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我國百強企業圖書館數字化建設情況的調查,分析了我國企業圖書館的自動化、網絡化、數字化建設現狀,并提出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企業圖書館;調查研究;圖書館數字化;建設方案
〔中圖分類號〕G250.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09)11-0081-04
Thought about Library Digitization ConstructionPu Yinghua1 Li Yunbiao2
(1.Computer Center,Changchu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chun 130012,China;
2.Jilin Insi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Changchun 130021,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library digita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companies,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tatus of automation,networking and digitalization construction,and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of digital library construction.
〔Keywords〕enterprise library;investigation;library digitalization;construction programme
企業圖書館是企業信息、情報的聚集地,資源極具專業性、技術性和針對性。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圖書館從來沒有考慮效益、價值等問題,而是以規模、藏書量、資金投入數量等作為衡量圖書館的指標,以有限的資金購買無限的資源,無異于杯水車薪,致使大部分圖書館舉步維艱。
為了全面了解國內企業圖書館的發展狀況,為數字化圖書館建設的理論研究與決策提供依據,筆者對國內企業圖書館的現狀作了詳實調查。
本次調研以中國百強企業為藍本,采用實地考察與電話訪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在被訪的100家企業中,有73家接受調查,經審定59份調查問卷合格,超過50%,因此有效。
1 國內企業圖書館的現狀
1.1 基本情況
1.1.1 圖書館隸屬關系
本次調研的企業圖書館,隸屬于信息科的23家,屬于工會的4家,屬于宣傳科的3家。其中,94%的圖書館只服務于本企業。由此可以看出,企業圖書館的職能正在由傳統的單一文獻信息資源優勢逐步走向信息專業化的趨勢。
1.1.2 館舍面積
館舍面積大于100m2的企業9家,占15%;大于60m2 小于100m2的企業46家,占78%;其它4家,占7%。按照現行通用標準,閱覽面積、藏書面積及其他用房面積的比例大致為1∶1∶1,平均藏書面積為20~33m2,這樣的面積對圖書的推廣與使用是極為不利的。

1.1.3 圖書館經費投入
企業圖書館經費投入基本在10~50萬元,多數企業在30萬元以上,投資不平衡,主要是用于圖書和期刊。其中購買圖書的占43%,期刊投入占39%,非書資料占13%,其它占5%。
1.1.4 館藏資源
資源建設是圖書館建設的基礎。在調查企業中,圖書館藏總量為2 065萬冊,其中,中文圖書1 590萬冊,平均館藏27萬,約為高校館平均館藏的1/5。外文圖書475萬冊,平均館藏為8萬冊,約為高校館藏的1/4。期刊共計420多種,其中中文期刊336種,平均館藏6種,約為高校館平均館藏的1/600;外文期刊84種,平均館藏2種,約為高校館平均館藏的1/500。
由此可見,企業圖書館期刊的藏量劣勢突出,尤其是外刊,其主要原因是受經費的制約。
1.1.5 人力資源狀況
圖書館員是圖書館的靈魂,其素質高低直接影響到圖書館工作水平和服務質量。
