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建立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績效評估指標體系的基礎上,提出利用AHP法確定指標權重,并運用模糊綜合評價對其績效進行評估。
〔關鍵詞〕共建共享;績效評估;AHP;模糊綜合評價法;FCE
〔中圖分類號〕G2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09)11-0068-04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Document Information Content Sharing
Systems Based on AHP-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Zhang Changping Zhou Liqing Chen Jie Lu Yane Chen Mang Zhang Xingwang
(Library,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ilin 541004,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document information content sharing systems which based on AHP-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The AHP method to measure the weight of every index was used.Then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document information content sharing systems.
〔Keywords〕document information content sharing systems;performance evaluation;AHP;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CE
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活動作為社會公共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合理配置資源、降低文獻購置成本、提高資源利用率、改善信息獲取條件和提供更公平的信息獲取環境的重要使命,也是近年來各信息機構進行大量人、財、物投入的業務之一。其運行效果的好壞既關系到社會公共項目投資的效益,更關系到公眾文獻信息獲取環境的改善,對建設信息時代的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要了解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活動運行效果,描述其運行過程中取得的成果和存在不足,為其今后改進工作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就必須實施績效評估。
對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進行績效評估是一個多層次、多指標的復雜問題,各指標對整體績效的影響各有不同。模糊綜合評價法正是一種對受多種因素影響的事物做出全面評價的十分有效的多因素決策方法。而同時,AHP法是有效的定性和定量相結合,將人的主觀判斷用數量形式表達和處理的方法,能盡量減少個人主觀臆斷所帶來的弊端,使評價結果更可信。本文通過對AHP-綜合評價法優點的結合應用,利用AHP法確定指標體系和權重,用模糊綜合評價法進行績效評估,并嘗試對桂林工程技術文獻信息中心進行實證研究。
1 建立績效評估指標體系
績效評估指標體系的建立需要綜合運用理論分析法、德爾菲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各種方法,其過程大致如圖1所示。目前國內還沒有建立統一的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績效評估標準,綜合各方研究成果的共性,可以大致獲得如圖2的評估指標。
2 利用AHP法確定指標權重
利用AHP法確定各指標的權重主要包含建立層次結構模型、構造判斷矩陣、計算各指標權重和計算組合權重等4個步驟。如圖2所示的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即為層次結構模型奠定了基礎。該層次結構模型包含第一層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總體績效目標T,第二層次C1~C6對應的一級指標,第三層次D1~D22對應的二級指標。將每一層次指標進行兩兩比較,按照一定的標度方法對其相對重要程度進行賦值即可建立判斷矩陣。計算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求和法、求根法等),得到該層次各指標對上一層次指標影響大小的權重。以第二層次對應的一級指標C對總體績效目標T的權重Wci計算為例:
(1)設判斷矩陣為R,且R=(Cij)n×n(i,j=1,2,…,n),Cij=1,Cij=1/Cji
(2)求根法計算特征向量W為:
Wi=n∏ni=1Cij(1)
(3)進行歸一化處理:
i=Wi∑ni=1Wi,i=1~n(2)
(4)一致性檢驗,即評價判斷矩陣的可靠性。
①計算隨機一致性指標C.I.,判斷矩陣R的最大特征根為:
λmax=1n∑ni=1(R)ii(3)
則C.I.=λmax-nn-1(4)
②計算隨機性一致性比值
C.R.=C.I./R.I.(5)
當C.R.<0.1時,認為判斷矩陣的一致性可以接受,即Wci=i;否則應當對其進行適當改正。
(5)計算組合權重:對不同的咨詢專家Zi,其對共建共享工作的熟知和參與程度各有不同,因此其對權重判斷的貢獻也有大小之分,我們可以把這種差異稱之為位置權重Wzi。位置權重的分配可以直接賦值,也可以遵循上述1~4步驟賦值后運算獲得。組合權重
Wi=∑ni=1WciWzi(6)
例中相對重要程度標度方法可采用T.L.Saaty教授提出的標度法賦值。R.I.為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可以通過查表獲得。第三層次對應的二級指標D對上級指標的權重Wid(j)可通過重復以上步驟計算所得。
3 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進行綜合評價
模糊綜合評價法包括基本因素集F、評定集E 和考核集T。它的基本步驟包括:
3.1 確定基本因素集
F分別為一級指標集C和二級指標集D。
