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大選的生死關頭,他決定模仿以往那些競選者的套路,出一本自己的回憶錄,希望以此聚集人氣,拉攏更多的選票。
經過一番研究,他發現,那些競選者的回憶錄幾乎千篇一律——在校時品學兼優,畢業后工作出色,人生一帆風順。很明顯,這其中肯定有人在故意拔高、吹捧甚至神化自己。
對此,他卻不以為然:如果自己也這樣做,那對選民們就是一種玩弄和欺騙。仔細思量之后,他決定反其道而行之,對選民實話實說,哪怕失去更多的選票,也在所不惜。
于是,人們在他的回憶錄《父親的夢想》中,驚訝地看到:年少的他是那么迷茫,在黑人和白人的身份中間搖擺不定,沒有堅定的立場;他還在現實中苦苦掙扎,狼狽不堪,只能在毒品制造的幻像中尋求解脫……這段灰色往事從他15歲一直持續到21歲。他自揭的這一樁樁丑事,讓崇拜他的人目瞪口呆,也讓反對他的人目瞪口呆,大家都說他瘋了。
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也出乎他自己的意料——在推出這本回憶錄自我露丑后,不但沒影響他的聲譽,相反,他得到了更多選民的理解與支持。最終,他在總統競選中大獲全勝。
這個“怪人”,就是新任美國總統,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非洲裔總統奧巴馬。
其實,他之所以勇敢地亮出自己丑陋的一面,并非毫無理由。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主動承認遠比日后被別人挖出來好,誠實地露丑遠勝過虛偽地示美。他還對記者講起一件往事,說他在芝加哥當社工的時候,曾經與很多黑人領袖打交道。其間,他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都承認自己曾對所信仰的宗教產生過懷疑,在社會底層苦苦掙扎,但最后都重獲新生。然而,正因為他們敢于袒露自己過去不同尋常的經歷,讓他們在領導部下時更容易被信任。
巴拉克有句名言:“背不起十字架,就戴不起皇冠。”生活中,人們常常為了給自己貼金,不惜挖空心思,百般遮丑;而想讓他們主動露丑,更是比登天還難。其實,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沒必要戴著面具做人,那樣反而讓人覺得你奸詐、虛偽、做作。大聲說出自己的短處,勇于揭露自己曾經的丑陋,固然有一點副作用,但更能讓世人看到你的真誠、坦率、勇敢,最終幫助你走向成功的彼岸!
(劉名遠、我要飛薦自《名言》2009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