統計顯示,高學歷人員偏少,具備碩士以上學力的人僅有2%,本科占64%,而大專及以下學歷占34%。

1.2 圖書館的自動化管理
1.2.1 硬件建設
各館PC機均超過10臺,大多在10~20臺;服務器臺數共計47臺,多數為1~2臺,只有個別企業服務器超過4臺。
1.2.2 軟件平臺
在被調查的圖書館中,有96%的圖書館引進圖書館自動化管理集成系統(見圖1)。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開發、使用的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已達30余家。
1.3 圖書館的網絡化
在被調查的圖書館中,80%的圖書館接入因特網,15%的圖書館接入企業局域網,5%的圖書館建有館內局域網并建有圖書館網站;同時54%的圖書館有專門的網頁制作和維護小組,圖書館的網絡化直接影響到圖書的推廣使用。
1.4 圖書館的數字化
1.4.1 平臺建設
在被調查的圖書館中,90%的圖書館引進了數字管理平臺,結果見表1。
1.4.2 資源建設
數字化資源建設包括館藏書目的數字化、特色文獻數字化(自建特色庫)及引進數字化資源3個方面。其中,館藏書目的數字化是數字化資源建設中最基礎的工作;特色文獻是能夠體現圖書館的核心館藏及優勢所在;引進數字化資源是加快圖書館數字化建設、實現圖書館跳躍式發展的捷徑。
我國企業圖書館已開始重視數字化圖書館資源建設,特別是一些大企業已走在前頭。各館在電子圖書方面超星的比重較大,電子期刊則清華同方比重較大,詳見表2。各館對電子圖書和電子期刊的投入不斷增多,特別是一些大企業的投入,已達到30~50萬元,廣東紹鋼甚至達到62.5萬元。
2 圖書館數字化建設方案
數字化圖書館是圖書館未來發展的方向。而圖書館數字化是數字化圖書館建設的橋梁,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數字圖書館及圖書館數字化,兩者的區別就在于一個是虛擬的圖書館,而另一個是實體圖書館的信息資源的虛擬館藏。數字圖書館實際上就是超大規模的、分布的、可以跨檢索的海量數字化信息資源庫,它是基于互聯網技術實現的信息儲存、傳遞、檢索、瀏覽的虛擬圖書館,它的特點是“收藏數字化、操作電腦化、傳遞網絡化、信息存貯自由化、資源共享化和結構連接化”。而圖書館數字化是從傳統圖書館向現代圖書館轉化的必經過程,是客觀需要的。通俗地講,就是利用數字化技術進行管理運營的傳統圖書館。它是基于傳統圖書館的數字化技術應用,而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完全是為了進一步提高傳統圖書館的服務水平。
隨著計算機、網絡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館藏文獻的載體和存在形式發生了變化。紙質文獻、縮微文獻、電子文獻及虛擬館藏并存互補,電子文獻在館藏中的地位與作用日趨重要。電子文獻和網上虛擬館藏已成為獲取信息的重要文獻源之一。另一方面,隨著行業競爭越來越來激烈,技術創新難度不斷增加,技術人員對情報的需求更加緊迫,圖書館作為信息資源保障部門,挑戰和機遇并存,進行圖書館數字化建設迫在眉睫。
在多方調研和分析比較的基礎上,針對專業圖書館的特點,本著實用性與先進性相結合、采用成熟的技術、邊建設邊使用的原則,提出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方案。
2.1 建設目標
數字圖書館的信息資源管理工作定位在信息資源數字化、信息傳輸網絡化、信息管理智能化、信息服務個性化、信息應用知識化等五化的建設目標,是基于知識管理的系統架構,建立服務于企業戰略規劃與商品策劃和產品開發的信息支持系統平臺。
是建立一個具有數字資源采集、加工、整理、管理和服務功能的數字圖書館建設和管理平臺,為用戶提供基于知識管理、內容管理,具有豐富內容的信息服務。該系統平臺要求采用開放的、國際通用的數據和技術標準,先進成熟的技術,具有高安全性、穩定性、可靠性和可擴展性、易用性、高可用性,以及較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數字圖書館建設主要包括資源建設、資源管理、服務應用、建筑改造、人員配備等內容。
2.2 建設原則
2.2.1 技術先進性和成熟性
采用符合IT技術發展方向的成熟技術構建數字圖書館平臺整體架構,滿足各類電子資源從采集加工、管理到發布服務的全流程功能需求,安全、穩定、高效,能夠充分發揮硬件性能優勢,達到當前數字圖書館建設的較高水平。