C={ci},其權重向量為Wc=(Wci),i=1~m;D={dj},其權重向量為Wd=(Wdj),j=1~n
0 3.2 設定評語體系 評語體系由評語集和對應的權重集組成,如:E={et}(t=1~4){好,較好,一般,差},相應的權重值為:A(0.94,0.70,0.40,0.10)T 3.3 實施考評 各專家對指標針對評語集的類別進行獨立評估,即認定每個指標的實際效果屬于哪一等級,統計認定其屬于各個等級的專家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這個百分比便可作為每個指標實際效果的模糊隸屬度,得到評價矩陣。 Rj=r11r12…r1m r21r22…r2m ……… rn1rn2…rnm 3.4 計算各層次指標對上一層指標的得分 首先進行一級模糊綜合評估。專家通過對共建共享體系進行調查分析后從二級指標開始對指標體系D中各項指標運用評定集E進行評估。 記Bj=Wdj⊙Rj=(bj1,bj2,…,bj6),歸一化后記為Bj。⊙為模糊矩陣合成算子符號,Bj為D對E的隸屬向量。然后進行二級模糊綜合評估。根據一級模糊綜合評估,得出評估隸屬矩陣: R=[B1,B2,B3,B4,B5,B6]T B=Wci⊙R,歸一化后記為B=[b1,b2,…,b6],B為C對于E的隸屬向量,總評判結果T為T=AB。 常用的模糊矩陣合成算子⊙主要有M(∧,∨)、M(#8226;,∨)、M(∧,)和M(#8226;,)等。 4 實證研究 在建立績效評估指標體系,明確AHP計算權重和實施模糊綜合評價法的方法及步驟以后,筆者通過對桂林工程技術文獻信息中心的調查分析,獲得相關數據后對其開展績效評估的實證分析。考慮到中心的應用范圍和社會受眾,評估選取的專家主要由各成員單位進行遴選,并在模糊綜合評價過程中增加了項目主管部門、不同類型用戶、平臺建設人員等代表,但是受到經費和人員的限制,數據收集范圍較和參與人數有限,對評估結果可能產生偏差。 4.1 建立判斷矩陣 以專家Ⅰ為例根據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建立一級指標C對共建共享績效的判斷矩陣:R1=C1/C1C1/C2C1/C3C1/C4C1/C5C1/C6 C2/C1C2/C2C2/C3C2/C4C2/C5C2/C6 C3/C1C3/C2C3/C3C3/C4C3/C5C3/C6 C4/C1C4/C2C4/C3C4/C4C4/C5C4/C6 C5/C1C5/C2C5/C3C5/C4C5/C5C5/C6 C6/C1C6/C2C6/C3C6/C4C6/C5C6/C6=175337 1711315133 153113132 1353133 13331315 17131213151 4.2 計算指標權重 將數據帶入公式1~2,可以得到: 1=0.4337,2=0.0554,3=0.0859,4=0.2267,5=0.1572,6=0.0411 因此對于一級指標來講,該專家認為其對共建共享體系績效的權重分別是0.4337,0.0554,0.0859,0.2267,0.1572,0.0411。 4.3 進行一致性檢驗 運用公式3~5計算λmax=6.4749,C.R.=0.07539<0.1。判斷矩陣R1一致性可以接受。 4.4 綜合權重值的計算 運用1~3步驟計算出不同專家的權重分配分別為0.36,0.12,0.20,0.20,0.12。各專家對一級指標權重的分配如表3所示,計算綜合權重Wci: 這就是一級指標相對于上級總體目標的權重分配值,利用同樣辦法,我們也可以得出二級指標對于其上級一級指標的權重分配值,分別如表4所示。 4.5 進行模糊綜合評估 通過給定評估指標的調查統計,我們得到20位調查對象對桂林工程技術文獻信息中心的評估數據如表5。調查對象由主管部門、成員單位和用戶代表組成。 考慮到各指標之間權重大小的兼顧,模糊合成算子采用M(#8226;,),則桂林工程技術文獻信息中心一級、二級模糊綜合的隸屬矩陣B1和B如下: B1=0.770.190.040 0.790.170.040 0.810.150.040 0.870.1300 0.720.250.030 0.820.1800 B=(0.79,0.18,0.03,0) 綜合評價結果為:0.70 5 小 結 運用AHP-模糊綜合評價法對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績效進行評估,我們了解到桂林工程技術文獻信息中心的運行效果介于好與較好之間。同時,通過對績效評估過程的數據分析,我們也了解了信息獲取方面取得的效果最令大家滿意,達到0.91的評估值。而在采購速度、文獻傳遞時間、經費狀況方面的得分相對比較低。這對今后中心工作的改進、中長期規劃的制定和發展方向調整都具備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章昌平,等.試論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體系的績效評估[J].情報雜志,2008,(增刊):7-8. [2]劉彥麗,梁南燕.服務績效評估促進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可持續發展[J].圖書情報工作,2008,(5):20-23. [3]田欽謨.模糊綜合評價中的權向量與合成算子[J].大連水產學院學報,2008,(3):55-59. [4]董誠,趙偉,涂勇.我國科學數據機構共享績效評估研究[J].中國科技論壇,2007,(8):74-78. [5]吳敏,周德明.論文獻資源共享評估機制——以上海科技文獻共享服務為例[J].圖書館,2007,(5):24-28. [6]郭布雷.談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評估指標體系的建設[J].教育與職業,2007,(2):187-188. [7]劉磊,王啟云,穆麗娜,等.網絡環境下基于需求的地區信息資源共享系統評估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7,(2):1-3. [8]李玉琳,高志剛,韓延玲.模糊綜合評價中權值確定和合成算子選擇[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6,(23):38-42,147. [9]常紅.圖書館聯盟盟員績效評價的模糊綜合評判模型[J].情報技術,2005,(8):38-39. [10]韓利,梅強,陸玉梅,等.AHP-模糊綜合評價方法的分析與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4,(7):86-89. [11]李海濤,李福忠,鄢文靜.圖書館服務質量評價分析——AHP、模糊綜合評價法的應用[J].情報雜志,2003,(9):77-79. [12]田欽謨.模糊綜合評價中的權向量與合成算子[J].大連水產學院學報,2000,(3):55-59.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