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在制度建設上做了一系列前無古人的卓越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漸成國策,真是千古未有之也。但現在我們的制度覆蓋之廣,包羅萬象;內容之多,多如牛毛。
我們的制度像一個美女,秀發披肩、讓人心曠神怡,或者像有些少女的辮子,滿頭滿腦都是,美則美矣,多亦多哉,但有的中看不中用。我更喜歡滿族男人的形象,前額剃得光光的,就是所謂增加透明度,后面有一根又黑又長的辮子,就是所謂抓住主干,從而形成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的權力運行機制。在制度建設這個問題上,我愛美女,但更愛當年的關外大漢。
人們都說香港廉政公署的工作卓有成效,它直接對特首負責。而我們紀檢監察機關對黨委負責,體制其實比他們先進。香港廉署一手抓預防教育、一手抓懲處,而我們也是教育、監督、懲處并重。但為什么它能有效解決問題,使香港成為世界上最廉潔的地區之一,而我們的實際效果卻不如人家?
我認為最主要的還是他們的制度更具操作性,最可貴的是它在執行過程中充分體現了認真。正是這種說到做到、一絲不茍的認真勁頭,從而使得整個社會遵循制度的氛圍成為常態。有了這種特質,制度才會有實效。
抓住了制約權力的主干制度,落實制度要公開透明,執行制度就是要有剛性,這樣的制度才有公信力,大家才愿意按制度辦事。實踐中我們不要一味追求面面俱到、追求大而全,有時看似編織了一張張“天羅地網”,讓人有透不過氣的感覺,但往往是“牛欄關貓”,中看不中用。
漢高祖劉邦的“約法三章”、我軍建軍初期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這些婦孺皆知、簡潔明了的制度,給制度建設起了很好的表率和示范作用。全國公安系統實施的“五條禁令”,要求很簡單,違反之后的后果也很明確。所以我們看到,“五條禁令”的效果是好的。
再好的規章制度,如果不去執行,就會形同虛設。現實生活中一些好制度被束之高閣,成為“紙老虎”,這就削弱了制度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如此惡性循環,會從根本上動搖制度建設的根基。
好制度貴在執行,制度變通要有“度”。管理制度本身是由人來制定和執行的,應盡量做到科學全面;在制度執行面前人人平等,一視同仁,誰都必須遵守。不然的話,制度將成為“一紙空文”,成為粉飾自己的“花瓶”。
我們的制度往往剛剛出臺,就會遇到特殊情況,開始特事特辦,開口子、繞彎子。更多的還在以人為本、人性化執紀執法等幌子下,對違反制度的人進行處罰時,必先曉之以禮,動之以情,講究“嚴法”也要有“柔情”,使多少“高壓線”變成了“斑馬線”。
與此相關的一個有中國特色的現象,就是“專項治理”多。改革開放以來,各行各業都面臨新情況、新問題,每遇到一次就出臺一項制度,開展一次專項治理。
目前,我們許多部門、許多工作都似乎陷入了一個“專項治理”的怪圈。比如劣質奶粉,被曝光后全國范圍內“專項檢查”;比如安全生產,出一次大事故后進行全面“專項整頓”;比如酒后駕車,也是一樣。總之是“專項治理”之聲不絕于耳。
如果我們對違紀違法行為做到發一案查處一案,實行了“零容忍”,又哪里會有面上普遍泛濫的問題來供“專項治理”?
今年以來,中央連續出臺了幾個文件,就形成了一根“辮子”,抓住權力制約這個主干,使黨內監督向科學化邁進了一步。希望我們的制度建設從此一改有商有量的溫柔形象,使我們制度建設中陽剛之氣充盈,使我們的民族從生理到心理都真正強壯起來。
(作者為中共江蘇泰州市紀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