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闡釋和解讀科學發展觀的圖書,可謂汗牛充棟。新近出版的《科學發展在安徽》從一個中部省份的實踐經驗切入,以點帶面,以實情實景揭示科學發展之真諦;以筆探微,以寫形寫意勾勒安徽崛起之宏篇,讓人頓生耳目一新之感,稱得上是一部獨具特色的上乘之作、深入淺出的生動教材。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是擺在全黨面前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眾所周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功,可謂成就輝煌,舉世矚目。但同時,我們也遇到了發展不平衡、貧富差距擴大、環境破壞嚴重等突出矛盾和問題。如何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惟有踐行科學發展。那么,什么是科學發展?一個縣域、一個市域、一個省域怎樣才能在實踐中推動科學發展?《科學發展在安徽》提供了詳盡的答案。
安徽人民歷來具有改革創新的精神特質,一代代江淮兒女用勤勞智慧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發展傳奇。遠的不說,小崗村“大包干”、“傻子瓜子”、稅費改革、奇瑞轎車……這一個個帶有安徽特色的鮮明符號,無不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留下了深刻烙印。在科學發展的今天,安徽人民同樣創造了嶄新的業績:“861”計劃嘹亮號角,“合蕪蚌”創新高揚風帆……經濟社會呈現出發展速度逐步加快、人民生活日益改善、綜合實力持續增強的良好態勢,邁入了厚積薄發、加速崛起的新階段,走上了一條具有安徽特色的崛起之路。而這些成績的取得,無不彰顯出科學發展觀的強大威力。
因此,記錄剖析安徽人民加速崛起的前進步伐,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正是出于這樣一種考慮,該書編委會按照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內涵,從新農村建設、自主創新、結構調整、生態文明、改革開放、文化建設、民生工程、政治生態等八個方面,擷取了全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些先進典型進行深度挖掘,目的是讓讀者能夠從中發現安徽在科學發展上走過的路徑、形成的經驗;在理解運用科學發展觀上獲取直觀印象、借鑒參考。
“可以說,這本書是安徽近年來科學發展成果的展示,也是從實踐角度對科學發展觀的詮釋,更像是一篇詠唱全省人民科學發展、致力崛起的奮進凱歌!”在《科學發展在安徽》序言中,中共安徽省委書記王金山如是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