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專家出來說話時,人們先要看專家是真的,還是假的,就是真專家,還要想他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
過去一聽到專家這個詞,就會立刻肅然起敬。他們學養深厚,嚴謹認真。他們大多經過校園里十多年寒窗苦讀,又經過工作崗位上長期實驗鉆研,在專業領域有建樹,為社會做出突出貢獻。這樣的人,被我們尊為專家。
專家是不可多得的,是國家的寶貴人才。然而現在專家遍地開花。在保健品推銷現場,有專家講解這種保健品多么有功效;在藥品廣告上,有專家撰稿告訴人們這種藥品有多么神奇;在群眾對房價過高不滿時、對某項收費不滿意時,都有專家出來證明這些現象多么合理、這些政策是多么有必要、多么有道理,更有那專家信誓旦旦分析假老虎為什么是真老虎。
專家的話老百姓是容易聽信的。你想想,咱們消費者都有是門外漢,人家專家是專門研究這個的,他們說有效,那就錯不了。于是在專家的光環下,沒有任何功效的保健品,讓平日節衣縮食的大爺大媽們大把掏腰包買回去;沒有多少療效甚至有害的藥品,被患者吃肚子里,傷了患者的身體,更傷透了患者的心。
時間長了,上當多了,專家“掉價”了。一是專家太多了,真假分不清。動不動就某某專家,誰見過他有什么專著,誰知他作過哪些研究,怎么就算是專家?誰封他是專家?專家哪有那么多時間,專家怎么不作研究,都跑到商場、展銷會作買賣了?人們不再認為專家是某個專業、某個領域的權威了。假專家本來就不可信,真專家也可以為錢為名為利信口雌黃,他們是不可信任的人!當專家出來說話時,人們先要看專家是真的,還是假的,就是真專家,還要想他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可悲,專家不只是不再被信任、尊重,還落得人人懷疑、討厭的地步。
出現這樣的現象,怪誰呢?當然拉大旗作虎皮,把專家作推銷工具的企業,最可恨。可是專家的職業道德、為人的良心又到哪里去了?即便不是故意騙人,那么對自己并不了解的產品,為什么站出來稱贊有加?專家學者的嚴謹科學態度哪里去了?甘心為企業作工具的專家,究竟是不懂裝懂,還是有意騙錢花。#8239;
專家可悲,也不完全是企業和個人造成的。一些政府部門和機構有時也要拿專家作擋箭牌。比如,在不該建甚至是錯建的工程面前、在劣質倒塌的工程面前說話,解脫政府部門責任;在災害面前說話,減輕人為的罪過。這些專家身不由已,或許有他們的苦衷。不過,我們有一句話對專家說,不能說實話的時候,可以不可以不說話,沉默總不會有殺頭之罪吧?專家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說假話,都有會給老百姓帶來困惑和損失。
專家要重塑形象,重新獲取社會的信任、百姓的尊重,一是政府部門不要給專家壓力,保證專家在各自專業領域里說真話的權力和自由,二是專家自己要有幾分自重,禁得住名利誘惑,不為企業作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