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政策價值取向決定著政策的基本方向,我國目前的政策價值取向主要有公共利益取向、公平正義取向和科學民主取向,由此也決定了我國政策過程應從提高決策過程的社會參與程度、建立政策過程的利益平衡機制、加強政策系統的程序化建設這幾方面優化。
關鍵詞:政策價值取向;公共利益;公平正義
價值,是一定的主體對客體好與壞、是與非的主觀認定。不同的價值取向,會導致截然不同的行為結果。對于公共政策而言,其價值問題即為政策的著眼點問題,即為誰決策和如何決策才合理的問題。作為對社會價值進行權威性分配的公共政策,它的價值標準、價值取向直接關乎到社會資源分配的格局,關乎到社會利益的獲取渠道和方式,進而關乎到整個社會的運行狀態,因而,在構建和諧社會的背景下,對政策價值的探討對于我們更好的確立政策目標、選擇政策方案,從而制定出合理的公共政策,最大化滿足社會利益,整合社會矛盾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本文就以此為出發點,對于公共政策的價值取向作一探討。
一、事實與價值辯證視角下的政策價值取向內涵
事實與價值的關系問題,一直是公共政策理論與實踐中關注的問題之一。西蒙在《管理行為——管理組織決策過程的研究》中指出:每一項決策都包含著兩種要素:事實要素和價值要素,這些要素的區分具有重要意義。從倫理學意義上說,事實與價值的關系問題,即為實然與應然的關系問題。事實是價值的基礎,價值是事實的歸宿。在政策領域,政策事實是指作為政治結果的政策輸出最終的形式,即以規范性文件所確立的分配格局,政策價值則是指政策的意義,即政策事實背后所體現的利益偏好,兩者是一種互動的關系,尤其要強調的是:政策分析中純粹客觀的事實分析是不存在的,事實分析在很多方面都涉及價值判斷,因而,在事實與價值辯證關系視角下的公共政策價值取向,就應該為在政策制定過程中的價值偏好以及優劣的排序原則。
二、我國目前政策的價值取向解讀
1 政策價值取向之公共利益
增進公共利益是一切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政策過程的實質就是包括公民、社會團體、政黨等的各種政策行為者將各自的利益訴求輸入到政策系統,由政策主體根據一定的價值取向,對這些復雜的訴求關系吸納、聚合、調整、分配和落實,以滿足最多數人利益為原則的利益整合過程。那么,何謂公共利益?對于這個問題,中外許多政策學者都給予了定義,綜合來看,他們大都認為公共利益即社會大多數人的利益或者是最大多數公民利益的最大化。然而,這不免使人產生這樣的疑惑: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從里格斯的生態行政理論角度看,是一個高度異質化、文化多樣性的社會,在這樣的一種社會背景下,如何確定大多數人在政策中真正希望得到的東西,大多數人的利益偏好有無一致性?美國諾貝爾獎獲得者阿羅曾提出過“不可能”定理,指出任何一個社會都存在著多元的價值偏好,這種偏好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因而社會不可能有一個一致的優劣排序,不可能形成某種一致的選擇,因此,實際上“公共利益”是難以界定的。
2 政策價值取向之公平正義
公共決策是建立在價值與信念基礎之上的?!白鳛楣降恼x”歷來被視為公共行政的終極價值和精神象征。那么,什么才是正義,作為政策價值取向的正義是一種怎樣的政策理念,這一價值取向將指導怎樣的政策實踐一直是政策研究的焦點問題。美國政治哲學家羅爾斯在他的《正義論》中指出:人不是生而平等的,先天稟賦和后天環境諸因素共同作用的不同導致的差別使人處于事實上的不平等狀態,一個正義的社會體制應當既保障個人基本自由,又能調節不平等的事實。這里的正義是一種在平等基礎上的正義。
3 政策價值取向之科學民主
民主和科學作為公共政策價值取向更多的是從政策制定的程序層面對政策價值作出的要求,民主,是指一項政策的出臺應聚合民意,反映各種利益群體的利益,在政策過程中充分體現參與意識,使政策的利益反饋更加多元化;科學,主要是從技術的標準對于政策過程提出的要求,是指政策方案的論證采用定量方法與定性方法相結合,政策評估建立一系列可量化的指標,運用現代政策分析的技術工具對于政策過程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定位,以確保政策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三、我國目前政策價值取向下的政策路徑選擇
1 公共利益的取向要求提高決策過程的社會參與程度
決策過程的社會參與程度,是指社會公眾力量融入政策過程的廣度和效度,它的衡量指標有公眾參與渠道的多少,公眾的話語權大小,而話語權的大小有可以以公眾提議的采納度來衡量,因此,提高決策過程的社會參與程度,就是要用制度這一規范性手段保障和落實公民的知情權和話語權,增強公民與政府之間的互動與合作,為此,可以利用網絡征求政策意見、建立和完善政策熱線、市場熱線、信訪等利益表達渠道,并建立群眾意見管理和回復的長效化機制,增強政府決策的公開性和回應性。
2 公平正義取向要求建立政策過程的利益平衡機制
政策過程是利益整合的過程,也即各利益主體進行利益博弈以求得利益均衡的過程。建立政策過程的利益平衡機制,就是要在政策制定過程中,綜合考慮各方的利益需求,對各方的利益獲取渠道進行疏通,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照顧社會的弱勢群體,通過一些補救性的措施來彌補平衡其在資源來源上的不足,使公共政策真正發揮其調節作用。
3 科學民主取向要求完善并加強政策系統的程序化建設
科學合理的決策程序,是政策科學合理的重要保證。完善并加強政策系統的程序化建設,就是指要使政策主體系統、政策支持系統和政策反饋系統之間互相配合,形成制度化、聯動化的協調溝通網絡,確保政策信息收集和處理的順暢以及政策的合理性和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