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年末最紅的“網絡名人”——南京的周久耕局長引發的“煙表門”事件,促使許多官員從張狂變得收斂起來,不少人在穿戴方面已經悄然有所改觀,不抽好煙、不戴手表。由此,有評論家欣喜地以為“民眾對官員在公開場合出現的穿戴的注意,已經形成了一種監督”。可惜,好多人對這種“形成”并沒有半點欣喜。這種“形成”倒極容易讓人聯想起生物學中的“擬態”來,譬如木葉蝶的外形像枯葉、竹節蟲的身體像竹節,色彩不再絢爛,便于偽裝隱蔽,“公仆”弄得比“主人翁”還要低調了!
清末小說家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回)里那個撫臺大人“要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以為官員“不能隨了大眾,與世浮沉”,最好“渾身上下找不出一絲一毫新東西”。因而弄得大大小小官員,賽如一群叫花子,比誰穿得破爛,公事上全不過問,一心一意穿破衣服。杭州城里所有的估衣鋪,破爛袍褂一概賣完;古董攤上的舊靴舊帽,亦一律搜買凈盡。這種順應臨時變化的機智,對付“撫臺”大人的“廉潔比賽”綽綽有余。除卻演了一場鬧猛的話劇,可給草芥小民增添了一飯一鹺?
最近的網絡上,有打油詩云:“‘煙表門’后看久耕,這個蠢材不聰明。貪了占了也就罷,何必還要裝牛烘?”這廿八個字,倒真是有些以廉飾貪的“同道”的心聲:千萬不要學孔雀開屏,而露出骯臟的屁眼來,可得夾緊尾巴啊!而咱們老百姓啊,還是要多幾個心眼,要十分警惕那些衣著寒酸斂財卻心狠手辣的葛朗臺式的家伙。
什么時候該擺闊,鐘鳴鼎食,披金戴銀,以顯示本部門的實力、本大人的魅力;什么時候該裝窮,艱苦樸素,勤勤懇懇,“讓群眾陡然產生希望”,哪個貪官會“糊里又糊涂”?權宜之計而已,千萬當不得“一以貫之”喲!
武漢市的市政建設管理局原局長明九斤,被譽為“廉潔局長”。穿著價格便宜的衣服,甚至襪子上還有窟窿;原寶雞市公安局人稱“挎包局長”的范太民,經常腳穿一雙“解放”膠鞋,一個綠色帆布挎包形影不離,而有些贓款就是用這只“廉潔”的挎包裝回家的;吉林省原省委副秘書長王純和原江蘇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徐國健,長期以來在干部群眾面前表現出“嚴格自律的形象”,行事低調、做事謹慎,穿著樸素,不吸煙喝酒、不上娛樂場所。
從古至今,為了表現“廉潔…‘勤政”或其他,官員出于矯偽,以濟一時之用,這樣的“兩面人”,我們見得實在太多了。孟德斯鳩日:“蓋有一種矯偽之氣習,深入于臣僚之心,即以爵賞自榮之念是也?!泵髦聦俚摹俺C偽”而又非常欣賞的好多“撫臺”大人,在風吹草偃上行下效中體會到駕馭意志及肉體的樂趣,故而,“擬態”的物種越來越多。
樂意“擬態”的官員,除了存有欺騙之心以售其奸的這一部分,有些是迎合輿論之需要。長期以來,有些輿論宣傳以“道德”代替法律,而這種“道德”往往以壓制正常人的生活欲望為最高標準。于是,出色地表現雙重人格,扮圣人裝英雄常常博取掌聲,不“擬態”不行,不“擬態”就難以在不正常的某個社會的角落立足或獲取更大的利益?!皵M態”的高手在矯偽在混亂中獲得尊敬,輿論的責任不小。有些媒體反功利的“超然”和“舉手之勞”正成全了不少“典型”。“幫助”或歌頌人家的“擬態”,助紂為虐,多半是為利益所驅。
讓人一眼看穿的是虛偽,讓人納悶一輩子的是矯偽,讓人迷惑一輩子的是什么“偽”呢?有的人成功地“擬態”一生,戴著沉重的面具去見上帝了,人們也懶得在尸首上動手動腳,因為揭開了,肯定與原貌不同,鬧得大家沒趣。
編輯:盛漢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