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斯潘總是微笑著出現在公眾面前,至少在他領導美聯儲的18年里一直是這樣,這張笑臉為世界經濟帶來了無限的好運氣,甚至在上世紀90年代美國總統選舉大戰方殷的時候,華爾街的白領們卻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管他誰當選呢,只要格林斯潘還是美聯儲主席就夠了。”甚至有人建議,如果華爾街也為其領導者塑像的話,那么格林斯潘的笑臉一定會被雕刻在羅斯摩爾山上。
發生次貸危機以來,全世界的人似乎驀然之間發現,這位掌管美聯儲長達18年之久的慈祥老人似乎犯下了嚴重的錯誤,乃至于在追究危機責任的時候無法不讓人想到他。
相當多的人曾經認為,在格林斯潘擔任美聯儲主席的18年多時間里,美國經濟出現了創紀錄的長達10年的持續增長期,中間只發生過兩次溫和的衰退。他領導美聯儲應對了紐約股市大崩盤、亞洲金融危機、技術股泡沫破滅以及“9·11”恐怖襲擊事件等一系列重大危機。
這些“輝煌”的成就為格林斯潘贏得了無數的榮譽,乃至于如果他的頭銜全部印上名片的話,那么他的名片將比常人的大十倍。
然而在本書的作者看來,正是格林斯潘對這些周期性小危機的不能容忍,他犯下了由一個泡沫取代另一個泡沫的嚴重錯誤,在他任職期間,資本主義的創造性破壞因素被頻繁地壓制了,對定期出現的金融動蕩風險的正常規避再也不出現了,從而導致了人們喪失了對金融風險的敬畏,冒險行為一步步升級,才最終出現了當前百年罕見的危機。
“我們將冒陷入經濟衰退的風險,后果不得而知。”正是這種對經濟衰退的恐懼,使得格林斯潘固守著低利率的“法寶”迎戰一個接一個的泡沫。直到泡沫大到把美國的幾乎每一個家庭都裹挾了進去。
格林斯潘只是一個象征時代的符號,代表著一段美好富足的時光,一如柯立芝時代的繁榮,卻為大蕭條時代的到來埋下伏筆一樣。
《格林斯潘的泡沫》
作者:威廉·弗萊肯施泰因
譯者:單波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