔瘡發作,對監獄的治療不滿意,經常情緒失控,影響監區改造秩序。張春山隨即找到正在進行習藝勞動的該罪犯,耐心聽取他反映的意見,并在積極協助監區做好教育穩定工作的基礎上,建議監獄醫院再作一次全面的確診檢查。約定就診的當日,他親臨醫院門診,全程監督再次會診情況,并與醫院院長、醫生一起向該犯詳細解釋檢查結果。由于是檢察長直接在現場監督就診,消除了這名犯人的疑慮,從而對此次醫院作出的無肛瘺、無痔瘡發作的診斷結論心服口服,并表示一定安心改造。
力推新理念 和諧求共贏
著眼大局,全力推進和諧檢監關系建設,實現監督促共贏,是張春山的目標追求。這幾年,他在對監所工作和監所理論進行系統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與時俱進抓監督、突出預防抓監督、致力和諧抓監督”的監所檢察監督新思路。在張春山的多方協調下,目前,在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計分考核、行政獎勵、安全防范、“三共”聯席會議、檢監(所)業務資源共享等需要得到監所支持協助的重點工作方面,已簽訂了便捷監督業務有效開展的八項共同行事規則。省司法廳檢查組這樣評價:“我們的監管改造工作能夠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檢察機關的監督與支持,監所需要檢察監督,依法治監目標的全面實現,更是離不開監所檢察”。
去年底,司法部部級現代化文明監獄驗收組組長高澤波在聽取了鹽城監獄的創建情況匯報和張春山同志“在配合中強化監督、在監督中加強配合”的情況介紹后,更是對大中院在鹽城監獄所踐行和諧共建、致力雙贏的檢察監督新思維表示出濃厚的興趣,并對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他說:“你們把監督促和諧,監督求雙贏作為監所檢察的工作目標,是一個很有新意的創舉,鹽城監獄在公正文明執法及執法規范化方面所取得的成績,離不開你們不斷強化的監督工作。我們的監所需要這樣的檢察監督,更歡迎這樣的檢察監督。”通過幾年的積極努力,目前,鹽城監獄和方強勞教所上下希望得到檢察監督,熱忱歡迎檢察監督已成氛圍。大中院也在當年被省檢察院、省武警總隊和省司法廳聯合表彰為“三共活動先進集體”。
監所檢察沒有轟轟熱熱的壯舉,只有默默無聞的奉獻。點滴而平凡的事例和看似平常的瞬間,卻是張春山同志燦爛人生的真實寫照。相信在未來的監所檢察事業發展中,他必將帶領大中院全體干警寫就更加輝煌的新篇章!■
組稿:曹參cc5211828595@163.com
編輯:董曉菊dxj50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