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作為現代生活標志之一的汽車也步入了普通家庭,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汽車給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污染問題,車內空氣污染已成為繼汽車尾氣排放污染后的又一危害公眾健康安全的突出問題。
一、車內空氣污染的來源
1.汽車本身的各種配件和材料污染。如車內塑料、橡膠、纖維、皮套、油漆等,都可能散發大量對人身體有害的甲醛、苯、甲苯、丙酮等物質,是潛在的污染源。
2.汽車裝飾物等造成的二次污染。多數消費者買車后都要進行車內裝飾,往往添加各種靠墊、座套、香水、地膠、玩具等裝飾物,一些含有有害物質的劣質裝飾材料是造成二次污染的主要來源。
3.汽車自身排放物污染。發動機運轉時,通過排氣管、 曲軸箱、 燃油蒸發等途徑排放的一氧化碳、汽油揮發物等有害氣體,有可能從汽車的通風系統侵入車廂內。同時發動機運轉所產生的熱量會增加車內污染物的揮發。
4.空調造成的污染。研究表明,當車內溫度在20~35℃,濕度在7 5%~95%之間時,霉菌可呈爆發性生長,而空調系統正好迎合了這種條件。車內空調蒸發器若長時間不進行清潔保養,蒸發器內部會積聚大量污垢及胺、煙堿、細菌等有害物質,在較潮濕的時候將滋生大量微生物,從而對車內空氣造成污染。
二、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車內污染物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甲醛、苯、甲苯、二甲苯、丙酮、烴類等揮發性物質,另一類是碳氫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質。
甲醛。甲醛是無色、具有強烈氣味的刺激性氣體,能與蛋白質結合,吸入高濃度甲醛后,會出現呼吸道的嚴重刺激和水腫、眼刺痛、頭痛,也可發生支氣管哮喘。經常吸入少量甲醛,能引起慢性中毒,全身癥狀有頭痛、乏力、胃納差、心悸、失眠、體重減輕以及植物神經紊亂等。甲醛多是來自座椅沙發墊、車頂裝飾等裝飾材料。
苯。苯在常溫下為一種無色、有甜味的透明液體,并具有強烈的芳香氣味。苯可燃,有毒,為IAR一類致癌物。高濃度苯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長期接觸苯對造血系統有損害,引起慢性中毒。少量苯也能使人產生睡意、頭昏、心率加快、頭痛、顫抖、意識混亂、神志不清等現象,苯主要來自膠粘劑。
甲苯。甲苯與苯的性質很相似,是工業上應用很廣的原料。短時間內吸入較高濃度甲苯可出現眼及上呼吸道明顯的刺激癥狀、眼結膜及咽部充血、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胸悶、四肢無力、步態蹣跚、意識模糊。
二甲苯。二甲苯是一種無色透明液體,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人在短時間內吸入高濃度的二甲苯,會出現中樞神經麻醉的癥狀,輕者頭暈、惡心、胸悶、乏力。
TVOC。T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是空氣中三種有機污染物(多環芳烴、揮發性有機物和醛類化合物)中影響較為嚴重的一種。TVOC能引起機體免疫水平失調,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出現頭暈、頭痛、嗜睡、無力、胸悶等癥狀;還可能影響消化系統,出現食欲不振、惡心等,嚴重時可損傷肝臟和造血系統,出現變態反應等。
第二類物質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的研究更多,主要是引起呼吸道疾病、肺部功能損害、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對于孕婦兒童、老人、免疫系統脆弱的人群危害最大。
三、防治措施
1.控制污染源。國內在汽車內空氣污染管理上基本空白,建議從立法上加強管理,構建車內材料以及車內環境質量的監測和評價體系,并加強執法監督檢查,促使生產銷售商予以重視,切實選用合格材料以減少污染。而在消費者方面,對車內裝飾不宜過多,同時應選用合格的產品,盡可能在源頭上減輕車內污染。
2.經常通風換氣。新車多開窗是一種自我保護的積極手段。除在高速公路行駛外,平時應盡量開窗通風,使車內揮發氣體得到釋放。開車時,若經常出現喉嚨干燥、眼睛刺痛等不適癥狀,或因過敏而不斷打噴嚏,最好到專業權威機構檢測一下車內空氣質量,以便采取相應措施。
3.合理使用空調。新車半年內,應盡量少用或不用空調。如開啟空調和暖風,應使用車內外空氣交流模式,盡量避免長時間使用車內自循環模式。在遇到堵車嚴重的路段,或尾隨尾氣排放可能超標車輛行駛時,應當把空調、暖風開關暫時調到車內自循環模式,開窗行駛的車輛應暫時關閉車窗,待道路空氣改善后,再恢復車內外的空氣流通。根據車外空氣狀況,養成適時地開關內外循環通風模式的習慣, 且要定期對空調系統上的風道、蒸發器等裝置進行清潔護理,定期清理或更換空調濾網。
另外,不要在車內開著空調睡覺,以免中毒。要定期檢查空調是否漏氣,以免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4.車內裝飾宜簡不宜繁。汽車裝飾在體現車主個性,增加車內舒適感的同時,也帶來了潛在的污染。汽車裝飾既要講時尚更要講實用,建議遵循適用、簡潔原則,裝飾材料要使用環保的綠色材料,防止把含有有害物質的地膠、地墊、座套墊裝飾到車內,以避免引入新的污染源。新購買的車內座套等紡織品,應先用清水浸泡、漂洗后再使用。
5.活性炭凈化。活性炭具有多孔和吸附性強的特點,采用活性炭凈化空氣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凈化方法。可在車內放置若干活性炭盒,活性炭對空氣中的大多數污染氣體,如苯系物、TVOC等都具有較好的吸附能力,對車內空氣可以起到除臭凈化的作用。
6.臭氧消毒。主要采用一種能迅速產生大量臭氧的汽車專用消毒機消毒。臭氧殺菌消毒后很快就分解成氧氣,不會對車內造成二次污染。臭氧消毒價格也比較便宜,但消毒一次只能維持1到2個月。
7.光觸媒凈化。光觸媒又叫光催化劑,被譽為車內污染物的“殺手”。其原理是以納米二氧化鈦為催化劑材料利用特定波長光源的能量來產生觸媒的作用,使周圍的氧及水分子激發成極具活性的OH-及O2-自由基離子,這些氧化力極強的自由基可分解和除去空氣中的甲醛、苯等各種污染物,并殺死空氣中的細菌、病菌等。光觸媒消毒一次維持的時間長、效果好,可達1到2年,但價格比較貴。
8.離子殺毒。離子殺毒的方法雖然常見,但它主要通過購買車載氧吧釋放離子,達到車內空氣清新的目的,實際上是一種空氣清新和凈化的方式。優點是使用簡單,缺點是空氣凈化過程緩慢,殺毒不徹底。
9.慎用汽車香水。在駕駛臺上放一瓶別致的香水,不僅可以消除異味,還可以給車內增添溫馨氣息。但應注意的是,劣質和過期的香水會成為車內新的污染源。購買時應盡量購買知名的汽車香水,以切斷香水造成的毒源。專家認為,用空氣清新劑或香水掩蓋車內異味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