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前我國已處于高度發展的市場經濟時代,但開展財務外包業務的企業在數量上還很少,且多數是外資機構的代表處或合資企業。雖然與國外欣欣向榮的財務外包事業相比,我國的外包市場還處于起步階段。但隨著全球經濟的一體化,國內行業的整合和財務專業化市場經濟的發展,財務外包必定是我國企業未來發展趨勢。但財務外包在現階段任然存在很多問題,對很多企業來說任然是“霧里看花”。
[關鍵詞] 財務外包 成本節約 財務戰略 政府 企業 外包服務商
財務外包(Financial Outsourcing)在西方國家發展較快的一種財務管理模式。這種模式將整個財務管理活動根據企業的需要分解成若干模塊,如總賬核算、往來賬款管理、工資核算、固定資產管理、報表系統、納稅申報等,選擇性地外包給一些專業機構處理。主要形式有員工工資外包、稅務外包、財務報告外包、差旅費和招待費外包、應收賬款外包等。
下圖為美國全職工作進行離岸外包的比率,由圖可以看出財務外包所占的比率還是相當大的。
盡管目前我國處于市場經濟時代,但開展財務外包業務的企業在數量上還很少,且多數是外資機構的代表處或合資企業。與國外發達的財務外包產業相比,我國的外包市場還處于起步階段。但隨著全球經濟的融合,國內行業的調整和財務專業化的發展,財務外包的前景不可估量。
毫無疑問,財務外包的帶來的益處是顯而易見的。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復雜化和市場環境的多變性,對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對于新建、業務較少、具有季節性、分支龐大等特點的企業來說,將一部分財務工作交給專業機構來做,可以大大節省人力成本、省時、避免資源浪費、充分利用外部優勢,是優化資源配置的有效途徑。財務戰略是決定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戰略之一,而現代企業戰略管理的主導理論是以資源為基礎的。從微觀方面看,財務部門已經成為協調企業各個部門順暢運營的核心樞紐,企業高級財務管理人員需要以戰略的眼光從事企業的綜合協調管理。而宏觀上,財務外包通過合理利用組織內外的資源建立一種共同解決問題的工作模式,有助于幫助企業實現更加明確的價值定位、可靠的風險控制和最優的執行能力。上海諾凡哲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亞太總裁協會中國分會上海支會會長沈筠卿認為,管理水平與對財務外包的需求是成正比的,財務外包這種新的經營理念是一種必然趨勢。
但財務外包也有其局限性和不足,尤其在我國特殊的國情和背景下。目前,國內中小企業受宏觀經濟環境與體制影響,財務管理創新方面有一定阻力。如相關政策使中小企業和大型企業無法公平競爭;地方政府、行業管理部門干預,使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短期化等。此外,不少中小企業的投資者同時也是經營者,企業領導者集權現象嚴重,且對財務管理方法革新缺乏應有認識,財務創新觀念仍十分保守,認為財務是企業的機密信息,如果外包出去,很可能會使財務信息泄露,從而對企業造成不利影響。另一方面,從在企業中的實際運行來看,財務外包的效果遠不如預期,主要表現為溝通不暢和時效性差。外包商介于企業和與企業有業務往來的其他組織之間,是雙方溝通的橋梁,傳遞信息的質量會影響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和企業財務工作的展開。不少企業“一包了事”,與外包服務商鮮有交流,結果信息不對稱嚴重影響了外包質量,而且決策過程多人員的參與,大大降低了時效性。另外,一些對外包策略持批評態度的學者和企業家認為,目前許多企業的外包很可能只獲得了短期優勢,而喪失了掌握專業技能以構建未來核心能力的機會。有的企業起點低、實力弱,財務管理理念和手段上相對落后,將部分財務管理活動外包,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獲得專業化、低成本等競爭優勢,但同時喪失了提高企業自身財務管理能力的機會,這必然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再者,從外包提供商來看,我國外包行業起步晚,專業人才匱乏,沒有相關法律法規來保障財務外包的質量和安全,外包商的收費無標準,這些劣勢也使得很多企業拒絕財務外包。
我國很多企業對財務外包的態度就像是“隔霧觀花”,聽說了這“花”的好,但因為“霧”太厚而只是觀觀而已。除了企業自身從戰略的角度對成本節約與自身財務管理水平提高的權衡,削弱外部障礙,即要除去“霧”,還需要來自政府、行業、市場多方面的努力。但值得肯定的是目前國內市場已為財務外包提供了必要的發展條件,而且隨著市場環境和管理者素質的提高,中國企業將會越來越認識到財務外包給經營管理帶來的利益,財務外包必將在國內迎來發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