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陸雪
當“斷裂”和“重生”這樣充滿力量感的字眼兒,從他嘴中堅定地說出時,我不得不重新審視眼前這個削瘦的中年人。“外圓內方”,在我的頭腦中迅速閃過……
汽車設計師,一直以來是我最愿意采訪的對象,這些業界的靈魂,天賦秉義,個性十足,套用戲劇里的一句行話,那真是“各個有戲”。
采訪的多了,便也咂摸出一些味道。中國有句俗語,叫“字如其人”。對于汽車設計師而言,我覺得同樣適用。有什么樣的設計師,就有什么樣的汽車。有了飄逸的班戈(寶馬前設計總監),才有了寶馬車系前十年的離經叛道,有了堅持光影視覺的前田育男(馬自達設計總監),才有了馬自達車上流動輕靈的線條,有了目光炯炯的瓦格納(奔馳設計總監),才有了老邁梅賽德斯家族中瀟灑的新E級Coupe。
對宋奧磊的約訪,頗經歷了些時日。從今年上海車展的初次接觸后,我便決心要對他進行一次專訪。因為我確信,這位有著中法兩國血統的設計師——中國標致雪鐵龍設計中心的掌門人,將是影響中國未來汽車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將直接影響標致和雪鐵龍未來在中國推出的產品,而這關乎兩個品牌在中國汽車市場的未來。
惹人注目的銀發下,是一副清晰的面容,瘦削的身材與得體的黑色西服相得益彰。一打眼,宋奧磊便流露出一股地道的設計師范兒。藝術家的浪漫氣質和柔弱的書生氣是宋奧磊給我的第一印象,不過僅僅1個小時后,這個印象便被拋到了九霄云外。
當“斷裂”和“重生”這樣充滿力量感的字眼兒,從他嘴中堅定地說出時,讓人不得不重新審視眼前這個削瘦的中年人。“外圓內方”,在我的頭腦中迅速閃過
AS:作為一名汽車設計師,您認為設計對于一款車型來說有多重要?
宋奧磊:非常重要。我們對客戶的調查也顯示,他們對設計的要求非常高。而在中國,汽車的設計就更重要,如果客戶不能被外形吸引,接下來的試車、買車等過程就幾乎不可能發生。
AS:目前雪鐵龍設計的靈魂是什么?
宋奧磊:雪鐵龍目前在全球的口號是“CREATIVE TECHNOLOGIE”,也就是“創新科技”。這就是我們設計的靈魂,要有超前意識讓人大吃一驚,給消費者驚喜。今年日內瓦車展推出的新DS系列車型就是代表,這款法國設計的車型也將在中國推出。雪鐵龍的設計與其他汽車品牌的差別也在于此,比如德國的汽車設計,在新產品的設計上很注重與之前產品的延續性,可以看作是在以往產品上不斷改進、改良,這種轉變比較柔和,雪鐵龍更期待創新和變化,新產品的設計體現出一種全新的狀態,與上一代產品之間關系,并不是延續性的,是斷裂和重生。
AS:這樣的設計風格不會丟失那些雷鐵龍的忠實用戶嗎?
宋奧磊:對于設計的需求,國家不同,地域不同,消費者的口味也有所差別,他們對于不同品牌的期求也會不同。對雪鐵龍的忠實消費者或者粉絲來說,他們期待的雪鐵龍汽車,就是要創新的產品。如果我們的產品創意性不夠,反而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
AS:作為大C4畢加索的主設計師,您覺得這款產品最大的亮點是什么?
宋奧磊:最大的亮點是它的創新性。我們在設計這款車的時候,多座單廂車MPV這種車型已經有了大概10多年的歷史。MPV的概念對于市場來說,已經很平常,沒什么新意。這類車型行駛在大街上,給人的視覺沖擊也越來越弱。
其實競爭車型也在更新。我和設計團隊認為
要超越別人,必須要創新,這樣才能做到領先一大步。而要做到創新,首先要在設計理念上超前,更新人們對這種車的認識。我們用充滿活力和運動感的線條,改善了車子的視覺形象,為車主提供別人對他品味的認可。比如它的尾燈采用了一個豎立的LED燈柱。雖然現在這種設計已經被廣泛接受,并被不少車型效仿,但當時是量產車中惟一這么做的。
因為這款車的視野非常好,所以還有一個View Space(全景空間)的名字。這同樣來自一項大膽的創新。當時的設計師提出要用如此大面積的前風擋玻璃時,所有的供貨商都拒絕提供樣品。為此,我們咨詢了生產公交車,卡車,甚至是直升飛機風擋玻璃的制造商+看他們能否制造這塊玻璃。這塊玻璃的制造難度不僅在干尺寸大,還在于橫向和縱向上都有弧度,是一個雙凸面。最后,圣戈班公司同意為我們試制但也不能保證一定行,并提出損耗可能會很大。但最后,因為我們的堅持,一切成為了可能。大家才最終看到現在的大C4畢加索,一輛不同以往的MPV。
AS: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汽車設計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比如中國的消費者更易接受日本廠商的設計,對此您怎么看?
