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學生的模仿動作,編排動作模仿游戲
(一)情景:我們常常看到一年級的孩子們會變換著各種姿勢,做出各種動作“拳打腳踢”,嘴里還大叫著“哈、嘿、哈”,或大聲喊道:“我是迪迦奧特曼”、“我是孫悟空”等。是什么原因讓孩子們喜愛這些角色、喜愛這些動作呢?原來這些動作都是來自動畫片,且這些角色在動畫片中都具有很大的本領、很強的威力。學生們喜愛模仿他們的動作,是希望自己能夠像他們那樣具有一定的神奇力量。緣于學生們的這種喜愛,我利用體育課時間編排了動作模擬游戲。
(二)游戲方法:1、學生成一定隊形站立或分散站立或行進間走跑,教師或一名小骨干當組織者;2、當組織者喊出“我們都是孫悟空(或其它的一個什么角色),不許說話、不許笑、不許身體動一動”,全體學生須立刻停下正在進行的動作,并做出一個模仿孫悟空的動作來,且需保持10-15秒靜止不動;3、教師用眼光巡視,看哪位同學做出的動作最逼真,及時表揚。4、也可以讓全體學生分組或集體呼喊需要模訪的動作名稱,然后迅速做出該動作來。
(三)游戲運用:1、運用于課的準備部分作熱身活動游戲;2、運用于課的結束部分作放松活動游戲;3、教師利用這短暫的靜止時間進行教學內容的講解和分析;4、利用這靜止的時間作本課學習內容的小結。
二、利用學生的躲藏動作,編排藏寶或藏人游戲
(一)情景:每次在教室里宣布“到操場上集合站隊”時,總會發現有一些學生躲在課桌下面或藏在門、圖書柜的后面(有一次,一名學生竟然鉆進了圖書柜的柜子里并關上了柜門)。起初,我認為學生是不聽老師的話、不遵守課堂紀律。慢慢的我發現:孩子們的躲藏行為是為了引起老師的注意,是一種童真的頑皮行為。他們悄悄地藏著、躲著,讓老師尋找他們,當老師找到他們時,他們還會為之偷偷地樂著。于是,我在體育課上編排了“藏寶、藏人”游戲。
(二)游戲方法:1、在操場上設置一些物體或直接利用學校操場上現有的設置物,將“寶物(小球或其它一些小器械)”藏于這些物體的某個部位,或讓一些學生藏于這些物體的某一個方位;2、讓另一些學生分頭去尋找這些“寶物(或人)”;3、看誰發現的“寶物(或人)”最多,誰獲勝。
(三)游戲運用:1、當課上需要學生自備一些小器械(如沙包、跳繩、毽子等),且為了防止學生不適時地玩自帶的器械而影響聽課效率時,我常常會讓學生將這些器械先“藏”起來,當課進行到需要器械部分時方可將器械拿出來使用。這時候,我就合理運用了“藏寶”游戲。我會對學生說:“你們手里都有××,現在需要將它藏起來,看誰藏得巧、藏得妙,藏得讓老師看不到。”學生在昕到老師的話后,會迅速地將器械藏于身體上的某個部位,或操場上教師事先指定好的某個地方。這樣,學生也就能夠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聽教師講話了。2、還可以將此游戲運用于冬季耐久跑教學或定向越野跑教學中。如在學生跑動的途中,藏著不同積分的“寶物”,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找尋到這些“寶物”,以獲得積分多者獲勝,并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耐久跑學練興趣。
三、利用學生的追拍動作,編排奔跑游戲
(一)情景:一年級的學生最愛追打拍鬧,常常會跑著跑著,突然用身體的某個部位去“攻擊”同伴,而被“攻擊”的同伴又會以同樣的方法向“攻擊”者發起“反攻擊”。他們之間“攻擊”起來,往往是又喊又叫的,興趣很是濃厚。經過反復的觀察,我發現學生之間的這些“攻擊”行為并不是以給同伴造成傷害為目的的,而只是同伴之間玩耍的一種方式。于是,我就利用學生這種追拍動作,編排了奔跑游戲“追拍人”、“抓手絹”。
(二)游戲方法:1、追拍人。①學生15-20人圍成一個直徑約為5米的圓圈,先由老師或其他學生組織者指定(或選出)一名學生甲在圓圈外沿著圓圈奔跑;②奔跑者甲可任意拍打圓圈上一位學生的肩膀,被拍打到的學生乙需立即去追拍甲;③如甲被乙追拍到,則甲需到圓圈中間給大家表演一個節目,節目表演完后要立即回到自己原來的位置上;如甲繞圓跑了一圈,乙未追拍到他,則甲需站到乙的位置上;游戲由乙繼續進行。2、抓手絹。①學生每個人系一條手帕(或布條)于腰間(或胳膊上),分散站在一定的場地內,②教師發令,學生迅速在規定的場地內相互追逐并奪取手帕,③在規定的時間內以奪取的手帕多者為勝。3、游戲時學生需遵守規則:不得故意用力打人;奔跑者需在規定的場地內跑動;學生之間不得推、拉、撞人;小骨干注意維護游戲的安全。
(三)游戲運用:在一年級教學跑的教材中運用或在體育課上組織學生進行綜合性游戲時使用。
四、利用學生的攀爬動作,編排墊上游戲
(一)情景:一年級的孩子好像從不怕臟,也不知道臟,很多孩子都喜歡在地面上、器械上、樓梯口“摸爬滾打”。為了引導孩子們安全、衛生、健康地進行體育活動,我利用學生的“摸爬滾打”動作編排了墊上游戲“模仿各種動物的爬行比賽”、“爬越障礙物比賽”。
(二)游戲方法:1、模仿各種動物的爬行比賽。在操場上畫8條長20米、寬2米的跑道,并在跑道上鋪好墊子;讓學生模仿各種動物的爬行動作(如鱷魚爬、海獅爬、螞蚱爬、大象行等)進行比賽;先到達終點者為勝。2、爬越障礙物比賽。在操場上畫8條長20米、寬2米的跑道,并在跑道上鋪好墊子和設置好3-5個障礙物。學生利用爬、攀、滾等身體姿勢,分別通過不同的障礙物,先安全到達終點者為勝。3、游戲時,需遵守規則并注意游戲的安全。
(三)游戲運用:1、在一年級學習攀爬類教材時運用;2、在培養學生基本活動能力,開展協調性素質練習中運用,3、在開展過障礙等綜合性游戲中運用。
(江蘇省連云港市連云區院前小學 22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