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中國南京·首屆鳳凰臺詩歌節”在南京鳳凰臺飯店隆重舉行,匯集了來自全國的一百多名詩人、批評家和文化界人士。有著名詩人歐陽江河、梁曉明、黃梵、潘維、馬鈴薯兄弟、馬永波、桑克、默默、森子、葉輝、吳晨駿、胡弦、李森等,有著名批評家、翻譯家葉櫓、張子清、何言宏、楊四平、賀仲明、曉華、何平、傅元峰、敬文東、陳祖君、李美皆、張宗剛等,還有美國詩人徐貞敏、日本詩人春野,以及受杭州市政府特邀來中國的德國著名作家漢斯·布赫。一向對詩歌情有獨衷的南京著名主持人方方、馬尚田等,也特地為詩歌節做義務主持和朗誦。此外,MAP雜志主編劉浩、天涯雜志主編李少君、星星詩刊下半月主編潘洗塵、鐘山雜志主編賈夢瑋、青春雜志執行主編王維平也應邀出席詩歌節。
此次詩歌節由南京鳳凰臺飯店和“中國南京·現代漢詩研究計劃”聯合主辦。批評家何言宏擔任詩歌節學術總監,詩人黃梵擔任詩歌節詩歌總監,詩人育邦擔任詩歌節秘書長。南京主持人馬尚田義務為詩歌節做全程節目主持人。29號上午,舉行了“第十七屆柔剛詩歌獎”頒獎會、“2008年中國詩歌排行榜”發布會、“鳳凰臺上”征詩揭幕儀式以及“鳳凰臺上”詩歌朗誦會。29號下午舉行了第二屆“中國南京·現代漢詩論壇”。針對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新詩是一場失敗”的觀點進行了激烈討論。29號晚上,舉行了詩人與讀者見面會,著名詩人歐陽江河、獲獎詩人桑克、美國詩人漢學家徐貞敏,與南京經濟臺受眾群中的詩友會等讀者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活動。會場氣氛十分感人。
此次詩歌節的舉辦恰逢南京鳳凰臺飯店十周年店慶,在“鳳凰臺上鳳凰游”的詩意環境中,詩歌節緩緩拉開序幕。主辦方“中國南京?現代漢詩研究計劃”由何言宏、傅元峰、馬鈴薯兄弟、黃梵等南京文化界著名人士發起,于2007年和2008年分別推出了“2006年詩歌排行榜”和“2007年詩歌排行榜”暨“第16屆柔剛詩歌獎”,連續兩年在全國激起了巨大的波瀾,《文學報》、《新京報》、《文匯讀書周報》和《上海青年報》等80多家報紙都曾廣泛報道,引起了一場空前的“詩壇地震”。在此次鳳凰臺詩歌節上,“中國南京·現代漢詩研究計劃”推出了“2008年中國詩歌排行榜”暨“第17屆柔剛詩歌獎”,再次引起了文化界的關注。
頒獎會在鳳凰臺飯店舉行時,南京經濟廣播電臺進行了全程直播報道。著名詩評家葉櫓代表評委會宣讀了授予北島的榮譽獎授獎詞。北島特意托詩人商略發來得獎感言:“這是20年來國內給予我的唯一詩歌榮譽,請代我謝謝大家。”
著名詩人、小說家黃梵代表評委會宣讀了授予潘維的主獎授獎詞。接下來發布了大家期待已久的“2008年中國詩歌排行榜”。鳳凰臺飯店特地設立了鳳凰臺詩歌獎,并在詩歌節上由著名翻譯家張子清、鳳凰臺飯店總經理毛立人,為“鳳凰臺上”征詩大賽活動舉行了揭幕儀式。
一小時的電臺直播結束后,在“鳳凰臺上”詩歌朗誦會上,南京的著名主持人馬尚田、方方、李孟靜等,與會詩人和觀眾,一起聲情并茂地朗誦了中國當代詩歌的經典名篇、自己的詩作等,現場掀起了陣陣高潮。
第17屆柔剛詩歌獎在南京詩人育邦主持和召集下,為了使評獎工作更加公正、兼顧多樣化的詩歌趣味,成立了14人的評委會,首次把評委范圍擴大到了全國,包括了何言宏、黃梵、樹才、李少君、馬鈴薯兄弟、馬永波、敬文東、森子、吳晨駿、何平、楊四平、育邦、陳祖君、李森等14位中國當代著名詩人、批評家,旨在倡導中國詩歌的創新意識,鼓勵和獎掖當代優秀詩人的詩歌創作。經評委會與柔剛先生協商,從本屆開始,不定期設立榮譽獎,每屆1名,(視情況可能空缺)。并從2008年11月開始向全國征集候選詩人。評選活動得到了詩界和廣大詩歌愛好者的廣泛關注和熱心支持。截至2008年底,評委會一共收到了160份有效提名材料,經過三輪不記名投票,最終確定了獲獎名單。詩人潘維憑借《潘維詩選》獲得了獎金9999元的主獎,詩人桑克和李成恩分別憑借《陌生人》等三首詩和詩集《汴河,汴河》獲得了提名獎,獎金2000元。著名詩人北島獲得了榮譽獎,以表彰他對中國當代漢語詩歌所做出的重大貢獻。
柔剛詩歌獎由青年詩人柔剛出資創辦,創立于1992年,至今已歷17屆,影響力日益擴大,遂漸成為國內外詩歌界和文化界的關注熱點。其純民間立場評選的包容性、客觀性和獨樹一幟的評議模式,使得柔剛詩歌獎成為文學式微年代的一件舉足輕重的詩壇盛事。
去年4月,首屆主題為“中國當代詩歌中的南方精神”的“中國南京·現代漢詩論壇”在香泉湖國際度假中心隆重舉行,獲得了廣泛的好評。今年3月29日,第二屆“中國南京·現代漢詩論壇”,再次吸引了文化界和媒體的廣泛關注。本屆論壇的主題為“新詩是一場失敗了嗎?”,針對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新詩是一場失敗”的觀點進行了熱烈討論。著名詩人歐陽江河、著名學者葉櫓、張子清、敬文東等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各抒己見,進行了激烈的思想交鋒和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