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在給出復合型企業的概念后通過對復合型企業的發展及其在金融危機中顯露出的優勢的分析,總結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對探索我國對外貿易方式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關鍵詞:金融危機;復合型企業;新趨勢
一、復合型企業的概念及特點
復合型企業是指其某種特定產品通過技術創新在銷售市場上占據穩定的份額后,不是通過簡單的規模擴大,而是通過圍繞其核心技術繼續投資并研發其他種類產品的企業。它在每種產品上進行專業化生產,又在相關的多種產品上拓展市場。其特點主要表現在:
第一,復合型企業一般建立在已有的核心競爭力基礎之上。產品從某一種類拓展到另一種類都是圍繞核心競爭力進行的。
第二,企業創造的是產業鏈效益而不是規模效益。當企業的產品已經占領穩定的市場份額,面臨繼續擴大規模生產,還是選擇將核心技術延伸到相關產品,通過開辟新的市場來謀求發展時,企業選擇的是通過縮短產業鏈來減少中間成本,通過在多種產品上延伸核心競爭力來抵御金融風險。
第三,企業同時具有專業上和整體上的優勢。從專業上看,企業在每種產品的生產中都進行創新和研發,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競爭力。從整體上來看,企業沿產業鏈進行了核心競爭力的延伸,通過生產多種產品,降低了產品種類單一的風險性。
二、復合型企業的發展
1 我國復合型企業的發展歷程
(1)20世紀80年代我國復合型企業的發展
該階段主要是建立復合型企業集團。企業開始在模仿和學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吸收、消化并加以創新,進入復合型經營的探索階段。此時,企業集團產品種類逐漸增加,但是技術競爭力仍然缺乏,主要依靠廉價勞動力降低成本。
(3)20世紀90年代我國復合型企業的發展
此階段主要是建立中小型復合型企業,目標是創造規模效益。技術創新在企業發展中逐漸占據重要地位,企業開始向提高生產率和增加產品附加值轉變。
(3)21世紀初我國復合型企業的發展
本階段企業的發展建立在發展核心技術及創造產業鏈效益的基礎之上。科學技術成為核心競爭力,人才戰略成為企業發展的基石,通過產業鏈的縮短和核心競爭力的延伸來達到生產成本的降低和企業全球化發展戰略的實現。
2 典型復合型企業舉例
(1)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于1995年創立。2003年前主要生產電池,其在全球市場上占有鎳電池60%和鋰電池30%的市場份額。在此基礎上,比亞迪于2003年跨行業收購陜西秦川汽車有限責任公司,并利用在電池行業的技術優勢生產雙模電動汽車、純電動汽車等,將電池的核心競爭力發展到汽車行業。如今,比亞迪已經成為電動車領域的領跑者和全球二次電池產業的領先者。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機導致代工業務下滑時,比亞迪汽車業務已經成為二次充電電池、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的有力支撐。截至09年6月30日,汽車業務份額占整體營業額的比例從2008年上半年的31%攀升至2009年上半年的55%,首次超越二次充電電池、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成為比亞迪股份占比最大的業務板塊。
比亞迪的成功是自主創新的成功,也是選擇復合型生產的成功。在電池生產具有穩定的市場份額后,把電池的核心技術拓展到汽車生產上,實現了兩種產品的縱深發展,從而減小了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增強了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2)云南白藥集團
云南省醫藥有限公司前身為云南省醫藥公司,成立于1951年,隸屬云南醫藥集團,是一家縣有50余年歷史的大型國有企業。“中藥止血散劑”是云南白藥的傳統優勢領域,但是只在“創傷藥”領域發展,年銷售額只有2億多元。1999年,云南白藥集團開始瞄準中國的小創傷護理市場,推出了自己的“白藥創可貼”,因其具有消毒殺菌功能并能使小傷口更快地愈合,迅速打破了由強生公司的“邦迪”品牌一統市場的市場格局。云南白藥于2004年推出以“防治牙齦出血”為主要訴求點的白藥牙膏,獨特的定位及醫藥領域積累的品牌效應,使得白藥牙膏迅速贏得了一批忠實用戶。
云南白藥集團復合型經營的成功,始終離不開醫藥的根基,也正是圍繞這一核心技術,適時推動相關產品的拓展,促進了云南白藥集團的迅速發展。
三、金融危機中我國經濟發展的新趨勢
第一,復合型企業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一支不可小覷的新生力量。復合型企業實現了多種產品的縱深發展,從而減小了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增強了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第二,擁有核心競爭力成為各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基礎。復合型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和創新,從而打開了國內國際市場。
第三,產品種類的拓展逐漸圍繞核心競爭力進行。復合型企業圍繞核心競爭力適時發展相關產品,有助于實現核心競爭力在相關產品上的延伸。
第四,縮短產業鏈成為企業發展的新方向。復合型企業通過核心技術將相關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整臺到一起,降低了采購和銷售成本,具有更強的市場競爭力和生存能力。
四、結論
金融危機中,相對于單一產品生產企業,“專業化生產,復合型經營”的企業表現出明顯的抵御市場風險的優勢,這對我國經濟發展以及對探索我國對外貿易方式具有重要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