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北京奧運會應用了許多先進的通信技術和設備,多渠道高水平地報道了各項賽事。本文分析中國的兩大電信運營商:網通和移動根據自身的業務特點為全民參與奧運會提供了多種技術和服務。中國網通在“寬帶奧運”戰略的指導下開展了高清電視傳送業務,建立了多個視頻網站。中國移動提出了“無線奧運”的理念,利用TD-SCDMA網絡和CMMB系統開展奧運手機電視業務,利用無線技術平臺開展手機報業務。最后本文發現在當今的信息社會里,隨著新媒介的出現和應用及新媒介與傳統媒介的融合,信息傳輸出現了多樣化,并對信息擴散產生了影響。
〔關鍵詞〕北京奧運會;信息傳輸;多樣化;信息擴散
〔中圖分類號〕TP399;K9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09)01-0212-03
The Diversification and Impact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of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Zhang Xin Lu Zi
(College of Resource Environment Science,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16,China)
〔Abstract〕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apply a number of advance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to multi-channel and high-level report the various races.This article analyzed Chinas two major telecom operators:China Netcom and China Mobile.They provide a wide range of technologies and services in accordance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for all the people involved in the Olympic Games.China Netcom launches a high-definition television transmission business and establishes many video sites under the“Broadband Olympics”strategy.China Mobile proposes a“wireless Olympics”concept,launches the use of the Olympic Games mobile TV business by TD-SCDMA networks and CMMB systems,and launches mobile newspaper business by wireless technology platform.Finally this paper concluded that in todays information society,with the emergence of new media and new media applications and its integration with traditional media,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hannels has diversified.Moreover,diversification deeply affected information proliferation.
〔Key words〕Beijing Olympic Games;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diversification;information proliferation
