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廣泛產于中國,因此有中國豹之美譽。在被民眾崇信的漫長歷史中,“豹”既保持了中國文化,也重塑了中國形象。
縱觀自主品牌汽車的發展過程,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自主品牌汽車的發展過程,嚴謹點說是起步階段,其實是一個將舶來之物中國化的過程。從最開始的拿來主義,再到現在的深度加工,就是在把生產設計、造型風格、甚至成本與售價都進行一系列的中國化?,F在,自主品牌汽車已經逐漸有了中國形象,也慢慢流露出“民俗文化”。
至于誰能率先成為汽車領域的中國豹,尚難定論,但競爭顯然日益激烈。身后有“中國第二汽車制造廠”撐腰,東風風神高調推出S30家用轎車。高姿態的背后,似乎仍然暴露著“革命尚未成功”的影子——或許是想著重突出品牌,或許是想為后期推廣留下一手,總之“S30”并沒有中文名字。但這并不重要,真正的競爭實力還要看產品本身。這次檢驗東風風神S30的場地殘酷了點,是北京人民警察學院內的一小段賽道,底子厚不厚實,開上幾圈即見分曉。
“中國豹”正當年
汲取眾家所長
之所以賦予本文“中國豹”的標題,一方面是期待東風風神成為自主品牌的龍頭老大,另一方面也是迎合了“S30”的“獵豹”的活力之源。
因為東風風神S30并非簡單的照搬或者模仿。給它撐腰的中國第二汽車制造廠,擁有40年的造車經驗,與國外大廠的合作也持續了20年,資本絕對雄厚。謙虛點說,國際上的合資也算是一種學習吧。當年的“初學者”,經歷20年寒窗之后,正當博士畢業,畢業設計自然融匯著老師的“精華”。
法國PSA(標致雪鐵龍)集團是東風的“老搭檔”了,東風風神S30從中汲取了很多久經沙場、配合默契的“精華”,因此駕駛感非?!罢R”,很難讓人在調校上找到什么明顯瑕疵,絲毫沒有一些自主品牌車“東拼西湊”、“到處較勁”的感覺。這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優勢在駕駛起東風風神S30不久之后,就顯現無遺。
小豹子的動力
1.6L發動機表現活躍
賽道上的開法就是一腳油門一腳剎車,有沒有駕駛樂趣,幾腳下去就能有個初步印象。這臺在東風雪鐵龍、東風標致系列車型上經久不衰的1.6L發動機,為定位于家庭用戶的東風風神S30效力是最合適不過的事情了。
78kW的最大功率應該是1.6L發動機的正常水平,某些高得離譜的同排量機型未必就能有多出色的實際表現。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就評價經濟性能,是不太負責的行為,何況我們還選擇在賽道上開始與東風風神S30第一次親密接觸。但從我們對其師兄們的深度體驗來看,這款歐式高轉速小排量發動機的燃油經濟性無須擔心,城市里的同“心”車也僅有7L,100km左右的胃口。動力系統與之幾無二致的東風風神S30,實際油耗表現也不會較之有太大出入。
所以,還是來看看這“應屆畢業生”動力水平吧。輕輕擰動鑰匙,熟悉的發動機微振片刻,馬上進入正常的工作狀態,噪聲在同級車中比較出色。左右扭動方向盤,感受助力系統的參與程度,小車中偏重的轉向是我所鐘愛的那種。下面三個踏板的高度與彈性也是比較合腳的那種。輕抬離合,結合點并不模糊,稍給油門車輛便可順利起步。雖然車身比標致206重了幾十公斤,但2擋全油門的加速力道仍然杠杠兒的,響應活躍,足以應付家用。
或許是開得猛的緣故,我覺得裝備自動變速器的東風風神S30,換擋平順性甚至要好于東風標致的Tiptronic。按下換擋桿旁的S鍵,進入延遲換擋的運動模式,此時發動機會維持在中高轉速運作,所以加速的響應會較低速有明顯改善。此時的賽道駕駛沒有了油離配合與換擋,所以顯得更干脆利落,同時也讓人對其80km/h以上時的加速乏力加深了印象。缺點確實存在,但無傷大雅,因為1.6L的家用車都這樣。
老豹子的底盤
操控表現屬上乘
開過這么多家用車,確實沒有太多1.6L發動機能有卓群的表現,但在操控性能上,卻有著千差萬別。而且,這種深厚的內功絕非一朝一夕的模仿參照就能附身的。在透徹吸納流行的底盤技術之后,東風風神S30做到了神形兼備。東風風神S30的懸架使用了“四輪獨立結構”。之所以使用引號,并不是想著力突出,而是因為我對這種說法持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要肯定,東風風神$30在賽道上的操控表現令人振奮。無論緩急的彎道,多多少少都可以感覺到車前方對側向力抑制得很好,最明顯的表現就是轉向與動力輸出幾乎沒有干涉,加速力道雖然有限,但出彎動作一氣呵成。后輪繼承了PSA特有的隨動轉向技術,轉彎半徑和循跡性能讓人滿意。
不過對于后懸架也是獨立的說法,似乎還值得討論。工程師特意說明了緣由,這套懸架與普通拖曳臂的最大不同,在于兩邊的縱向臂可以自由運動,而不互相干涉。不過,兩臂之間還是由可以變形的橫梁相連,雖然主要起到提升橫向剛度的作用,但仍會多多少少地將一邊的運動傳遞到另一邊。我想,半獨立后懸架的說法還是更準確一些。當然,這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
是否完全獨立,這對我們來說無所謂,關鍵在于實際的減振效果。體驗的結果當然是“oK”了,特別是在左右起伏不一致的地方,舒適性比非獨立懸架提升明顯。駕駛者與乘坐者都說好,那它就是好。
沒有過多介紹東風風神S30的外觀與內飾,因為我覺得每個人都會有不一樣的見解,我只要把照片清清楚楚地呈現出來就好了。相信,大多數人與車的接觸都是在駕駛中進行,美學設計上直與彎并不重要,只要觸手可及、清晰好用即可,正所謂人機工程。
作為第一篇作業,東風風神S30確實還有不足,比如新車內的味道、塑料件的做工,以及機械設計鮮有的“突破”。但縱觀所有自主品牌汽車,它在現階段算得上一位“好學生”了,跨越了成為真正中國豹的第一道門檻。對講究實際的消費者來說,好看(全新設計)好開(成熟技術)好價(7.58萬元),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