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在分析了圖書館在數字化整合服務的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進行數字化整合服務的基點以及發展對策。
〔關鍵詞〕數字化服務;整合服務;圖書館
〔中圖分類號〕G25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09)01-0095-03
Analysis on the Developing Suggestions of Library Digital Integrated Services
Zhou Xiuxia
(Library,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integration actuality of library digital services,this article put forward the base points and developing suggestions which the library used to integrate library digital services.
〔Key words〕digitizal services;integration services;library
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發展以及數字時代的到來,用戶服務需求的焦點已從信息獲取過渡到真正有用信息的獲取。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建立數字化資源門戶;如何整合各種類型的數字化資源,構建同構或異構系統的統一檢索平臺;如何提供個性化的數字化信息服務;如何實現虛擬參考咨詢系統、館際互借、原文傳遞等服務的統一認證;如何實現不同系統和服務的無縫鏈接等,成為各信息機構的主要研究方向。而這些正是數字化整合服務的內涵所在。
1 數字化整合服務的現狀分析
多年來,圍繞數字化整合服務、數字化集成服務這些命題,國內外許多學者進行了不懈的研究。譬如,John和Griffiths,通過對信息環境模型的研究,認為信息的外部環境是易變的,其信息資源不容易獲得,其內部信息分散,信息不能共享與交換,要改變這種狀況惟一的選擇就是信息資源的集成管理;Chris Ferguson探討了新時期信息服務如何與技術支持結合的問題,并指出在一個集成的信息服務環境里,本地和遠程服務的整合才能為用戶提供無所不在的服務[1];還有學者從技術角度、從圖書館運行角度、從用戶獲取信息角度等對數字化整合服務進行了諸多的研究,并有多家信息機構進行了實踐。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香港教育學院圖書館和CALIS的聯機合作編目系統。前者以一個信息機構的整合服務發展帶動了整個地區服務的發展;后者從行業組織的角度,在一個大范圍內進行了整合服務的探索嘗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2年,香港教育學院引進了SFX整合軟件,并更名為EdLINK,主要是為了實現一個數據庫的引用信息到全文或者是其他數據庫的鏈接作用。即Citation Information in one database→Full-text articles in other databases,它主要運用的是OpenURL技術,實現了所有可以支持OpenURL技術的數據庫的整合,包括電子期刊庫、全文庫和一些網頁。同時,運用EdLINK還能實現檢索其他香港大學圖書館的目錄Checking other universities(HK)library catalogues,如果本館沒有的電子資源或圖書在香港其他大學圖書館發現,就可以通館際互借或其他方式獲得資料,或者是網絡搜索引擎上檢索Search web engine相關信息。
而CALIS則是在2000年就啟動了聯機合作編目系統,開展了以聯合目錄數據庫為基礎,以高校為主要服務對象,聯機合作編目、編目數據批量提供、編目咨詢等的業務。并以實時性強、數據質量高、數據標準化和規范化程度高收到廣大用戶的歡迎。到2004年10月為止,Calis已有成員館470余家,聯合目錄數據庫已經積累了160余萬條書目記錄,館藏信息達600余萬條,涵蓋印刷型圖書和連續出版物、電子期刊和古籍等多種文獻類型;覆蓋中文、西文和日文等語種;內容囊括了教育部頒發的關于高校學科建設的全部71個二級學科,226個三級學科(占全部249個三級學科的90.8%)。真正實現了其“實現信息資源共建、共知、共享”[2]。
為了更好地反映國內圖書館數字化整合服務開展的情況和水平,筆者網上調查了國內比較有代表性的10所圖書館的整合服務情況。具體情況如表1。