每屆奧運會,都是一個國家通信實力的展示,而每屆奧運會,也都會有新的通信技術和通信業務成為亮點。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第一次采用了數字傳輸技術;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使用了互聯網技術;大容量的移動通信則是2000年悉尼奧運會的一大亮點;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希臘方面投入應用的通信新技術包括DSL寬帶接入、3G、網絡安全技術等。2008年北京奧運會,也有一些堪稱亮點的通信技術得到應用。本文以北京奧運會為例,分析中國的兩大電信運營商分別在信息傳播媒介方面的一些改進和創新。
1 中國網通模式
1.1 寬帶奧運
所謂“寬帶奧運”就是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對穩定性、安全性尤其是便捷性的需求通過從技術到服務的全面組合,實現更快的服務響應速度、更高的網絡接入帶寬和更強的業務滿足能力,使客戶充分享受便捷的通信服務。中國網通所制訂的“寬帶奧運”是一個完整的戰略體系,從高速網絡、寬帶接入、綜合業務、豐富應用和便捷服務多個層面進行規劃和實施。包括建立遍布奧運區域、通達全國、連接世界的立足便捷的新型智能網絡提供安全、穩定、成熟、先進的通信技術實現奧運會通信的寬帶化,包括圖像傳輸的寬帶化、互聯網接入的寬帶化、數據傳輸的寬帶化、多種應的寬帶化等。
1.2 數字高清電視
2008年北京奧運會,視頻信息技術將得到廣泛應用,其中,數字高清電視信號的傳送將是一大亮點。
北京網通在2008年奧運會上提供了高清電視傳送服務。在37個競賽場館到IBC之間,建立了600路無壓縮傳輸通路,高清傳送電視信號,這是中國通信史上最大的一個光纖專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從青島場館傳至IBC的電視信號將是中國通信史上第一次長距離無壓縮的傳送。從IBC到電視觀眾的傳送,中國網通為所有持權轉播電視媒體提供了共計35Gbit/s的足夠帶寬,實際使用達到18Gbit/s。在高清傳送的同時,中國網通也提供普通電視信號的傳送,共為16個轉播機構全球200余電視臺同時提供了相關服務,傳送通達方向之多在奧運通信保障史上也是少有的。中國網通改變以往以衛星傳送為主的方式,首次采用了以海陸光纜為主、衛星為輔的天地互備方式,通過立體化的通信保障,保證了如何氣象條件下電視傳送暢通無阻。
通過中國網通和國外電信運營商的攜手合作,全球觀眾在家中就收看到比過去更加清晰、更加生動、更加真實的奧運比賽,更真切地感受奧運的精彩魅力。高清電視傳送業務是通信運營商在視頻通信領域新的突破,為世界各國媒體提供全方位的傳送服務。
1.3 視頻網站
2008年北京奧運會,多個視頻網站都緊緊圍繞著內容創新和技術創新這兩個核心,紛紛發布了各自的奧運視頻戰略。
1.3.1 搜狐——主打新聞視頻
盡管搜狐并不是惟一直播或點播本屆奧運會的視頻網站,但搜狐對自己的定位已經非常清晰——新聞視頻。搜狐一直在對網絡進行優化,奧運前其還對服務器和帶寬都做了針對性的調整,并且對視頻播放平臺進行了改進。由于搜狐視頻采用了先進的P2P直播技術,可以通過網友貢獻帶寬避免造成同時在線人數增加而消耗更多的帶寬,因此解決了帶寬影響視頻效果的問題。
1.3.2 悠視網——悠視的優勢
對于采用P2P技術以直播起家的悠視來說,并不僅僅局限與此,悠視在奧運期間不僅提供全部賽事的直播,而且點播和搜索也作為了重點業務。點播內容也將占到整個內容的1/3左右,主要采用精彩賽事回放的形式;而在其開設的\"尋找奧運英雄\"欄目中,網友可以利用優勢自行開發的視頻搜索功能,搜集自己喜愛的運動員的相關視頻資料,構建視頻播出內容,為不同類型的人群觀看奧運賽事提供了條件。
1.3.3 酷6——萬人拍客團隊上陣
酷6新增了上千臺服務器,并帶寬加到220G,確保2.5億的每天頁面流量。為了增加用戶的觀看體驗,酷6還加大了視頻播放框尺寸;并采用最新的Flash H.264編碼技術保證視頻畫面更加清晰,而且酷6已采用CDN架構實現了南北互通。同時,酷6網組建了120多人的監控團隊,24小時對奧運視頻進行監控,保證視頻內容的合法性。酷6在奧運期間將邀請2 000多名原創作者及25名網絡紅人,組織萬人拍客軍團,征集60個主播團隊,收集奧運花絮。
1.3.4 6間房——從生活的角度看奧運
該網站更注重從生活的角度以交互、分享及社區的形式去運營自己的內容。在奧運期間,對網站完成了全新的改版,對網友留言體現、用戶個人空間等細節進了優化。新加入的“吼吼箱”功能,首次在視頻分享類網站中為網友提供討論、分享的空間。6間房通過視頻優化處理,以及相同視頻源內部處理等手段,以降低帶寬的占用。而且該網站采用的播放技術,能夠在同樣的碼流情況下,使得視頻質量比其他網站更加清晰,帶寬占用更小。
除了以上4種之外,還有新浪、網易、騰訊、土豆、優酷等視頻網站。這些視頻網站所帶來的信息傳輸方式變革由此可見一斑。無論是相對傳統媒體信息傳輸(報紙、廣播、電視、電影),或者是互聯網博客、音頻播客等以文字或音頻為主的互聯網信息傳輸方式,都更為鮮明地體現了媒介融合以及傳輸方式上公眾向“自媒體時代”發展的狀態,并得到了網民的青睞。
