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闡述了在改制初期的郵儲銀行開展競爭情報工作的必要性和急迫性,在此基礎上,重點敘述了競爭情報在郵儲銀行的一些具體導入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競爭情報;郵儲銀行;情報導入
〔中圖分類號〕G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09)11-0173-02
The Guiding Strategies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in Postal Savings BankWei Xiaomei1 Liu Minrong2
(1.Library,Minjiang University,Fuzhou 350108,China;
2.Library,Fuzhou University,Fuzhou 350002,China)
〔Abstract〕It was described to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in postal savings bank in the initial reform.On the basic of that,the guiding methods and strages were disscused on th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in postal savings bank.
〔Keywords〕competitive intelligence;postal savings bank;intelligence guiding
所謂競爭情報,就是關于競爭環境、競爭對手和競爭策略的信息和研究,它既是一種過程,又是一種產品;過程包括對競爭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產品,包括由此形成的情報或謀略。其核心內容在于對競爭對手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是情報與反情報技術。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信息時代,市場的變化錯綜復雜,競爭對手新招迭出,企業要想順應環境變化,做出最優決策,贏得競爭優勢,都離不開競爭情報。競爭情報已成為繼產品、資金、人力資源之后企業的第四大管理手段,是企業出奇制勝的法寶。

我國郵儲銀行2007年3月剛剛宣布成立,目前在一些大的城市開始試運行,過去稱為郵政儲蓄,其經營模式是:從社會上吸收存款、不貸款,通過吸收到的社會存款均轉存到央行,由后者支付高于儲蓄利率的利息。郵政儲蓄幾乎不需要任何財技,就可穩獲其中的巨額利差收益。轉型后的郵儲銀行將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以全資方式組建,業務上由單純的吸收存款邁向全面的資產、負債及中間業務;監管方面,將與其他銀行一樣,在機構、業務和高管人員等方面依法納入銀行業監管體系。
1 郵儲銀行新形勢下需要競爭情報
在郵政儲蓄未轉型時期,郵政儲蓄作為國家機關是按照國家既定的計劃和指令進行相關金融活動,只是一種執行政府政策的行為。轉型后,郵政儲蓄銀行將逐漸轉變成為具有商業銀行性質的銀行,在銀行業務中,由國家指定的內容逐漸減少,更多的則是按照自身作出的判斷從事經營的商業行為。特別是隨著國外金融機構和跨國公司的陸續進人,金融業間的競爭日見激烈,郵儲銀行所處的環境也將發生更大變化,競爭情報的作用將顯得越來越重要。一是我們所面對的競爭對手大部分是資金實力強、在國內國際金融市場上熟練多年的銀行,業務網絡化,競爭情報強,無論在硬件還是在軟件方面都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體系。而郵儲銀行則是剛剛起步,不在同一起跑線。通過大力開展競爭情報工作有助于加快縮短郵儲銀行與其他競爭銀行的距離,因為競爭情報的宗旨是服務于企業,把競爭對手放在首要位置,通過收集對手各方面的信息,幫助企業擊敗對手,占領更多的市場,獲得更大利潤。二是在金融規則和游戲規則方面,特別是國際金融規則上,目前在國際上通用的規則幾乎都是以工業發達國家為主制定的。從對規則的認知程度、理解到執行自如乃至未來通過參與國際金融規則的修改以求保護自身利益還需要一段時間。在國際通行的游戲規則方面急需我們不斷地搜集最新動態,掌握主動。這些政策法規或是規則對郵儲銀行產生著直接或間接的巨大影響,只有通過積極開展競爭情報,了解影響郵儲銀行發展的各種規則的變化,才能及時采取應對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損失。三是我們面對的競爭對手都是一直在市場經濟和自由經濟中從事業務的老手,而我們至今不同程度地還受著計劃經濟及國家政策的束縛和影響,這就需要我們必須加強對國內外銀行各業務領域的研究,開發新資源。當今的市場需求是千變萬化的,只有通過競爭情報的開展及時跟蹤市場行情的變化,才能及時發現最新市場發展動態,預測其對郵儲銀行現有業務的沖擊,并根據自身資源,開發出新產品應對市場的變化,從而使企業未雨綢繆,在市場競爭中搶占先機。四是郵儲銀行網點多,范圍廣,各地發展不一,對市場的認知程度不同,導致信息傳遞不快。要使全行在各方面形成一體,作到步調一致,就需要大力發揮競爭情報的信息溝通能力,積極加快實現郵儲銀行全面的信息化。
2 郵儲銀行競爭情報工作導入策略
2.1 設置郵儲銀行競爭情報部門
郵儲銀行的經營范圍相對比較集中,企業層面上的統一規劃較多,采用集中式的組織定位相對較好。設置一個情報中心,企業內外的情報收集、處理和分析等工作由這個情報中心統一完成,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所需的情報產品由中心統一提供。同時各部門因業務聯系而得到的各類情報以規定的形式向中心統一匯總,由中心統一處理,然后再提供給需求者使用。由于郵儲銀行是從不規范的行業進入規范行業的企業,行政主管(CEO)一旦決策失誤、對整個行業將是毀滅性的,因此,可考慮將情報部門定位在郵儲銀行的行政主管部門。
2.2 收集競爭情報
競爭情報所需的信息大約有80%~90%都是來自公開的知識或信息,剩下的10%~20%的信息不是公開的,主要通過開展競爭情報工作,對相關信息進行整理、分析、研究獲得。郵儲銀行的競爭情報可以通過以下一些渠道和方法進行收集:
(1)通過文獻情報、互聯網等公開信息源收集。
(2)通過央行、各地金融業管理部門和銀行業研究機構等與郵儲銀行有關聯的機構、人員側面收集。
(3)情報人員通過實地的觀察與訪談收集。
(4)通過郵儲銀行內部部門和員工間的溝通交流建立內部信息網。
(5)委托專業情報咨詢公司、社會調查機構收集。
當今的信息時代,突出的矛盾是信息嚴重過剩。情報人員應具備的基本技能就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在信息的海洋中捕捉準確的、有價值的信息,然后進行相應的分析處理。
2.3 競爭情報的分析處理
競爭情報的分析是將大量零散的、看起來毫無意義的信息集中、研究比較和重新組合,從而使情報增值的過程。情報分析是企業競爭情報活動中最重要也是最薄弱的環節,其中包括情報預警,預測可能出現的機遇,對未來前景進行預測。應用于競爭情報分析的方法很多,常用的一些競爭情報分析方法也同樣適用于郵儲銀行,參見表1所示。表1 情報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方 式德爾菲法(專家調查法)調查本企業、競爭對手和市場信息模糊判斷法(數理統計法)定性到定量轉換處理所采集的數據層次分析法建模處理、定量分析所采集的數據立標對比法(定標比超法)對比分析本企業和競爭對手的優劣態勢分析法(SWOT)競爭態勢分析和找出對策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企業所在行業競爭特征的一種有效的工具
由于情報分析屬于研究類情報工作,只有通過研究和分析,才能提供行動方案。因此,為了提高郵儲銀行相關情報工作人員的分析能力,有必要對其進行一些專門的培訓,不斷創造進修、培訓機會,使競爭情報人才能及時更新知識結構。一個合格的競爭情報人才,不僅要深諳郵儲銀行運作方面的專門業務知識,而且要善于利用多種技術手段,根據競爭環境和競爭對手的顯性和隱性情況,分析利弊,謀劃出適合本行發展的競爭策略。適當的時候還可采用利益激勵機制,激發競爭情報人員的工作熱忱。
2.4 競爭情報成果的評估與使用
2.4.1 競爭情報評估
競爭情報是一種為了增強企業的績效而收集、分析、使用情報的過程。有效的競爭情報對企業獲得和保持競爭優勢來說是極其重要的。競爭情報成果的評估是指對情報的可靠性、使用價值等進行分析、判斷的過程,通過對情報的評估,確定現在需要執行的任務,以及需要做哪些必要的調整;同時,客觀的情報評估也有助于激發各情報部門工作的積極性。如何對競爭情報的成果進行準確的評價,對于實現企業競爭情報及其發展變化的有效監控,找出影響績效提高的因素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企業開展競爭情報的評估程序如圖1所示。

