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新能源,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石油化工,汽車,船舶、物流、鋼鐵、有色金屬,紡織、輕工等11個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綱要》已由江蘇省政府發布,醫藥及生物技術、環保2個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綱要》正在制定中,近期也將公布。5月20日,江蘇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江蘇省政府副秘書長韓慶華發布這一消息。
工業經濟是江蘇經濟的主體,占GDP比重超過50%,規模以上工業銷售收入居全國首位,規劃綱要涵蓋的重點產業總量占全省工業80%以上。制定落實規劃綱要,對應對危機保增長、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促進江蘇工業由大變強有著重要意義。據悉,經過3年努力,江蘇省產值超萬億元產業將由現在的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兩個增加到7個,新增石化,冶金、紡織、輕工,新醫藥和環保5個產業。
國務院發布10個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后,江蘇省高度重視,江蘇省委、省政府提出,抓住機遇,積極貫徹,結合實際編制13個規劃綱要。其中。裝備制造等10個《規劃綱要》主要與國家對接,另外從江蘇優勢、產業特點和產業結構調整方向出發,增加制定新能源。醫藥及生物技術、環保3個產業《規劃綱要》。江蘇省政府年初專門成立工作班子,迅速啟動編制工作,并先后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規劃綱要編制工作,召集省有關部門負責人討論修改規劃綱要,研究相關扶持政策。經過近5個月的反復修改,《規劃綱要》于近日定稿陸續出臺。
《規劃綱要》包括產業現狀及面臨的形勢、發展思路和主要目標,重點任務,政策措施和規劃實施等方面內容。有五個特點一是階段性,發展目標的制訂注意與當前重點工作對接,規劃期為2009~2011年,與江蘇省“十一五”規劃以及各專項發展規劃相銜接,兼顧“十二五”遠景發展目標;二是銜接性,注意與國家產業調整振興和規劃相銜接:三是操作性,最大限度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度過當前難關:四是前瞻性,利用當前形勢對經濟結構調整的倒逼機制,加快工業轉型升級;五是互動性,堅持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互動發展。新聞發布會還著重介紹了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到2011年,江蘇全省新能源產業要力爭實現銷售收入4500億元,形成一批在全國具有特色和影響力的產業聚集區,建設30個國家級和省級科技創新平臺。
據了解,配合《規劃綱要》的啟動實施,江蘇省各市將編制出臺市一級規劃,江蘇省有關部門編制專項規劃和實施細則,與13個《規劃綱要》相配套。設立江蘇省級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引導資金,引導存量資金支持工業調整振興;省政府每年對工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重點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督查考核,向社會公布結果,并與黨政干部年度工作考核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