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最近出臺的4萬億投資計劃啟動后,社會上擔心由此引發的腐敗現象隨即在整個市場蔓延。近日,國家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在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對這一擔心做出了明確的回答。他表示,4萬億的投資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重大的違法違規或者重大浪費的問題。
國家審計署發言人劉家義說,在20D8年審計署對金融機構的審計中,揭露和查處重大違法違規和經濟犯罪線索20余件,其中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這3家國有商業銀行就占一半以上。
嚴格審計4萬億投資
日前,國家審計署稱,從去年11月到現在的審計結果來看,4萬億投資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重大的違法違規或者重大損失浪費的問題。
劉家義同時也指出,其中還是存在著一些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地方,如在一些經濟欠發達或財政收入較差的地區,配套資金還不能及時完全到位;一些農村的基層項目建設,缺乏統籌規劃,存在重復建設問題。
劉家義表示,審計監督的重點規定是要嚴肅監督和查處這4萬億投資中出現的鋪張浪費、重大損失浪費以及其他重大違法違規問題和經濟犯罪線索,其中的重點對象是重大、特大投資項目;重大、特大資源環境保護項目;重大、特大民生工程項目;重大、特大突發性公共事件和涉及民生的財政支出。審計結果將于不久后向社會公告。
對此,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透露,未來的貸款增速快、貸款投入建設項目的比例高,銀行業為拉動內需、保增長,信貸投放數額將處于高水平,尤其要加強防止不良貸款增加的力度。在保增長的大背景下,銀行將會成為企業的座上賓,這就更需要銀行業加強內部的管理和風險控制,防止出現違法違規行為,杜絕人情風。
對于審計署指出的銀行業內部存在一些重大違法違規問題一事,建行新聞處發言人于保月表示,審計署發現問題是一件好事。
他說,自從上市以后,建行的內部管理越來越嚴格,上市之前,建行每年大約有十幾件案件,但現在每年只有幾件,案件數量和涉案金額都在下降。對于審計署審計的結果,建行發言人表示,這說明建行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為建行改正問題明確了努力的方向。
這期間,工行和中行新聞發言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則不愿意就此表態,只是強調以審計署的公告為準,或者以銀行的公告為準。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稱。應該把金融機構作為審計署的工作重點,重中之重則是放在中長期貸款。
審計中暴露制度性問題
事實上,工中建這三大金融機構早已卷入了此次的審計風暴。據相關人士透露,2004年6月,審計署通過審計發現,工行上海外高橋保稅區支行向姚康達一人發放個人住房貸款7141萬元,這些資金被用于購買128套住房,炒作房地產,2005年2月,原建行廣東省分行芳村支行行長張森淼等人,違法放貸人民幣3793余萬元,給國家造成1753余萬元損失不能追回;2005年10月,審計署審計公告指出,工行棗莊市分行違規剝離自辦實體不良貸款,造成近億元損失,立案后被公安部掛牌督辦;2006年9月,通過審查工行海南省分行違規辦理信用證造成的呆賬壞賬,海南省檢察院海南分院挖出該行多起商業賄賂大案,共追繳涉案贓款和非法所得人民幣2000余萬元。
據劉家義介紹,去年審計署在審計金融機構過程中,揭露和查處重大違法違規和經濟犯罪線索20件,涉案金額60億元左右。并且三大行的案件在前述20件案件中就占到一半以上。
劉家義指出,以往審計工作中出現屢查屢犯現象,說明這個問題不是個案,而是制度性的問題,需要不斷推進,改進制度、改進辦法、改革體制,直到這類問題得到解決為止。
劉家義表示,從審計結果來看。三大行通過股份制改制,內部機制得到了創新、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贏利能力有了較大增強,資產質量有了大幅提升、不良資產比率也已大大下降,資本充足率也大大超過法定標準和國際公認的標準。
但他同時也指出了三大行存在的問題。三大行的一些分支機構,尤其是基層行,風險控制還比較薄弱,表現在一些分支機構的信貸人員與貸款單位存有一些關系,因此對貸款的審核不嚴格;此外,三大行還存在一些重大的違法違規問題。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表示,三大行的資產總和占中國銀行業總資產近一半份額,因此相對出問題的幾率會大一些,未來有必要加強對這三家銀行的專項審計。同時,上級銀行、銀監會也應加大監督力度。
同時,該中心發言人還指出,在近幾年的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和上市的過程中,相關部門對三大行的內部治理和風險控制更嚴格了,但也不排除許多原來就長期存在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暴露出來。
審計的成果和影響
劉家義在總結去年審計工作時表示,上述20件重大案件經相關部門立案查處后,絕大部分的涉案資金被收回,相關涉案人員有的已被繩之以法,有的案件正在進一步偵破之中。
同時劉家義還透露,在過去一年中,全國審計機關揭露的3.4萬多名領導干部和387名其他人員的問題已被移送司法紀檢監察機關審計署還開展了對4名省、部長和12戶中組部直接管理企業原主要領導人員的經濟責任審計;此外還向司法、紀檢監察機關移送案件線索和事項837件。
據悉,全國審計機關在2008年共審計12多萬個項目和單位,直接為國家增收節支860多億元。今年,審計署還將嚴查重大違法違規問題和經濟犯罪。
近日,就中國股市又一次出現大幅深跌,多數公眾認為其主要原因是最近金融股表現糟糕所致。因此,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表示,對金融機構進行嚴格審計不會影響股市。
據劉家義透露,三大銀行的資本金充足率已大大超過法定標準和國際公認的標準。就在不久前,境外金融機構巨額減持這三大銀行股份,并不是中國的金融機構出了問題,而是機構自身遇到困難,需要現金流。
劉家義告訴記者,通過審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凈化社會環境,規范經濟秩序,給社會公眾提供一個更加真實、更加準確、更加完整的信息。對這三大銀行或者是其他金融機構審計和審計調查,不僅不會影響股市,而且還會促進中國股市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