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記者從海關總署公布的今年首月進出口統計數據中了解到,1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為141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9%。其中出口同比下降17.5%;進口同比下降43.1%。這是中國進出口連續第三個月下降,且是十余年來首次創下兩位數年的跌幅。
據海關分析認為,今年1月份進出口總值呈繼續下降趨勢,但由于春節因素,今年1月份比去年1月份少5個工作日。如果剔除春節因素影響,1月份的出口值比去年同期增長6.8%,進出口值和進口值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8.2%和26.4%。同理,今年1月比去年12月少6個工作日,剔除工作日的影響,1月份進出口、出口值分別比去年12月份增長4.6%和10.1%,進口值下降3.8%。
從海關數據中可以看出今年1月份進出口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機電產品出口的下降幅度大于日用消費品的出口下降幅度。
1月份,機電產品出口為491.4億美元,下降20.9%;電器及電子產品出口181.2億美元,下降28.3%;機械及設備出口69.4億美元,下降16%。高新技術產品出口216.6億美元,下降28%。
而服裝出口105.1億美元,增長5.7%;鞋類產品出口29.1億美元,增長10.6%;箱包出口11.5億美元,增長8.3%。
二、加工貿易下降幅度大于一般貿易下降幅度。
從海關統計的數據來看,1月份中國加工貿易進出13542億美元,下降33.8%。用于他國再生產加工的產品如紗線、紡織面料則下降12.3%,為近四年來首次負增長;用于其他國家投資生產的產品,比如鋼坯、鋼材、鋁的數量都分別下降了100%、53.8%和66.3%
1月份的一般貿易進出口額為732.5億美元,下降25%,比去年同期提高2.9個百分點。
三、進口商品均價的下降幅度大于進口數量的下降幅度。
海關統計顯示,1月份中國的進口商品雖然呈現大幅度的下降,但其均價的下降幅度則更大,1月份,中國進口初級產品138.5億美元,下降50.3%。其中,鐵礦砂進口3265萬噸,下降11.2%,均價80.9美元/噸,下降37%:原油進口1282萬噸,下降8%,均價302.3美元/噸,下降53.3%。
四、外商投資企業仍占據主導地位,集體、私營企業及其他企業進出口比重提高。
1月份,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740.5億美元,下降32.3%,占同期進出口總值的52.2%。同期,國有企業進出口316.5億美元,下降34.8%,占同期中國進出口總值的22.3%。此外,集體、私營企業及其他企業進出口361億美元,下降13.8%,占同期中國進出口總值的25.5%,比去年同期提高4.5個百分點。
同時,從邊境貿易及地區分布來看,也出現了大幅下降。
在中國與主要貿易伙伴的雙邊貿易中,1月份,中歐雙邊貿易總額279.3億美元,下降18.7%,中美雙邊貿易總值為222.5億美元,下降15.2%,中日雙邊貿易總值145億美元,下降28%。
海關統計顯示,排名前6位的省市1月份的進出口值均出現大幅下挫。其中,廣東、江蘇,上海,浙江、北京及山東分別下降31.1%,32.2%、29.5%、17.4%,41.9%和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