2.4.2 競爭情報成果的使用
為了讓更多的部門,更多的員工都能根據各自的需要得到信息,提供情報的方式應分不同層次。可參照的一個情報成果提供方式模型如圖2所示。

模型中的基礎信息數據作為最底層的情報,提供給郵儲銀行管理崗位的人員直接查詢訪問,但其基本只具備戰術價值,不具戰略價值。信息簡報是在基礎信息數據基礎上生成的,廣泛地分發給銀行內部所有管理崗位以上的用戶。在這層以上的競爭對手檔案既有概括也有詳盡的形式,按照不同內容和需求分發給各個部門管理層以上的用戶。繼續向上層次的信息開始增值,情報成果中所具有的戰略價值逐漸升高,最后為專供決策層閱讀的決策情報。
3 結 語
當今的市場是信息時代的信息市場,借用比爾#8226;蓋茨在其《未來時速》的一句話:“您的公司和您的競爭對手區別開來的最有意義的方法,……,就是利用信息來干最好的工作。”這里的信息說的就是競爭情報,因此,改制初期的郵儲銀行在積極開展競爭情報工作的基礎上,通過對競爭環境、競爭對手等情況的監控分析,及時制定對應策略,勢必有可能加快縮短與其他銀行的差距,甚至在不久的將來迎頭趕上。
參考文獻
[1]王知津.競爭情報[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5.
[2]曾忠祿.情報制勝[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0.
[3]但有為,謝曉冬.郵儲銀行掛牌“第五大行”橫空出世[N].上海證券報,2007-03-21.
[4]易憲容.中國郵政儲蓄何去何從[N].中國經濟時報,2005-02-02.
[5]郎誦真.競爭情報與企業競爭力[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
[6]包昌火.加強競爭情報工作,提高我國企業競爭能力[J].中國信息導報,1998,(11):33-36.
[7]莊偉.競爭情報的效用評估之我見[J].情報雜志,2004,(6):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