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我為什么想到開博客?
說實在話,我對網絡認識時間不長。2006年,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網上的一篇好文章,下面有留言的框框,試著留了幾個字,不多久,留言便顯示出來了。一陣欣喜,接著又試。因我不會打字,只得將以前寫的小詩歌,復制粘貼到留言版上。這樣就逼起我學打字了。
對于什么叫博客,以前我也一無所知。2007年5月,常德網的朋友提議我開個博客,并派他的同事上門手把手的告訴我如何申請開戶,如何上傳文章。剛開博時,我不懂套路,不懂規則,一天發表數篇文章,都是以前寫的。以為博客就是自己在網上的一個儲藏室,結果有的文章,點擊量不過10次,大概就是自己點擊的。后來,看了別人的博客文章和表達方式,也就慢慢悟出了一些道道。
有人不理解,別人的博客大都用的虛擬網名,我卻用真實姓名,而且還冠以“人民政協”四個字呢?難道不是自討麻煩嗎?
開始我也不知道可以用化名,就老老實實的寫了真實姓名,因為我這個名字是個“大路貨”,叫張新民的成千上萬,所以為了防止侵權和同名混亂,就在前面加了“人民政協”四個字。
用真實姓名也是想給自己戴一個緊箍咒,自己約束自己,把自己置于公眾監督之下。時刻提醒自己不亂發表意見,不影響本地形象,不影響安定團結,不泄露各種機密,不捕風捉影、故意炒作。但也有許多不便,有些事點到為止,有的話欲言又止,心存疑慮,顧忌太多,不敢完全講實話,講硬話。最近某市一位用實名的反腐博客,突然被調走,個中蹊蹺令人琢磨。
幾次我想換個名字,考慮到既然朋友們都知道有這樣一個政協朋友、新民大哥、新民老弟了,也就作罷。男子漢、大丈夫,行得端,坐得正,心底無私天地寬。反正不想再提拔,怕他作甚?
我的博客是片自留地,包羅萬象,題材很多,信手可拈來,處處都留心。現在有媒體博客、官員博客、草根博客之說。我給自己的身份定位是亦官亦民,半官半民,非官非民,這不是我的創造,而是李瑞環老主席給政協干部的定位,我非常擁護這個提法。我發現有不少官員開博客,但曇花一現,老是那幾篇文章。因為我把自己的博客定位在草根之列。所以,我像許多民間作者一樣,說老百姓的話,所以堅持下來了。
開博一年多來,我感到很有收獲,很有樂趣:一是找到了一個表達思想、反映民生、提出建議的好平臺、好載體。以前找報紙發文章,要么看面子,要么改得面目全非,網上發表文章,來得快,原汁原文;二是利用這個載體,宣傳了政協,宣傳了常德,這是不花錢的廣告;三是學習欣賞了網友的好文章,結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有的從網上走動發展到電話聯系,見面相逢;四是享受了博客家園的溫暖、和諧、文明,多彩;五是激發了思維,活躍了腦筋,培養了毅力,鍛煉了文筆,促進了學習。
我現在每天六點半起床,半個小時,一篇文章就寫成了。
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網絡不僅是傳遞信息的媒介,實際上也已成為一種民主形式。有效運用這一網絡民主形式,對于黨政領導了解社情民意,聽取群眾意見批評,吸納民眾智慧,改進政府工作,對于向社會披露事情的真相,解釋政府的政策,宣示政府的主張,協調各種社會關系,與公眾進行必要的溝通,都具有重要作用。
博客作為依托互聯網技術發展起來的新媒體形式,已經成為發布各種信息、匯聚社情民意、影響社會輿論的重要平臺,并在黨和國家的重大活動和重要時刻,發揮了凝聚人心、疏導情緒、動員力量的重要作用。我當繼續努力,在這個新的舞臺上唱響主旋律,勤作黨的宣傳員,樂為民眾鼓與呼。
(作者為湖南省常德市政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