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為提高農民收入,政府出臺了大量的法規和政策措施,農民增收政策執行取得了的顯著效果。但農民增收政策的執行還存在農民增收政策執行資源不足等問題,通過提高農民增收政策執行資源投入等措施,力求從根本上提高農民增收政策執行的有效性。
[關鍵詞] 政策執行 農民增收 效果反饋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三農”問題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視。在解決“三農”問題的眾多目標中,最重要的一個目標就是提高農民收入。政府在提高農民收入方面制定了大量的政策,提高政策執行的有效性是實現目標的有力保障。
一、農民增收政策執行的成效
1.重視增收政策宣傳。政策要得到順利實施,必須注意政策宣傳。我國政府利用各種宣傳手段開展了對農民增收政策的宣傳,在新聞媒體上廣泛報道增收政策執行的積極成果,通過政府網站發布農民增收信息,組織政策宣傳團隊到有代表性的農村基層進行宣傳,號召全國人民關注農村,關注農民,鼓勵商家投資農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通過強化政策宣傳的途徑讓各級干部和廣大群眾充分了解和深刻認識黨的各項方針政策。
2.開展增收政策試驗。為保證增收政策有效執行,國家進行了試點工作。其目的是驗證政策的正確性,發現偏差,及時反饋信息,修正和完善政策。如2005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2005年深化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開展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
3.調研增收政策執行效果。為了解增收政策執行的效果,開展了廣泛的調研工作。全國人大常委會農業政策調研組,曾對農業政策進行了專題調研。在調研過程中,對增收政策的宣傳情況、農民是否得到了實惠、 農村稅費改革是否得到了有力貫徹、農資價格是否得到有力控制等問題給予了密切關注。
二、農民增收政策執行中存在的問題
1.農民增收政策執行資源不足。(1)資金資源不足。我國對農民增收政策資金的投入力度不夠。農業補貼是實現農民收入提高的直接政策,從執行上看,農業補貼的力度遠遠不能滿足發展農業,提高農民收入的目的。農業技術推廣補貼力度不大,進展遲緩;市場營銷服務未明確給予補貼性支持,呈現短缺態勢;檢驗服務因補貼資金缺額大,比較落后,難以滿足加入WTO后農產品進出口及國內生產的需要。(2)人力資源不足。由于待遇低,保障差,大部分村干部認為當干部不如外出打工,每年都有一定數量的村干部辭職,從而造成了農村干部流失率高,人力資源匱乏,影響了農村干部隊伍的穩定,不利于農民增收政策的組織落實。 (3)信息資源不足。要提高農民增收政策執行效力首先農民要了解國家都頒布了哪些增收政策,當農民認同這些政策以后,才能夠保證政策的順利執行。當前,我國農民對增收政策以及農業信息的獲取存在困難。
2.農民增收政策執行方式較為單一。目前我國政策執行的方式是典型的“自上而下”,這種單一的政策執行方式存在著一定的弊端。由于制定的政策都是宏觀上的,需要到地方上分解為具體的政策計劃與執行方案,所以地方上是否能夠完全地接受并有效執行政策,政策執行的主體是否愿意接受中央的政策存在著不可控性。
3.農民增收政策執行效果缺乏評估。我國的政策執行評估工作還處于初級階段,對于農民增收政策執行效果的評估由于存在的一些困難無法得到有效開展,其原因為:第一,增收政策的影響面太廣。第二,缺乏評估經費。我國農民分布在全國各地,要對他們的收入變化情況進行評估需要投入相當多的經費、設備、時間與人力,這些投入在目前還無法滿足實際需求。
三、 提高農民增收政策執行有效性的對策
1.提高農民增收政策執行資源的投入。(1)加大資金資源的投入。國家要保證增收政策執行的有效性,資金資源的充足投入是前提。第一,國家應加大對農業、對農民的補貼扶持力度。第二,加快農村防治自然災害基礎設施建設和完善防治自然災害和救助系統。(2)保證人力資源的穩定。第一,實行合村并組,精簡村干職數,提高村干部經濟待遇。第二,多方籌集資金,保證經濟待遇。第三,擇優提拔錄用,提供發展平臺。第四,采取綜合措施,改善工作環境。(3)供給足夠的信息資源。第一,解決信息網絡延伸問題,建立以市縣網站為骨干、以鄉村信息服務站為基礎的農業信息網絡體系,開發建設農業網站、服務農民的特色欄目。第二,解決信息整合開發問題。
2.采用靈活的政策執行方式。(1)農民代表參與政策執行計劃。農民代表有序參與增收政策執行計劃的制定,有利于增強增收政策的可執行性和民主性。同時,農民代表參與到增收執行計劃當中,他們可以更加及時準確地了解政策內容、政策目標、政策要求,有利于政策執行資源的合理配置,減少政策執行過程中的資源浪費,有利于將這種參與化為增收政策執行的內在動力,有利于克服政策執行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防止政策執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獨斷專行和以權謀私。(2)讓農民代表參與政策執行溝通。加強溝通是政策執行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廣大農民作為增收政策的目標群體既是政策信息的接受者,也是政策信息的傳播者和使用者。農民代表參與增收政策的執行溝通,有利于通暢政策信息和表達渠道,增加增收信息運行的完全性和可用性。
3.調動廣大農民對增收政策執行效果反饋與評估。要建立健全政策執行的社會評價機制,通過開通農民專線、聽眾來信、電視座談、檢舉信箱、民意調查等渠道,讓廣大農民直接或間接參與政策執行評估的業績考核和民意測驗,來保證政策執行評估的公開、公正、公平,維護農民在增收政策評估中的民主權利。
參考文獻:
[1]吳 棲:新時期如何提高農民增收的對策[J].現代農業科學, 2009, (01)
[2]王 煒 劉西濤:農民增收相關政策執行的有效性分析[J].行政論壇, 2008,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