宋奧磊:日本的汽車設計與其汽車產業發展的歷史背景密切相關。二戰后的日本汽車業,采用了“走出去”的發展策略。上世紀50年代,便在海外如美國設立研發中心,市場調研和消費需求研究是他們的強項,因此設計出的產品更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在歐洲,日本汽車制造商的發展套路也一樣,他們更愿意傾聽客戶的意見。相比之下,德國的廠商則刻意保持著自己的特點,不輕易改變,培養消費者喜歡一種既定風格的產品。因為中國與日本很近,所以日本車廠沒在中國設立設計和研發中心。
AS:在中國設立設計中心顯然可以更直接地了解這個市場的需求,那么從組建到現在,您所了解到的中國市場對汽車設計的獨特需求是什么?這個需求與其他市場相比,又有什么特點?
宋奧磊:在中國工作以后我首先了解到的是中國巨大的市場規模:不同地區不同的消費者和消費需求,不同的經濟收入和道路建設,東西南北截然不同的氣候條件等等,
如此巨大的市場規模對投資者也是一種很大的挑戰(例如如何建立合理的網絡,運輸,宣傳策略等等),我也意識到一些國外或中國當地的成功品牌對該地區的消費者會起到怎樣的影響。這里大部分的汽車消費者基本上是第一次購買汽車,對他們來說品牌的形象和聲譽是一個極大的賣點。這也是因為對大部分中國消費者來說,汽車還屬于一種奢侈的消費品。
我了解到中國消費者在購買汽車之前都會做十分全面的咨詢,他們的購買決定一般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在對汽車設計的看法上,我發現不同年齡段的消費者的口味會有一定的差異。但總體來說,在中國消費者的心目中,汽車是一種可以用來顯示自己身份和成功的標志,所以他們對汽車外形的評價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一定的標準,了解和尊重這種標準(但不是一味地盲從)也是十分必要的。
AS:我們要多久才能買到中國設計中心設計的車子?這些車子是僅面向中國市場,還是面向壘球?
宋奧磊:雪鐵龍中國設計中心是去年9月份成立的,標致是今年6月份。一般一款車從第一張草圖到成車,大概需要3年時間。所以大家在明年9月份,將看到中國設計中心設計的車型,2011年推向市場。我們設計的車型,有的是針對中國。市場,還有的既針對中國市場,又面向全球市場。
AS:您能否評價一下中國汽車設計的趨勢,以及未來的走向,雪鐵龍又將在哪些領域有所作為?
宋奧磊:由于中國汽車市場上的競爭異常激烈(全球各大知名品牌都在中國有投資),汽車的水準也相當得高(比如說生產質量),這都是影響消費者對品牌評價的重要因素。高檔車在中國相對于其他地區要多得多,這也是導致中國消費者對品牌要求日趨嚴格的原因之一。
幾個月來全球的汽車行業受到金融危機所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沖擊,在目前來說很難預測這次的危機會對汽車行業和汽車設計留下什么樣的后遺癥。
但是,我仍然堅信汽車設計保留著它的重要性,特別是在中國。而且這個重要性很可能會加強,因為在中國我們必須通過設計來重新捕獲消費者對汽車產品的熱情和欲望,盡管這些產品在某些國家已經走過了它們的黃金年代,不再是優先消費品。
AS:目前很多國內設計師,包括媒體都在追逐汽車設計上的“中國風格”,對此您怎么看?雪鐵龍和雪鐵龍未來的車型設計上,我們能看到中國風格嗎?
宋奧磊:中國的設計師和西方的設計師既十分相像又截然不同,這是因為他們受到自身教育和文化上的影響。事實證明,他們有十分個性化的創作力,有時和西方的同事非常接近。
我們中心的設計師中有85%是中國人。有時與法國同事開會,他們都不相信一些草圖是中國設計師完成的。因為這些設計非常西化和前衛,與國際接軌。這樣的設計反倒讓我擔心會不適應中國市場。我現在看到一些中國設計師的作品,他們會經常說:“你已經不是中國人了。”呵呵。
您所說的“中國風格”和“中國元素”在汽車設計上還很難表現出來,因為中國汽車發展的時間還很短。無論是歐洲,還是日本,汽車設計的風格和影響都是一點一點確立起來的。中國的汽車業和汽車設計師都需要時間積累。
由于我們團隊參與標致雪鐵龍項目的大部分設計師都是中國人,他們的創作力必將在這些項目的作品上有所體現。經驗隨著時間而慢慢積累,我們可以期待在未來的幾年里看到屬于中國當地化的汽車設計趨勢慢慢顯現出來。
客戶期待的雪鐵龍汽車,就是要創新的產品。如果我們的產品創意性不夠,反而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