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風險投資的概念入手,指出風險投資和高科技企業的結合有其必然性,通過分析我國風險投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我國風險投資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風險投資;高科技企業;助推器
風險投資,又叫創業投資,從宏觀和微觀等不同層面有多種解釋。國際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關于風險投資的定義為,凡是以高科技與知識為基礎,生產與經營技術密集的創新產品或服務的投資。由此定義可以看出,風險投資的對象主要是技術和知識密集型的高科技產業,主要集中于信息產業、醫藥保健產業和生物技術等高科技領域。
一、風險投資呈現高科技化的必然性
風險投資呈現高科技化是由于高科技產業能給風險投資帶來巨額利潤,而高科技產業能帶來巨額利潤歸根結底是由于壟斷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高科技產業是建立在最新科學成就基礎之上,具有高度的創新性,能夠產生“技術壟斷”。其技術一旦開發成功并占據市場,往往能夠形成自然屏障,阻止其他競爭對手進入市場。
第二,高科技產業的邊際成本急劇下降,能夠帶來競爭優勢。這種急劇下降的邊際成本給高科技產業的先入者帶來了極大的優勢,進而帶來短期的巨額壟斷利潤。
第三,知識產權的保護導致短期的壟斷。
綜上所述,正是由于風險投資的創新型特征,高科技產業能給風險投資帶來巨額壟斷利潤,從而使風險投資與高科技產業之間具有天然的有機聯系。這也正是高科技企業能與風險投資聯合的原因所在。
二、我國風險投資存在的主要問題
1 風險投資資金來源不足
我國的風險投資機構主要是由國家和地方政府創辦和資助的,風險資本的主要來源是財政科技撥款和科技開發貸款,雖然我國居民儲蓄存款數額巨大,但他們很少把資金投向高新技術企業。保險、養老等各種基金尚未開展風險投資業務,也缺少民間資本進入風險投資領域的渠道和運作保障機制。由于投資主體單一,資金來源有限,風險投資公司規模普遍偏小,許多風險投資公司由于資金的限制也無法通過投資組合來分散風險,提高生存能力。
2 風險投資公司治理結構和機制存在缺陷
我國的風險投資公司絕大多數都是由政府出資設立的,治理結構都采用了“公司制”(特別是有限責任公司)。這主要是由于現行的《公司法》只允許自然人合伙辦企業,使國際上通行的有限合伙制形式在我國缺乏法律制度上的安排。
3 缺少風險資本的撤出機制
從國外的情況看,風險資本的撤出主要有公開上市、股份轉讓、企業并購等方式。但對于步入市場經濟不久的我國來說,無論是公開上市的證券市場還是私募資本市場,在規模、流動性、可靠性以及運作成本和效率方面都不能滿足風險資本退出的需要。
4 高科技企業制度不完善
當前,我國中小高科技企業存在產權界定不清、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陳舊等缺陷。而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是吸引風險投資的前提。目前,由于種種原因,風險投資機構并不能按國際慣例對企業經營管理者行使監控權利,使得風險投資機構難以了解自己的投資是否被濫用,企業盈利與否也取決于企業管理層的宣布。因此,風險投資機構承擔了風險,卻無法自主地控制風險和保障可分享的經濟效益。
三、我國風險投資的發展策略
1 形成多元化融資格局的風險資本形成機制
要改善我國風險投資資本來源狹窄、資金規模小的弊端,必須構建融資主體多元化、形式多元化、融資格局多元化的風險投資融資體系。
(1)融資主體多元化。融資主體不僅應包括政府、傳統金融機構,而且還應包括個人投資者、保險公司、信托投資公司、養老基金和捐贈基金等在內的機構投資者,以及企業、外國投資者等。我國現行以財政資金、銀行科技開發貸款為主,甚至完全依靠政府資金組建風險投資基金的做法,既無法廣泛吸收社會閑置資金為風險投資服務,限制了風險投資的資金來源,又難以形成有力的制約機制,使風險全部落在政府身上。
(2)融資形式多樣化。既包括向高科技企業直接投資,又包括通過各種金融機構間接向企業注入資金。
2 完善風險投資公司的治理結構和管理運作機制
風險投資公司采用什么樣的形式和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風險投資公司的投資效率和風險投資事業的發展速度。鑒于我國法制環境還不完善、市場經濟仍處于初級階段、社會信用體系尚未確定的實際情況,目前全面推行和采用有限合伙制的風險投資機構組織形式和運作方式還存在許多困難。不過,從長遠看,我國最終還是應該建立以有限合伙制的風險投資機構為主體的風險投資體系。因此,在我國風險投資機構的治理結構進行制度設計的過程中,除了要考慮吸收合伙制的優點外,還要符合我國國情。
四、對風險投資的正確認識
風險投資對于我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非常重要,是其發展的助推器。風險投資具有“引擎”功能和“催化”作用,但許多學者片面夸大它在高科技產業研究和開發中的作用,認為它在高科技產業的研究與開發階段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實際上,風險投資主要投資在民營科技企業的創立期和擴展期,而在種子期(即研究開發階段)投入相當少。因此,應當充分認識風險資本投資的階段性特征,不能夸大它在高科技企業研究和開發中的作用,甚至指望通過發展風險投資業來解決國家研究和開發資金的短缺現象,甚至以此包辦高科技產業各階段的資金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