從表1的調查我們可以看出,各個圖書館都比較重視數字化服務,但是對于數字化整合服務,大多數圖書館還處于資源整合的階段,只有少數圖書館認識到了數字化整合服務的重要性,開展了聯合網上咨詢、與其他圖書館的合作網上服務等業務。就數字化整合服務的整體性、層次性而言,還處在初始的實驗階段,仍有許多技術的、管理的、經濟的問題仍未解決,還需要人們不懈的努力,解決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各圖書館使用的管理軟件不統一,涉及到近10個國內外不同的版本,各種軟件具備的功能、開發和管理的程度、標準化程度和處理多語種的能力等均不相同;
(2)數字化整合服務中涉及的各種技術并不成熟,還需要進一步研發;
(3)各圖書館管理現代化的水平不同,對數字化信息資源進行開發、管理和傳播的認知不同,對數字化整合服務的認識各異;
(4)經濟因素制約,如何解決數字化整合服務中的經費問題,以保持可持續發展;
(5)各圖書館的服務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圖書館服務人員需要再培訓,提高素質;
(6)由于數字化資源的不均衡分布,實行數字化整合服務后的資源調度、利益分配等問題的解決等。
2 數字化整合服務發展的基點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數字化整合服務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尤其在聯合目錄數據庫建設、虛擬參考咨詢服務、一站式信息檢索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數字化整合服務以其適應網絡發展、基于用戶需求[3]、順應信息資源變化及信息技術發展的特點已經成為圖書館信息服務的大趨勢。未來,數字化整合服務發展必須依賴:
2.1 虛擬圖書館環境的構建
圖書館數字化整合服務是依托于虛擬圖書館環境的。數字化整合服務,首先要求圖書館必須具備一個共享的“信息服務空間”。在這個“信息服務空間”里,能夠自由的根據用戶的需求,在整合的信息資源中檢索,方便的為用戶提供各種信息服務。在這里圖書館已不再局限于物理意義上的館藏和館舍,而是通過互聯網連接全球信息資源,24小時提供遠程信息服務的虛擬圖書館。在這個虛擬圖書館環境中,數字化整合服務才能為用戶提供基于全球環境的,24/7的信息服務。
2.2 以服務用戶為中心
以用戶的信息行為為核心,以整合的資源為基礎是圖書館數字化整合服務的基本準則。無論技術如何發展,圖書館服務的最終目標都是更好地服務于用戶。隨著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用戶的信息行為呈現出開放化、多元化、簡潔化、個性化、動態化等特點。信息需求也由簡單的信息檢索轉向查詢服務、文獻傳遞服務、聯機檢索服務、參考咨詢服務等多位一體的綜合信息服務需求。因此,數字化整合服務必須具備成熟的技術,能充挖掘、發現用戶的信息行為特點,并及時此提供整合的信息和相應的信息服務。
2.3 一致性服務
基于全球的服務是數字化整合服務的又一特點。新時期,用戶的信息滿足已不僅僅局限于本地信息服務,更多的時候是遠程信息服務,甚至有大量用戶僅需要遠程信息服務。數字化整合服務必須立足于全球信息服務,采用先進的統一認證技術、資源鏈接技術、網絡結算技術等,為遠程用戶提供本地化數字化服務,使遠程用戶和本地用戶享有同樣的信息服務;并將本地信息服務和遠程信息服務進行整合,為用戶提供無所不在的服務。
3 圖書館發展數字化整合服務的對策分析
3.1 高效的組織體系
數字化整合服務是處于社會大的開放環境之中,是需要所有信息服務部門不斷地進行技術、物質、信息等的交換,受社會、經濟、技術、信息進程、用戶等多個因素影響的一項服務項目,單憑一個圖書館或幾個圖書館的局部整合服務,是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的。這就必須要有一個統一的組織機構,能對各圖書館的人力、財力、資源、技術等進行協調合作,統一規范數字化整合服務的各項服務功能、服務標準、服務形式等,形成一個資源共建共享、服務分工協作的數字化整合服務體系,并使體系內的各信息機構互相依存、互相支持、明確各自的權益與義務,形成一個能協調服務所有用戶的有機整體。就目前而言,CALIS已部分的具備了上述功能,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在未來的整合服務中,還需要CALIS機構繼續完善自己的職能、結構,探索出一種高效、快捷的圖書館之間協作服務的模式。
3.2 技術的發展完善
