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包裝是食品的“貼身衣物”,其安全自然十分重要。日前,本刊記者在北京、上海、深圳對家樂福門店進行調查時發現,部分曾被檢測為不合格食品包裝仍未下架。對北京家樂福方圓店食品包裝最新檢測結果表明,該店塑料餐飲具的合格率僅為33%。
2007年底至2008年初,新華社等媒體對北京、深圳、上海5個家樂福超市門店使用的一次性塑料包裝的質量狀況進行調查,發現該超市使用的一次性塑料包裝特別是托盤大部分存在著質量問題,合格率僅22.2%。
那么,近一年之后,家樂福超市還在使用這類不安全的食品包裝嗎?日前,本刊記者與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的專家一起對北京、上海、深圳家樂福門店進行了明察暗訪。
塑料餐飲具不合格率曾高達77.8%
2007年一次偶然的機會,環保專家董金獅發現發現深圳一家樂福超市在銷售使用已被判定為不合格產品的塑料餐具,這令他感到十分吃驚。于是,他決定聯合媒體記者進行深入調查。
為了全面科學地了解該超市塑料餐具質量的真實情況,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北京青年報》等媒體記者,分別從北京、上海、深圳3個城市的5個家樂福門店隨機購買了9種帶有各種塑料包裝的食品,將食物取出洗干凈后送往國家塑料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進行檢測。檢測結果著實讓董金獅吃了一驚,合格的只有2種,合格率僅為22.2%,這意味著這家家樂福超市塑料餐具不合格率高達77.8%。
經檢驗,這家超市使用的一次性食品包裝物,特別是快餐盒和塑料托盤存在較為嚴重的質量問題。有的托盤外觀有黑點,疑似摻入了廢塑料;有的托盤乙酸蒸發殘渣、正己烷蒸發殘渣遠遠超過國家規定。
其中深圳家樂福商業有限公司中心城店盛放快餐使用的“芳草地”牌“環保餐盒”理化指標蒸發殘渣乙酸高達6530mg/l,超過國家規定的30mg/l標準值217倍;正己烷蒸發殘渣為1040mg/l,超過國家規定的30mg/l標準值34倍。
據了解,此次檢測樣品共由6家企業生產,包括深圳市群博實業有限公司、上海啟楊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深圳芳草地餐具有限公司及3家佚名企業。
其中已獲得確切廠名的深圳市群博實業有限公司和深圳芳草地餐具有限公司均未獲得生產許可證,上海啟楊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在送檢后1個月獲得生產許可證。
董金獅無奈地表示:“我們調查時發現,不少‘三無’餐盒被明目張膽地放在店內醒目位置,儼然成了‘主打品’。把這些劣質一次性餐盒拿在手中時,首先會聞到刺鼻氣味;外觀沒有任何光澤;輕輕用手一揉,便像紙一樣被捏成一團。長期食用這類餐盒裝的食品,保障健康從何談起?”
仍有67%食品包裝抽查不合格
近一年之后,2008年11月26~12月10日,本刊記者與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的專家對北京、上海、深圳家樂福門店進行了跟蹤調查。在北京家樂福方圓店一層的一次性餐飲用品區,一種“家樂福”牌淡藍色的塑料飲水杯在貨架中很是扎眼。記者觀察到,這款水杯的外包裝簡易,有開封現象,杯子中夾雜黑點。產品外包裝封口處標著“衛生許可證為滬衛食試(2002)第130號”、“執行標準Q/JINI-2002”、“保質期3年”等字樣,無生產日期,制造商為上海綠家園紙塑有限公司,且本產品僅供家樂福各地超市銷售。
同時,記者發現,該款塑料杯外包裝上沒有食品包裝的QS標志,更令記者詫異的是包裝正面白色標簽上寫著“生產日期:2005年9月,保質期:2年”的字樣。同一個水杯,保質期標注卻相差1年之久,實在讓人費解。
事后,記者在相關部門網站上查詢,發現上海綠家園紙塑有限公司沒有獲得生產許可證,記者撥打廠家電話和消費服務電話,但一直處于無人接聽狀態。
在地下一層食品區,冰柜中裝盛冷鮮肉的托盤仍然全部是曾送檢的上海啟揚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生產的“YT-09”托盤(此次送檢不合格)。
在副食區,記者發現裝著白玉豆腐、“長年”牌豬血、川臣火鍋調料等的黃、白兩色塑料包裝盒已被擠壓變形,用手指掐按包裝盒會在表面留下白色印跡。據專家介紹,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因為塑料中加入了過多的滑石粉等物質。而且,一般而言,食品包裝不提倡用帶顏色的包裝,如果此類產品不達標,其中添加的一些色素成分可能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在上海家樂福古北路店,上海綠園紙塑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次性紙杯、紙碗、紙盤大多無生產日期,且無QS標識;盛放食品的黑、白兩色塑料托盤,則沒有任何標識及相關信息,屬三無產品。
