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情境應該能激發學生樂于參與、關注和活動的“情”,并引導學生浸潤于探索、思維和發現之“境”。好的教學情境應該是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直奔主題,在最短的時間內拉近情境與教學內容的距離,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所以在進行情境創設時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關注學生身心特點,創設新穎有趣的教學情境
初中階段的學生,其生理與心理特點喜愛趣味游戲,將教學內容融入之中。最能引起學生的注意,積極性也容易調動起來。
案例 鉆電網
一節初:年級學生負重練習的課(練習上肢力量),如在一個足球門上拉了幾根繩子做的就像電網一樣的東西,6個人一組來做練習。老師要求小組成員相互配合,把隊友轉移到對面去而且不能夠硅到繩子。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小組都是采用了小組人員配合把隊友托遞到對面去,但是由于電網的限制,幾個同學在不知不覺中托舉一個人的體重很長時間,其實這就是老師所頹設的一個效果,為學生提供一個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索,相互協作,在愉快的氣氛中達成本課的教學目標。
評析:
練上肢力量采用負重手段,小學生可能經常采用搬運一些小的重物,比如沙包之類的東西,如果讓初中生也去練習這個的話,學生會感覺要求過低,激發不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學習興趣。而本節課的創設了“安全通過電網”這樣一個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負重練習,它不僅具有了鍛煉的效果,具有挑戰性,比較符合初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誘發了學生學習體育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讓學生置身于情境中去體驗各種學習內容,使他們始終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體育教學過程應該成為一個在教師啟發和指導下學生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自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親自感悟的過程。
二、了解學生已有經驗,創設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
體育教學的內容很多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只有當所創設的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符合時,才能激起學生的生活體驗,使他們從各自的生活背景出發,迅速投入到所創設的情境中,從而更好地在生活中運用體育技能。
案例 前滾翻學習
首先提出問題,如在生活中,什么時候我們可能會應用滾翻?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學生可能有幾十種不同的回答,如摔倒時,躲避危險時,游戲時。身上著火時,從山坡上滾下時等等。學生從生活中尋找答案,從而認識滾翻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意義。
然后,教師選擇了幾種具有前滾翻特征的情境讓學生嘗試練習,并要求找出身體采用什么樣的形態容易進行滾翻動作?
啟發學生對滾翻動作的特征作出歸納,學生可能會發現滾翻動作的主要特征是團身和快速,有些學生還可能發現在不同的情境中滾翻的動作是有差異的等等。
評析:
在學習前滾翻動作時教師把動作要領告訴學生,然后進行示范,這是以往所有的體育課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學生也采用依樣畫葫蘆的辦法來學習如何進行滾翻,并以老師講的要領為標準。這樣的學習,學生只會機械地模仿,學習索然無味。而這一節課則采用了不一樣的做法。教師精心設計一個滾翻動作在生活中運動的情境,讓學生從生活中找答案,把體育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聯系起來,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直接體驗,讓知識內化,讓學生感到“體育就在身邊”、“生活到處有體育”。從而使學習過程不僅僅是掌握知識、技術、技能的過程,同時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與發展的過程,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注重學生學習效益,創設簡單有效的教學情境
體育課堂教學情境不是為了觀賞,
它是教師為了提高教學效益,促進學生發展而采用的一種教學手段,在最短的時間內拉近情境與教學內容的距離,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所以教學情境的創設應該直接有效。
案例 接力跑
首聽過一節《接力跑》的課,本課是以2008北京奧運火炬傳遞為媒介。在課堂上想讓學生在火炬傳遞的情境中掌握立棒式傳棒,接棒技術,培養學生之間相互配合的能力。執教者一開始拿出接力棒上舉讓學生說說他的這個動作像什么,由于接力捧與火炬的差距太大,兩三分鐘才有學生說像自由女神,老師的反應還不錯,問自由女神舉的什么,學生一起回答“火炬”。
逮住老師連忙接上話茬,對學生們介紹了北京奧運火炬傳遞的一些情況,甚至還介紹了祥云火炬是由聯想公司設計的,至此又過去了二三分鐘。聽到這兒,不禁要問:這樣的情境創設,還是體育課嗎?
評析:
本節課氣氛雖然熱烈,而且也能引人入勝,可課的性質卻似乎改變了,而且將近七八分鐘過去了,學生還是靜靜地站著,已經開始遠離體育課程以身體活動為基本形式的本質。其實,在課的開始部分教師只要說:“北京奧運火炬正在全國傳遞,今天在我們的學校也進行傳遞。”開門見山,直接進入主題就可以了。創設情境不能只圖表面上的熱鬧,更不能讓過多的非身體鍛煉因素干擾和弱化身體鍛煉的本質。體育課上的情境創設應該為學生更好地進行身體鍛煉服務,應該為學生學習體育技能提供支撐。
體育新課程給出了新的課程理念,也為情境教學提供了巨大的空間,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應該把握住“合理、有效”的原則,不做“花架子”。我們應該在教學中深入探討,不斷提高情境教學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效益,為學生提供一個多方位,多層面學習情境,激活學生已有經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江蘇省南通中學 226001)
(西安外國語學校 710016)
(湖北省襄樊市襄陽區職教中心 4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