2.2.2 標準性和開放性
設計采用開放數據和技術標準,遵循代表數字圖書館發展趨勢的技術和服務標準,如Dublin Core、MARC、OpenURL、XML、OAI等。各業務系統保持一定獨立,以滿足進一步拓展。軟件提供應具有開放的開發接口,可以方便根據具體需求進行二次開發,滿足個性化的需求,或實現應用集成和互操作。
2.2.3 采用先進成熟的體系結構
采用B/S結構設計和開發系統,既便于操作又可方便的進行系統維護、管理和升級。

2.2.4 安全性與可靠性
系統需要在安全性方面有全面設計,包括操作系統,Web服務器,數據庫和應用發布管理系統等。從各個環節保障系統安全、數字資源訪問安全、數據安全等。在硬件故障除外的情況下,系統應該支持24小時×7天的運行模式。
應具有安全高效的通信機制,身份認證,權限檢查,以解決系統的安全性、保密性問題,防止信息泄密和對保密信息的非法侵入。
2.2.5 可行性與可實施性
充分考慮具體網絡、硬件環境,在完善系統的整體框架下保持開發、實施各階段的相互鋪墊和整體工作的連續。
2.2.6 可擴展性
從數字圖書館系統架構到數據管理和信息資源發布檢索等各項應用的設計以及功能模塊都支持開放性的結構,支持在規模和復雜程度上的擴展需求,包括對硬件和網絡的擴展升級,對應用功能的擴展等。
2.2.7 系統簡潔、易使用、易維護
應用系統的設計符合日常辦公運作的需求,功能完備實用,簡單易學,界面友好清晰,易于非計算機人員使用。
2.3 總體結構
整體解決方案為三層技術架構,分別為資源加工層、資源管理層、應用服務層。
資源加工層將各種類型的資料轉化為有序的數字資源。將各種印刷型資料、音頻資料、視頻資料進行數字化加工,轉化為數字格式的資源;有目的有方向地采集原本無序分散的網絡資源,將之進行初步有序化處理;將各種數據庫、電子圖書、電子期刊等進行有必要的格式轉換、元數據標引等處理。使各種資料具備數字圖書館的基本管理和服務需求。
經過加工的數字資源進入資源管理層。數字資源管理系統依據OAIS、Z39.84(DOI)、ISO10646等國際標準構造。資源管理要完成的工作是:網絡資源的分類、整合及發布;對各種異構的數字資源進行整合,使之形成統一的檢索和使用界面;將經過加工和標引的數字資源進行多種表現形式的發布;進行元數據管理、數字版權管理及數字對象管理。
應用服務層直接面向用戶,作為圖書館的門戶,該系統基于OAI-PMH、Z39.50、Z39.88(OpenURL)、P3P、METS、ISO 10160/1等國際標準構造,為用戶提供方便快捷的、主動的、個性化的、安全可靠的服務,并實現現實館藏與虛擬館藏相結合的理念。通過mylibrary等系統對用戶進行個性化服務,用戶能訂制自己所關注的資源信息并及時獲取,同時獲取由圖書館系統根據用戶關注點所自動推送的即時信息。通過EMAIL、BBS、留言板、即時交流等方式進行數字參考咨詢,提高圖書館服務的即時性和交互性。提供異構資源檢索平臺,使用戶真正享受到跨庫無縫檢索。
2.4 主要內容
2.4.1 信息資源的綜合利用
圖書館數字化建設包含兩重含義:一是館藏文獻資源的數字化,包括傳統館藏文獻資源的數字化和電子文獻數據庫的建立;二是網上數字化文獻資源的館藏化,主要是有目的、有選擇地采集、整理和存儲網絡電子文獻資源。目標是構建以館藏文獻資源、網絡虛擬信息資源和館際合作文獻傳遞為基礎的“三位一體”的文獻資源保障機制。
館藏文獻數據庫要體現專業特色,網絡文獻的選擇在補充專業特色的基礎上,還要照顧到一般專業的文獻需求。要將網上信息資源的搜集和管理合理地融入本單位館藏建設中,組織成聯系緊密、鏈接快捷、使用方便的虛擬館藏。
(1)免費資源
定期對網絡中的專業信息資源進行有目的的選擇、搜集、整理和存儲,補充和豐富館藏專業特色文獻數據庫;利用網絡的方便性、快捷性及時采購專業文獻;
(2)有償資源
①Dialog
Dialog是大型國際聯機檢索系統。Dialog的特點是數據庫多,信息齊全,涵蓋市場信息、產品信息、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工業技術、科技信息等各個方面,檢索指令豐富,檢索效率高,能大大提高科技查新的質量和效率。
②海關數據
包括中國海關數據在內的多國海關數據。
③年鑒數據
國內外年鑒數據,包括海關貿易、金融保險、能源石油、化工塑料、汽車機械、醫藥環保、建材水泥、港口航運、高技術IT等多個行業類別。
④行業報告
包括麥肯錫、羅蘭貝格、波士頓、埃森哲、安達信、J.D.Power、和君創業、北大縱橫等著名咨詢公司,普華永道、畢馬威、安永、德勒等會計師事務所提供的行業報告。
