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狀態:三極分化
在全球金融危機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雙重作用下,企業的生存狀態出現了巨大的反差。根據我們對中國企業當前經營狀況的研究分析,2009年企業生存狀態分化為三種類型,整體呈現出中間大、兩頭小的紡錘體特征。
運籌帷幄型。這部分企業生存狀況良好,主要是那些資金實力雄厚、堅持穩健發展的企業。金融危機對這些企業來說,是一個難得擴張和快速發展的機遇。
蓄勢待發型。多數企業處于中間生存狀態,一方面面臨著現實的生存壓力,另一方面需要亟待調整業務發展方向,既要開源,又要節流。
度日如年型。這部分企業處于惡性循環一極,主要是那些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大、處于產業鏈低端、盲目擴大規模的企業,由于收入急劇下降,資金鏈告急,目前處于快速收縮和停產整頓階段。
招聘策略:因企制宜
企業招聘員工意味著企業規模的擴大或者人力資源結構的調整,與企業發展戰略密切相關。由于受經濟預期的影響,一些企業不得不重新制定人力資源規劃與招聘策略。企業由于境遇不同,招聘決策也大相徑庭。
對于運籌帷幄型企業,2009年是一個難得的人才引進機會,企業不妨根據業務發展和團隊素質提升的需要,引進和儲備一批平時可遇不可求的優秀人才。實際上,已經有少數企業在招聘普遍凍結的大背景下,采取了積極的招聘策略,實現了人才和品牌的雙豐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對于蓄勢待發型企業,在人才招聘方面應當采取守勢,控制好人力資源總量,立足內部人才培養,通過人力資源開發實現人力資源結構的優化,除非特別急需和特別優秀的人才可以適當引進外,不要輕易打開招聘口子。企業要把更多的功夫下在內部挖潛上,通過調整完善崗位責任、薪酬激勵、績效管理、職業規劃、員工培訓等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借助工作效率的提升實現既定的經營管理目標。
對于度日如年型企業,由于掙扎在急劇萎縮甚至破產的邊緣,不太可能考慮未來長遠的發展問題,企業當務之急不是招聘決策,而是如何通過裁員降薪、收縮戰線、處理資產等措施保住企業生存命脈。
人才招聘:前緊后松
人才招聘市場的冷暖取決于經濟環境的變化和企業家信心的波動。經濟學家普遍預計中國經濟將先于全球經濟回暖,此外,90%的經濟學家認為今年是本輪經濟增長周期的最低點,62%認為世界經濟在2010年以后觸底反彈。
我們對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的研究分析認為,2009年一季度可能達到經濟增長下滑的谷底。受國務院產業振興和拉動內需計劃的刺激,并考慮到宏觀政策的延后效應,中國經濟極有可能在第二季度止跌反彈,走出一條“√”形線,這種趨勢從目前股市的振蕩上升中已經初見端倪。
危機年份,信心堪比黃金。經濟形勢的好轉除了需要政策提振外,也離不開企業經營者信心的提升。隨著經濟預期的好轉,企業家信心可能在二季度得以部分恢復,即使仍然需要面對各種困難,但發展的動力終將壓倒對于未來不確定因素的擔心,經歷了危機考驗的經營決策者們在熬過經濟寒冬后,一定期待著下半年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