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池塘、水庫中采用魚鵝立體化養殖,是一種家禽飼養與漁業綜合經營的立體化生態養殖模式。據比較,同等條件下魚鵝綜合養殖比魚、鵝單養提高經濟收益30%左右。
一、魚鵝立體化養殖的好處
1.鵝是魚池的全自動節能高效增氧機。魚鵝混養時,養殖人員無須擔心天氣變化造成的水體缺氧,因為一般繁育馴養的鵝對低氣壓有著生理上的條件反射,一旦遭遇氣候變化,它們會爭先恐后地躍入水中,造成水花翻騰,對魚池增氧效果特別好。利用鵝群戲水增氧,不必擔心因停電造成的增氧中斷,也不必擔心漏電造成意外事故等重大損失。飼養鵝用來增氧,雖然一次性投資高于購買增氧機,但是增氧機使用幾年后只能報廢,而養鵝不僅取代了機械增氧的效果節省了用電開支,而且當年能給養殖戶創造出高于購買鵝苗時投資額3~5倍的利益回報。
2.鵝為養殖魚類提供優質餌料。魚鵝立體養殖,有效利用了水體空間,池塘中的水藻、水草等水中生物可供鵝食,而鵝糞內營養物質殘留多,是雜食性魚類的餌料,也是池塘浮游生物的優質肥料。如將鵝糞撒入池塘,經微生物分解供魚食用,可節省大量飼料,從而降低養殖成本。1只鵝年產糞120~150公斤,可轉化成魚5公斤。每667平方米(1畝)水面可配養50~60只鵝。
3.魚池為養鵝提供清潔環境。水面放養鵝在夏季可降低其體溫,使鵝保持良好的精神和食欲,這樣一方面可減少鵝的病害發生,同時也改善了水體的養殖條件。
二、魚、鵝綜合養殖的模式
1.塘外養鵝。在魚塘附近搭建鵝舍,舍外設鵝的活動場所和廢水池。每天將鵝糞和鵝潑濺的飼料掃入廢水池中,然后通過廢水池的閘門讓肥水流入魚池。塘外養鵝便于管理,但不能充分發揮魚與鵝的互利關系。
2.魚鵝聯養。在魚池的堤埂上建鵝舍,用部分堤面和池坡作鵝的活動場地,魚池一旁用網片圍一定面積魚池作鵝的游泳場,水中的拱網不拱到底,以供魚類從網底游入攝食。這樣較之將鵝放在全池活動為佳,因它對魚干擾較小,也便于管理,一般上網高出水面40~50厘米,下部距離水底40厘米。養鵝的密度為鵝舍和活動場平均每平方米3~5只,游泳場每平方米2~3只。魚、鵝聯養中鵝的配養數主要決定于鵝的排糞量。一般1只鵝年產糞為120~150公斤,每667平方米可配養50~60只鵝。(江西省畜牧良種場 徐衛東 郵編:33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