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此次大幅降低存貸款利率,對消費者來說,最大利好是貸款的供樓族“減負”。由于存款利息降幅巨大,以儲蓄為主的中老年人,如何科學理財以減少損失呢?
考慮當前的經濟形勢和調控政策,專家建議消費者可對儲蓄做出兩點考慮:
一是儲蓄適度的定期化和長期化。由于“保增長”成為當前最重要任務,在進入降息通道的預期下,儲蓄的定期化和長期化將保證較為穩定的收益;二是儲蓄適度的分散化。比如可以將5萬元的現金分別存為兩年期和一年期,既保證了穩定的利息率,又能在需要現金時,不會因提前支取影響全部定期收益。
媒體報道,盡管2008年10月有兩次降息,但是居民儲蓄意愿仍比較強烈。因此在金融危機和降息的背景下,國債是適宜保守理財和降低風險配置的投資理財品種,是資金的合適出處。在降息周期,一般建議保守型投資者選擇固定收益產品,國債以其絕對的安全性成為優勢之選。由于國債是固定利率,且高于同期存款利率,基本無風險,是穩健型投資者的必備品種。
那么,定存和買國債就沒有風險了嗎?理財師建議您提防利率調整的風險。“比如說,現在買了3年期的國債,2年后一旦大幅升息的話,投資者就面臨是否提取的困境。”
不過金融專家一致認為,為了刺激經濟,國家將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明年國債增加發行量是肯定的。專業人士認為,明年債市將繼續在理財市場上領風頭。
黃金專家指出,目前黃金價上漲,第三、第四季度黃金需求大幅上升。而由于金融危機的原因,大量避險資金也進入了黃金市場。專家提醒,購買首飾并非真正意義上的投資。目前黃金市場上的投資渠道依照風險高低和操作便利性排序,大致有實物黃金、紙黃金、黃金T+D產品、黃金期貨等。
在經濟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黃金確實擁有較好的保值避險效果,從國際期貨市場的行情看,在很多交易品種都出現暴跌之時,國際金價的波動仍維持在一個穩定的空間中。從某種意義上說,黃金能對沖所有金融資產的風險。美國巨額救市后,美元將走弱,黃金將是避險的理財品種,且會升值。百姓在投資黃金時,要注意資產的配置比重,不宜過多。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