數字化整合服務的發展需要大量先進的信息技術作為支撐,信息技術的先進程度基本上決定了數字化整合服務的水平。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數字化整合服務,不僅需要協作發展的機制,更需要信息采集技術、整合檢索技術、描述技術、組織技術、信息存儲技術、發布技術等的發展;需要HTTP協議、元數據標準、Z39150信息檢索協議、開放資源互操作協議OAI、分布目錄信息存取協議LDAP、簡單對象訪問協議SOAP等技術的不斷完善[4]。就我國而言,目前我國的各種應用軟件功能和技術落后于世界先進水平,標準化、規范化程度有待加強,跨庫檢索、多語種處理、基于內容管理的多媒體資源檢索和相關鏈接服務等關鍵技術的實現還有一定的差距,還需要不斷的完善、發展。并且,由于目前國內各圖書館使用的圖書館管理軟件不統一,涉及到近10個國內外不同的版本,各種軟件具備的功能、開發和管理的程度、標準化程度和處理多語種的能力等均不相同,還需要由中間技術進行整合協調。因此,在目前的技術環境下,數字化整合服務只能從初級階段開始,隨技術的不斷完善,不斷提高層次。
3.3 人員素質的提高
圖書館服務人員,是知識的導航者,數字化服務的執行者。服務人員素質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服務的質量。就目前而言,國內各圖書館的人員普遍存在從業人員年齡結構偏大、知識技能老化、服務意識薄弱、學習動力不足等。這樣的服務隊伍是無法適應數字化服務需要,更無法適應數字化整合服務的需要。圖書館必須從整合服務的需要出發,采取相應的措施,制定相應的培訓制度,激發服務人員的學習動力,強化服務人員終生學習的理念,提高服務人員的技術能力和專業素養。同時,數字化整合服務的發展還依賴于用戶需求的轉化,圖書館在提高服務人員素質的同時,也必須適當的引導用戶,開展信息素質教育,培養用戶的信息意識,提高用戶的信息能力,從而能通過與用戶之間的良好互動,達到提高整合服務質量的目的。
3.4 協作共享機制的建立
數字化整合服務是一個開放的協作服務系統,需要多家圖書館、信息機構的參與,各圖書館首先必須對數字化整合服務有一個統一的認識,在共同的需要前提下共同協作,在信息資源建設、信息資源組織、信息資源挖掘、信息資源服務等多個方面形成統一的建設模式。徹底改變目前信息量巨大,但分散異構,容易產生“數字信息超載”和“數字信息孤島”的局面,形成強大統一服務的數字化中心。這需要多個信息機構的共同努力,就協作與分工、權益與義務的等問題,建立起一套以數字化整合服務為核心的協作共享制度,制定出合理的服務目標、分工原則、服務流程、服務標準、服務方式等制度,并確立一些相應的支撐服務措施,如統一認證的辦法、資源調度的規則、信息傳遞的方式及用戶結算方式等,從而保證數字化整合服務的正常開展和可持續運行。
參考文獻
[1]Ursula Nielsen Per Eriksson.THE INTEGRATION OF DIGITAL LIBRARY SERVICES IN AN ACADEMIC ENVIRONMENT.IATUL Proceedings,2002,no12(1).
[2]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EB].http:∥www.calis.edu.cn/calisnew
[3]金明華.集成服務——網絡時代圖書館信息服務的新趨勢[J].情報學報,2002,(1):81-84.
[4]胡昌平,周永紅.信息集成服務回顧與展望[J].圖書館論壇,2005,(4):1-7.
[5]上海市圖書館.http:∥www.libnet.sh.cn[EB].
[6]北京大學圖書館.http:∥www.lib.pku.edu.cn[EB].
[7]清華大學圖書館.http:∥www.lib.tsinghua.edu.cn[EB].
[8]中國數字圖書館.http:∥www.d-library.com.cn/index.jsp[EB].
[9]中山科技大學圖書館.http:∥library.zsu.edu.cn[EB].
[10]華中科技大學圖書館.http:∥www.lib.hust.edu.cn/index.nsf/index openform[EB].
[11]復旦大學圖書館.http:∥www.library.fudan.edu.cn[EB].
[12]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http:∥www.las.ac.cn/index.jsp[EB].
[13]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http:∥www.lib.sjtu.edu.cn[EB].
[14]吉林大學圖書館.http:∥www.jlu.edu.cn/libary[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