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于1990年首先對全省12所重點中學實施高中招生考試體育試點,是最早實施體育考試試點工作的省份之一,杭州、溫州等地已將體育設為中招考試科目,但省內有些地區并未實施。本研究采用分層抽樣法,以浙江省11個市(地區)的初中為調查對象。
1 結果與分析
1.1 體育中考開考情況調查
通過對浙江省11個地區的體育中考開考情況進行調查發現,有7個地區設有體育中考,占全省的63.64%,有4個地區沒有開設體育中考,占36.36%,這說明浙江省體育中考開展情況還未完全普及。造成部分地區不開設中招體育考試的原因很多,有些地區用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測評中的運動與健康成績取代中招體育考試;有些地區曾經開設過中招體育考試,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停考了;還有些地區則用學生在各種運動會和比賽中取得的成績來取代中招體育考試成績。
2.2 體育中考評分辦法
調查發現,在開考的7個地區中,西湖區、嘉善縣、遂昌縣、海曙區、三門縣、永嘉縣6個地區采用分數制,占開考地區的85.71%;采用通過制的僅婺城區1個地區,占14.29%;采用分數制的地區其體育科目考試成績比重也不一致,其中嘉善縣包括10分的平時成績,遂昌縣包括5分的平時成績。婺城區的最高等級為優秀(通過),不計人中考總分,也不列入高中招生加分投檔。在開考的7個地區中只有2個地區的體育中考成績中體現了學生的平時表現,設置更加的科學合理,這樣可以有效地克制先天素質好、體育考試成績高的學生不積極上體育課的現象。
2.3 體育中考項目設置與考試項目選擇方法
在開考地區中的項目設置最多的是西湖區共3類12項(見表2),其次是遂昌縣共2類10項,最少的是海曙區共2項。平均項目設置為6項。部分地區體育中考項目過于單調。只有幾項測試基本身體素質的項目比較片面,不能全面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體育運動技能,達不到促進學生終生體育的目的。
調查發現考試項目選擇方法多樣,如西湖區在測試期內,每位學生可以報名參加3大類12項中任何項目的測試,每次報名參加測試的項目數不限,每個項目報名參加測試的次數不限,可自主選擇。多次反復參加測試,總分30分為每類一項最高得分之和。嘉善縣每位學生選擇2個考試項目,其中一項由學校根據本校的場地、體育設施和體育特色教學情況確定;另一項由學生自主選擇。婺城區可任選三項。其中跑類項目至多選一項,待通過(待合格)的考生可申請一次補考。遂昌縣在2大類10項中各類任選1項。海曙區考生可任選一項,游泳集中測試中未獲滿分者,仍可參加中長跑考試。三門縣、永嘉縣必考加選考共1+2項。從中可以看出西湖區體育中考更具人性化、多樣化。部分地區開設必考和選考項目,學生的身體條件不同,高矮胖瘦不一,而且各自有自己的特長愛好,全部統一項目缺乏合理性,同時也抑制了學生興趣和個性的發展。選考項目的開設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調查來看部分地區選考項目過少,應增加選考項目,使學生有更大的可選范圍,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鍛煉身體,從而提高運動水平,獲得參與體育運動的樂趣,并養成終生體育的習慣。
2 建議
2.1 全面展開體育中考
根據近幾年全省中學生體質測試結果顯示,中學生的整體體質情況極不樂觀。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另一方面由于體育設施和條件不足,學生體育課和體育活動難以保證。據調查了解,有些學校為提高升學率,肆意占用體育課時間或取消體育課進行文化課學習現象時有發生,因此學生得不到身體鍛煉,體質自然隨之下降。因此,建議全省各地區全面進行體育中招考試,進一步督促各學校加強學生體育鍛煉,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并培養學生鍛煉意識,提高身體素質。
2.2 提高體育考試分值
隨著中招體育考試制度的不斷完善,認識程度的不斷提高,體育在中考中所占比重還應適當提高。由于各地嚴格控制體育考試分數在總分中的比例,并用統計方法進行控制,必須將體育科目測試成績按一定比例計入總分。要逐步加大初中畢業生體育科目測試成績在高中階段學校錄取時的比重。應全面組織實施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并逐步加大體育成績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中考成績中的分量。
2.3 豐富考試內容,增加選考項目
調查發現,部分地區考試項目設置范圍過窄,可供選擇的項目過少,使有些受生理發育條件限制的學生,對體育考試失去信心,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升學體育考試工作的開展。因此,根據各地區的具體情況,應適量增加一些體育項目,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為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服務。在項目的設置方面,各地都應開設可供選擇的項目,拓寬選擇范圍,使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條件選擇適宜項目,發揮各自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