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一度中考時,關于體育中考加試的爭論再掀波瀾。記得去年此時,全國各地體育中考加試期間,有關體育加試的諸多觀點、論辯就已經不絕于耳。當時的背景是為引起全社會對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視,初中升學考試中增加了體育加試的內容。于是關于體育加試的形式、內容以及體育加試對學生體質健康是否利大于弊成了爭辯的焦點。時至今日,中考體育加試已成定局,而有關分值是否繼續提高又成為爭論的焦點,大有展開一場關于“體育加試官司”的架勢。
從目前全國各地中考體育加試情況來看,全面開展以及部分地區將體育成績權重上升到很高的地位。比如天津在停止多年之后今年全面恢復,黑龍江大慶地區早在去年就已經將體育成績提高到百分百的水平,濟南、沈陽等地也將體育成績上升到60分的高度,還有許多地方也在紛紛醞釀著提高體育加試的分值。類似北京的中考體育加試在轟轟烈烈進行中,關于是否也要提高的爭論也愈發熱烈。就各地反饋的信息來看,中考體育加試成績的提高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摟之勢。
此情此景,風勢足矣,山雨何時來臨倒不是首要的問題了。體育加試成績提高,對學生體質健康的促進效果更好,還是保持現狀適可而止更符合當前學校體育教育形勢。這個結論尚未有定論,但目前的這種論辯卻來得十分有必要。有關體育加試成績的權重、地位之爭猶如40余年前的那場關于郭沫若“蘭亭論辯”的文字官司一樣,1965年爭論的可謂如火如荼,轟轟烈烈,可以說是展開了一場史學、書法界、文化圈乃至政治領域中的大辯論,最后毛澤東一句“文字官司,歷來有之,有比無好”的評判,為此爭論最終劃上了句號。使這場論辨傳達出這樣一個信息:這是學術爭鳴,可以討論,哪怕沒有什么結果,活躍活躍氣氛,也是“有此無好”。
今天的中考體育加試幾成定局,只是關于體育加試的成績比重孰重孰輕,正反雙方幾乎也展開這樣一場“官司”。既為“官司”,當然就包含了“官司”的基本特征:論辨雙方地位平等,正方大多為體育教師、體育衛生教育工作者、體育成績較好的學生和家長;反方則包括一些其它學科的教師、部分學生和家長等。雙方都可以依據事實為自己的論點作充分自由的辯護。所以說,關于在當前中考體育加試問題上展開的這場“體育加試論辯”官司,正是說明了反映當前健康思想爭鳴、促進體育學科自由發展的良好環境逐漸形成,其目標在于提高學生體質,增進學生健康。所以說,這樣的“官司”有比無好、越多越好。
只是這樣的“體育加試論辯”官司某種程度弄口純粹的“文字官司”還有一定區別。“文字官司”不需要權威的部門下定論,也無所謂誰勝誰敗之說。而有關體育加試成績的權重高低,還是需要一定的結論,最終的定論也需要一定的部門來實施和執行。只要我們在這種自由良好爭辯的思想前提下,以最終學生體質健康為價值取向來判定,那么,這樣的“官司”就能夠推動學校體育前進,進而達到學生體質健康的全面上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