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初二那年,我們還是214班,不知道為什么我從小不喜歡4這個數字,分到了這個班級自然有些許不快……可是同學向我解釋后,我立馬愛上了這個數字和這個班。“214”,2.14不就是情人節么,多溫馨多好記啊!呵呵……果然后來這個班級每天都發生很多有趣的事情……
語文課,意外連
我們的語文老師是個很有辦法的老師,每節語文課都會讓我們開懷大笑。
有一天下午第一節是語文課,我們仍持續著中午的酣睡狀態,各自趴在課桌上。語文老師走進了教室,“嚕嚕嚕嚕……吃食了,起床啦!”還在睡夢中的同學立馬蘇醒,“老師,你什么時候當上飼養員啦?”“你們學知識難道不是相當于補充食物,補充能量,讓自己變得更強嗎?”課照常進行。突然遇到一個熱門話題,大家一下子變得躁動起來,越來越大的討論聲充斥了整個教室。“不要動手,動口寫就行啦!”面對這個難以控制的場面,情急之下語文老師說了一句如此經典的話,讓我們瞬間安靜下來繼而哄堂大笑……一時口誤的語文老師伴著可以和“紅富士”相媲美的臉,糾正道:“不要動口,動手寫就行啦。”
在我們214班語文課上,類似的課堂情景劇不斷地上演。真的很感謝語文老師,在緊張的學習中,是她讓我們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心態,從容學習,輕松求知。
英語課,風景獨好
我們的英語老師是典型的東北人,有著豪爽的性格,喜歡與我們打成一片。去年剛生寶寶,初為人母的她母愛泛濫,連我們也“疼愛”進去了。
記得臨近英語聽力考試的那段時間,學校天天給我們訓練聽力,乏味的練習讓我們覺得簡直是受折磨,可身為學生的我們無力反抗,只有默默接受現實。那時的我們一聽到廣播響起,立即會條件反射地皺眉頭。印象很深的就是有同學晚上做夢說的夢話竟然也是英語。“耳朵都快起繭了!”這句話一度成了那段時間校園流行語。“考慮到你們整日被學校摧殘,我決定解救你們,今天我們就聽英文歌好嗎?”聽到Mrs Li 這么仁慈的決定,全班一致鼓掌表示贊同。“不過我們要學唱這首歌。”話音剛落,剛才還一致響起的掌聲頓時停住了,“哦……”緊接著是同學們的嘆息聲,“老師你這不還是訓練我們的聽力嗎?只是換種方式,還是摧殘啊!”“哪里呀,我可是一舉兩得,既讓你們欣賞音樂,又訓練你們的聽力,多好的事情,我那么體貼你們,怎么都不領情呢?”瞧瞧……東北小姑娘慣用的撒嬌手法哦!如此煽情的話語又怎么能讓我們不屈服呢?
政治課,笑聲不斷
一度認為政治是一門很嚴肅的學科,學習過程必定枯燥無味,但幽默的政治老師讓我改變了這想法。
“每天再怎么照鏡子也不能變成潘安,我們不能主觀唯心啊,一廂情愿是不行的。”這是他在上課時順帶教育我們不要早戀。
某天政治老師提問:“夸父逐日講的是上古時期,神人夸父追趕太陽,最后被太陽烤死的事情。古籍《山海經》對此有詳盡描述。夸父逐日的故事給人以豐富的想象,也給人以深刻的啟迪。請大家說說夸日逐父能否體現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怎么聽著那么別扭呢?突然全班爆發出一陣狂笑,“老師,是夸父逐日啦!”
“是嗎?那我講什么啦?哦……說錯了呀,那也好,順便幫你們復習一下這個詞語,省得你們下次語文考試出錯么……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大家見諒啊……”瞧瞧我們政治老師多謙虛啊!
如今我們是314班,改變的是214的稱呼,不變的是我們班每天依然發生故事,故事仍舊是那么有趣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