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南作為農業大省,農產品貿易在其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來,河南省蔬菜產量連年增加,已位居全國前列,但是,河南省蔬菜出口量在全省蔬菜產量中占據的比例并不高,蔬菜出口市場、出口質量等都存在很大問題。
關鍵詞河南省:蔬菜出口;產品結構
一、河南省蔬菜出口數量少
河南省蔬萊出口占中國蔬菜出口的比例不是很大,這和河南農業大省的地位不相適應。河南省蔬菜出口從數量總體表現為:出口量在總產量中所占比重小,2004年河南蔬菜共計出口7.98萬噸,僅占當年蔬菜總產量的0.15%,2005年情況略有好轉,蔬菜出口量突破10萬噸大關,達到11.6萬噸,但這也僅占當年河南省蔬菜產量的0.20%。山東省是中國蔬菜出口第一大省,通過與山東省蔬菜出口量做比較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發現河南蔬菜出口在量上存在的差距山東省年蔬萊出口量一般在100萬噸以上,而河南省年蔬萊出口量則多為十幾萬噸,山東省年蔬菜出口量平均為河南省蔬萊年出口量的數十倍
通過圖1可以發現,蔬萊出口在河南省農產品出口總值中所占比例還是不小的。

二、河南省蔬菜出口產品結構不合理問題
1 出口蔬菜加工程度低
2 出口產品單一
三、河南省蔬菜出口市場過度集中
河南省蔬菜出口遍及世界許多大洲和國家,從大洲分布來看,主要集中于亞洲、歐洲和北美洲,這三個大洲的年蔬菜出口量占到河南省蔬菜年出口總量的近九成;從具體國家來看,亞洲的日本、韓國、香港是河南蔬菜的主要出口國家,每年河南蔬菜出口到這三個國家的數量占到河南省全部蔬菜出口量的近三分之一,印尼則是河南省大蒜的主要出口地區。河南省出口到日本的蔬菜品種主要是新鮮蔬菜和冷凍蔬菜,包括甘藍、菠菜、大蒜等;出口韓國的蔬菜主要是甘藍、大蒜等;出口香港的蔬菜數量也在不斷增加,以新鮮蔬菜、速凍蔬菜為主,如小青菜、芥藍等;東盟多數成員為熱帶國家,對溫帶蔬菜需求量大,香菇、胡蘿卜、馬鈴薯、辣椒、大蒜的需求量都很大。

大蒜是河南省蔬菜出口的主要產品,常年出口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荷蘭、中東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東南亞和南亞地區是主銷市場,消費量占出口總量的60%以上,其中,印尼是最大的消費市場。中東和歐盟進口的大蒜除部分在該地區內部消化外,另外一部分用于轉口。此外,美國、日本、韓國等也是大蒜的傳統進口國。近年來,美國、加拿大、巴西、南非先后對大蒜實施反傾銷;日本、韓國和一些東南亞市場經常設置多重障礙阻止我國產品進入;歐盟、印度和泰國對我大蒜實行進口配額限制。這些貿易壁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國大蒜市場空間,加大了主銷市場的出口壓力和國際市場開拓難度。
四、河南省蔬菜出口企業規模較小
目前,河南省從事蔬菜出口業務的企業以私營企業為主,私營企業出口占全部出口的三成以上,國有企業、外資企業數量少且出口規模不大。從總體上看,企業數量較以前有明顯增加,但多數是規模小、人數少、經營品種集中、年出口價值低的小型私營企業,出口產品也多為新鮮蔬菜或低水平簡單加工蔬菜,受到人員和資金的局限,私人企業多數經營的品種仍為傳統的出口品種,并且沒有自己的出口蔬菜種植基地,產品的獲得也主要依靠蔬菜生產者提供的品種,并不是依據市場需求的訂單式生產,從種植到加工中間的環節不連貫,無法有效保證產品質量,出口的蔬菜沒有打出自己的品牌;盡管企業數量不少,但是能夠起到帶動作用的龍頭企業卻很少,也沒有形成有效的產業聯盟機制,多數企業各自為戰,在國際市場競爭中身單力薄,無法很好的應對市場沖擊。
蔬菜產業在農業大省河南省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蔬菜出口不僅帶動了農民收入的增加,也帶動了河南省經濟大持續發展。近年來,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河南省蔬菜出口取得了一定得成績,但是,仍然受到一些問題的制約。相信通過提高產品質量,具體通過嚴格控制產品質量、完善蔬菜監督檢測機制、加大蔬菜產品深加工力度;加強對蔬菜生產者種植技術培訓指導;建立并扶植龍頭企業并建立產業聯盟機制;加大政府對蔬菜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深化和拓展營銷方式、完善信息服務體系等一系列措施,河南省蔬菜出口將會取得進一步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