⑤行業原材料
包括LME、COMEX、倫敦金屬交易所、英國等行業原材料信息。
⑥專利文獻
七國兩組織,即中國、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瑞士、歐洲專利局、WIPO等的專利數據。
2.4.2 橫向合作資源共享和遠程文獻傳遞
利用互聯網工具,加強與行業內、有關文獻信息部門的聯系與合作。遵循統一的標準和規范,通過網絡傳遞來彌補各館館藏不足,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勞動。
2.4.3 資源管理
依據OAIS、Z39.84(DOI)、ISO10646等國際標準構造數字資源管理系統。
(1)對網絡資源的分類、整合及發布;
(2)對各種異構的數字資源進行整合,使之形成統一的檢索和使用界面;
(3)將經過加工和標引的數字資源進行多種表現形式的發布;
(4)進行元數據管理、數字版權管理及數字對象管理等工作。
2.4.4 人力資源
圖書館員的角色將逐步成為網絡信息導航專家和信息咨詢專家,這就要求配備具有計算機﹑網絡信息加工與管理﹑知識產權與保護﹑數字圖書館運營與管理等高學歷人才。
2.5 實現技術
2.5.1 系統體系結構
系統采用B/S結構。設置專用數據服務器,用于存儲數據和響應客戶端的請求;客戶端用于錄入各種數據、進行數據編碼和系統維護、生成和打印報表、進行組合條件的信息查詢。
2.5.2 Web服務器配置
服務器操作平臺采用Windows 2000 Server;
Web服務器采用Microsoft IIS 5.0/6.0。
2.5.3 數據庫平臺
數據庫平臺應該采用全文檢索數據庫系統。
全文檢索功能要有數據庫單庫檢索、跨庫檢索、視圖檢索、二次檢索、高級檢索等檢索方式,提供and、or、not等邏輯操作,并且提供按更新日期排序、按相關度排序等排序方式,還應具備提供檢索結果排重功能。
2.5.4 客戶端配置
客戶端操作平臺采用Windows 98/NT/2000/XP;
瀏覽器:IE6.0以上。
2.5.5 系統的硬件平臺
服務器:刀片式服務器 雙控磁盤存儲空間。
2.5.6 開發工具
開發工具采用微軟的Microsoft ASP.NET。可以無縫地與WYSIWYG HTML編輯器和其他編程工具(包括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一起工作。不僅使得Web開發更加方便,而且還能提供這些工具必須提供的所有優點。
2.6 實現方法
應該選擇國內大型電子圖書、電子期刊數據加工公司,如超星、維普、清華同方等,借助其專業的技術加工平臺,專業的技術加工人員來完成館藏資源數字化的工作。
3 結束語
隨著企業的發展,企業圖書館成為為生產、科研提供情報信息服務的重要力量。而各企業圖書館發展仍不平衡,服務多以傳統模式為主,加之投入不足,總體實力都較為薄弱,無法與公共館和高校館相比。因此,我們建議圖書館在數字化建設過程中,應遵循高起點、高要求、高標準、高投入的建設原則,分階段實施,邊建設邊使用逐步完成圖書館數字化建設工作,為實現數字化圖書館做好基礎工作。
參考文獻
[1]史曉強.試論企業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和服務[J].機電兵船檔案,2008,(4):66-68.
[2]宋巍巍.試論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2):162-163.
[3]尹源,劉祖敬.全國高等院校醫學圖書館現狀調研報告[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05,(2):1-6.
[4]顧蕾.企業圖書館數字化建設探析——以江蘇油田圖書館為例[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25):115-116.
[5]周煥鳳,李明炎.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9,(6):134-136.
[6]劉雪飛,張翮.論數字化圖書館建設的可行性[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15):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