在深圳家樂福紅寶店內,深圳市群博實業有限公司和上海啟楊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塑料托盤依然陳列在貨架上。
在調查中,國際食品包裝協會與本刊記者一道購買了北京家樂福商業有限公司方圓店盛散裝火雞腿的超市托盤、盛海鮮香辣味火鍋調料的調料碗、盛超市自制炒飯的快餐盒、盛甜水園牌日本豆腐的豆腐盒和盛超市自制豆漿的豆漿杯,送至國家塑料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依據國家標準GB9688-88《食品包裝用聚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進行檢測,檢測項目為蒸發殘渣(正己烷)、蒸發殘渣(4%乙酸);購買了由臺州市希爾家庭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綠色密胺碗,送至北京化工大學分析測試中心進行檢測。檢測機構出具的數據表明,送檢的6個樣品有4個不合格,合格率僅為33.3%。其中盛裝自制炒飯餐盒蒸發殘渣乙酸高達2300mg/l,超過國家規定的30mg/l標準值76.6倍;正己烷蒸發殘渣為286mg/l,超過國家規定的30mg/l標準值9.5倍。
食品安全離不開包裝安全
對超市使用的超市托盤、調料碗、快餐盒等一次性食品包裝物不合格問題,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解讀說:“如果用這樣的餐盒盛放酸性食物,餐盒會被融化,意味著餐盒的1/5將被吃掉。如果用其盛放含油食物,含有致癌物‘多環芳烴’的石蠟會被吃下。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對此引起足夠重視,家樂福超市的這類不安全食品包裝必須下架。”
為何密胺碗檢出脲醛樹脂就可以判定為不合格?對此,董金獅的解釋是,脲醛樹脂由尿素和甲醛溶液在堿或酸催化下進行縮聚反應制得。加工成型時發生交聯,形成不溶不熔的熱固性樹脂制品。固化后的脲醛樹脂顏色比酚醛樹脂淺,呈半透明狀,耐弱酸、弱堿,絕緣性能好,耐磨性極佳,價格便宜,但遇強酸、強堿易分解,耐候性較差。由于脲醛樹脂會發生水解進而釋放甲醛氣體且水分越多、酸性越強、溫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嚴重、釋放的甲醛氣體越多,使用脲醛樹脂制作餐具對人體是有害的。

甲醛是一種無色、具有刺激性且溶于水的氣體,有凝固蛋白質的作用,其35%#12316;40%的水溶液通稱為福爾馬林。甲醛為較高毒性的物質,在我國有毒化學品優先控制名單上甲醛高居第二位。世界衛生組織已經確定甲醛為致癌物質!它對人類最大的危險就在于,它伴隨人的周期很長,而且是不斷的釋放。長期接觸低劑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結腸癌、腦瘤、月經紊亂、細胞核的基因突變,甚至導致妊娠綜合征,引起新生兒染色體異常、白血病。在所有接觸者中,兒童和孕婦對甲醛尤為敏感,其危害也就更大。
董金獅進一步指出,有一些產品,商家為了掩飾原材料中的雜質,會添加一些深色的染色劑,這無疑為人們的健康埋下了隱患。有色的餐具一般安全性較差,如果盛上熱氣騰騰的飯菜就是一個微型的“毒素制造廠”,包裝材料中的鉛、鎘等重金屬以及部分色素很容易溶解在食物中,對人體肝臟系統和智力發育都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據調查,目前國內市場上流通的部分一次性塑料餐具存在乙酸和正己烷蒸發殘渣超標嚴重問題。超標的主要原因是生產廠家為降低產品成本在生產中大量使用工業級碳酸鈣、石蠟等有毒有害物質,甚至添加來源不明的廢塑料等。長期使用這些塑料餐具會引發嚴重后果,如體內易形成膽結石、腎結石或重金屬中毒、肝系統病變、消化不良、神經中樞系統紊亂,嚴重影響兒童智力發育,甚至引發癌癥。華南農業大學包裝工程系張欽發教授進一步指出:“食品不安全,吃下去可能馬上就有反應;食品包裝若不安全,有毒物質則會不知不覺地在人體內積累,所以食品包裝安全重要性不亞于食品安全。”
董金獅提醒消費者,在選購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時,只要認準產品上有質量安全標識QS及編號,就可放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