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目的地是河北省懷來縣德尚莊園,從地理位置上講,此地離八達嶺長城只有10公里,距官廳水庫和天漠也都是開車轉眼間的路程。由于該地區日照充足,空氣清新,再加上天然的沙質土壤和平緩地勢,使其成為了距離北京最近,最適合大面積種植葡萄的地域。
葡萄,葡萄,各式各樣的葡萄
在抵達目的地之時,我才發現平時吃的那些甘??煽诘钠咸?,竟然會生長在如此貧瘠的土地上。親眼見證了大片的葡萄藤根植在一望無際的沙地上,我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造化:通過葡萄植株,將大自然的精華——陽光、雨水和土壤孕育在小小的一顆葡萄粒中。接著,這無數顆葡萄被壓榨出汁液,積聚在一起,發酵成一瓶瓶晶瑩剔透的葡萄酒,這過程豈不是很美妙?此時此刻,我已經對葡萄酒產生了一絲敬意。
離開葡萄園,我們轉投釀酒車間,去看看這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是如何轉變成美酒佳釀的。
在釀酒車間外面,是一箱箱摞起來、堆積如小山般的葡萄。由于釀酒對葡萄的新鮮度和成熟度都有要求,所以這些葡萄摘下來就被送到了這里。湊上前去,我發現這些用來釀酒的葡萄和與市場賣的葡萄不一樣,好奇心驅使我們拿起來一串嘗了一下:雖然釀酒葡萄外觀一般,但是味道不錯;如果有人的味蕾再敏銳些,會發現這些葡萄的味道還很個性——都帶有一些青澀味。
原來,不同品種的葡萄用來釀制不同品種葡萄酒。我們眼前見到的這些葡萄,是專門用來釀制干白葡萄酒用的,有別于釀制干紅葡萄酒的那種紫黑色小葡萄。而且,由于釀制過程需要葡萄自身的糖分來發酵分解,雖然我們看到的這種釀酒葡萄長得“寒磣”點,但是它們的含糖量卻相當高。如果你介意它們的樣貌,卻又偏愛它們獨特的口味,那就閉著眼睛吃吧。
從葡萄到葡萄汁
看著工人一箱箱往車間里搬葡萄,我們也索性跟著進去看個究竟:進到了釀酒車間,滿眼充斥的是一個個十多米高的銀色大容器。大容器之間,還有一個數字儀表板顯示一系列數字。如果我沒有猜錯,這些容器便是葡萄酒的“搖籃”,而那些儀表板,則是為了使葡萄原汁發酵過程更利于控制,讓技師可以簡單控制容器內溫度和壓力的控制臺。但是,從葡萄到葡萄原汁之間,又是一個什么過程呢?
跟隨著一箱箱葡萄,我們來到一個傳送帶前面。這個傳送帶側面,是一個時不時滾動幾下的橫置圓罐子。釀酒師傅解釋道:“采摘下來的葡萄,會在最短的時間內送到這個傳送帶前面,經過工人初步分揀后,合格的葡萄會被傳送帶送進旁邊這個圓罐子中。當這個罐子裝滿了葡萄,罐子里面的機械裝置會將這些葡萄榨干,然后榨出來的葡萄原汁通過管道直接輸送到下一個容器中。此時,這些葡萄原汁就離你們背后的那些發酵容器不遠了?!?/p>
當時有人質疑,“你們在榨干葡萄的時候,把葡萄梗一起榨了,而且葡萄也不洗,難道這衛生嗎?”
這句話引來釀酒師傅一陣笑聲,“要是每個葡萄都洗,每個葡萄梗都摘,我估計我們酒莊一年釀不了一箱酒。當然,不洗不摘不是為了省事:由于葡萄表面有一層看著像白色粉末的物質(被稱為果粉),它是一種具有防癌作用,還能在釀酒過程中起至關重要作用的蠟質。所以在釀酒之前,葡萄是萬萬不能洗的,否則葡萄上的果粉洗掉了,釀出來的酒味道就不對了;而且,釀酒是一門傳統技術,傳統的釀酒工藝都是不摘梗的,所以為了保留葡萄酒品系原汁原味的特點,現代的釀酒工藝中葡萄梗也是不摘掉的。當然為了保證葡萄酒的衛生和純度,在葡萄酒瓶裝之前,每一滴葡萄酒都經過嚴格過濾和殺菌處理,所以你們可以對喝到的葡萄酒完全放心。”
從釀酒車間出來,我們已經對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佩服得五體投地。當然,如果不是擔心給交警叔叔找麻煩,我們若干人等當場就會拿起一瓶葡萄酒灌個滿醉。作為替代,我們選擇抄起一大串葡萄放在Rav4內,一路上吃了個盆缽滿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