2 中國移動模式
2.1 無線奧運
作為“全球用戶最多、網絡最大、市值最高”的移動運營商,中國移動不僅提出了“科技奧運、自在移動”的口號,還鄭重承諾,將為本屆奧運會提供“最先進的技術、最豐富的業務和最周到的服務”。為此,中國移動專為北京奧運提供了奧運專項產品、奧運大眾產品、媒體專項產品三大類共29項產品和解決方案,讓客戶在每一次的信息服務中感受先進科技帶來的自由溝通和自在生活。
其中,手機電視和手機報最具代表性。
2.2 手機電視
手機電視,指以手機等便攜式手持終端為設備,傳播視聽內容的一項技術或應用。中國移動利用TD-SCDMA網絡和CMMB系統開展的奧運手機電視業務,是直接通過手機觀看電視直播或下載視頻片段,客戶可收看所關心的奧運熱點新聞,觀賞精彩的奧運賽事。這充分發揮了移動終端互動、隨身、及時、用戶群大的優勢,向公眾和奧林匹克大家庭成員等提供方便、準確、快速、穩定的信息服務,基本實現任何人都能隨時隨地、方便快捷、高效地獲取豐富的、多語言、個性化的無線信息服務。
顯然,開通此項業務的用戶能及時獲得奧運資訊,無論何時何地,只要用戶從口袋里掏出手機,就能在第一時間為奧運賽場上的每一個精彩瞬間而歡呼,體會到什么是“我的”移動奧運,中國移動的這一舉措可謂開創了奧運發展史上“手機看奧運”的新時代,也被相關專家譽為“口袋里的奧運會”。

2.3 手機報
手機報是依托手機媒介,由報紙、移動通信商和網絡運營商聯手搭建的信息傳播平臺,用戶可通過手機瀏覽到當天發生的新聞。它的實質是最新電信增值業務與傳統媒體相結合的產物。具體來說,手機報是將傳統媒體的新聞內容通過無線技術平臺發送到彩信手機上,從而在手機上開發發送短信新聞、彩圖、動漫和WAP(上網瀏覽)等功能。手機報,已經成為傳統報業繼創辦網絡版、興辦網站之后,躋身電子媒體的又一舉措,是報業開發新媒體的一種特殊方式。
北京奧運會期間,中國移動通過與國內主流媒體單位的合作推出了奧運手機報,以短彩信方式向用戶提供的奧運賽前、賽時、賽后資訊,在奧運期間給消費者帶來了最貼身、最及時的奧運報道服務。奧運手機報有短信版和彩信版兩種,其中,短信版突出及時性,用戶不管是在公交車上,還是在辦公室,都能隨時隨地、第一時間了解奧運健兒們的奪金快訊。彩信版信息全面,圖文并茂,在總結各個項目比賽結果的同時,更細致全面的解讀奧運比賽項目,并以評論的形式深刻透析每個運動員奪冠歷程背后的事,共同分享奧運賽場的盛況。
據了解,通過手機這一新型社會傳播載體向公眾傳播奧運知識以及奧運理念,在奧運史上尚屬首次。此舉不僅為公眾感知奧運提供了一條更加方便、快捷的通道,同時也將手機與奧運的結合進行有效的延伸。
3 信息傳輸多樣化的影響
通過分析中國兩大電信運營商——網通和移動在北京奧運會上所使用的有代表性的信息傳輸技術,即:數字高清電視、視頻網站、手機電視和手機報。本文發現:在當今的信息社會里,隨著新媒介的出現和應用及其新媒介與傳統媒介的融合,信息傳輸出現了多樣化。信息傳輸多樣化使信息擴散的范圍在不斷擴大,速度在不斷提高,加強了信息擴散超越時空限制的能力。如:利用光纖專網進行數字高清電視信號的傳輸,世界各地都可以清楚而及時的接收到信息。通過手機看電視和讀報紙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接收信息。可見,信息傳輸多樣化增強了信息擴散的時間性、空間性。
參考文獻
[1]李遠.2008奧運:體驗寬帶精彩[J].科技潮,2005,(1):35.
[2]李保紅,陳榮邦,呂廷杰.信息通信技術的創新和標準化研究:以移動通信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07,(11):229-231.
[3]岳泉.信息傳播的新媒體及其影響分析[J].情報科學,2007,(5):666-670.
[4]宋軍杰.中國網通:打造“寬帶奧運”[J].通信世界,2008,(3).
[5]樂寧.中國移動相約手機看奧運[J].通信世界,2007,(43):26.
[6]黃志軍.對網絡視頻信息傳播發展的思考[J].新聞戰線,2008,(4):26-28.
[7]閆玉璽.信息傳播媒介的數字化衍進[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303-305.
[8]Lei Ming,Digital videos delight millions,China Daily,2008-08-10.
[9]http:∥en.beijing2008.cn[EB].2008-08-16.
[10]http:∥news.xinhuanet.com[EB].2008-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