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將企業會計要素劃分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這六大要素也應是湖泊環境會計核算的對象,是其所要反映和計量的內容,所以應在現有會計要素的基礎上增置相關科目核算,把企業發生的環境保護費用支出和取得的環境收益納入企業會計核算體系,從企業的生產成本中反映當期環境保護支出,從企業效益反映當期環境保護的收益。
[關鍵詞] 湖 泊 環境會計 核算模式
一、會計核算賬戶設計
湖泊環境會計核算框架應在原會計核算基礎上增設會計科目及在原與環境有關的會計科目上增設各種明細分類賬,劃分為:資產、負債、權益、收益、成本與費用、利潤等賬戶。
二、湖泊環境資產
湖泊環境資產是指特定個體或組織從過去的事項取得或加以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可能帶來未來效用的湖泊環境資源。企業在進行環境資產核算時,可在原賬戶體系基礎上增加 “湖泊環保物資(產品)”、“湖泊環保投資”、“湖泊環境無形資產(固定資產和生物資產)”、“長期待攤費用—資源取得費”、“湖泊環境資產累計折耗(減值準備)”等賬戶。“湖泊環保物資”核算環保材料和物資。“湖泊環境產品”核算企業利用湖泊資源生產的產品成本。“湖泊環保投資”核算政府部門或企業為減少和防止湖區環境污染而進行的長期投資。“湖泊環境無形資產” 賬戶主要核算和計量企業環境污染治理專利技術及非專利技術、環境許可證及取得湖泊資源的開發權利(如采砂權、采石權、種植權、養殖權等)的價值。“長期待攤費用—資源取得費用”賬戶反映對取得開發湖區資源的權利所發生費用進行分期攤銷。“湖泊環境固定資產”賬戶主要核算企業購入用于湖泊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設備。 “湖泊環境生物資產” 賬戶主要核算企業擁有的有生命的動、植物資源的增減變化量。由于人工漁場等人造成環境資產一般按實際成本計價計入“湖泊環境生物資產”,對未來的資產價值的變動無法可靠預期,所以應設立“湖泊環境資產損益”賬戶核算每個會計期間其資源價值變動的利得和損失。“湖泊環境資產累計折耗” 賬戶用來核算企業湖泊環境資產因耗用性減少的累計損耗的價值,作為湖泊環境資產類賬戶的備抵賬戶。“湖泊環境資產減值準備” 賬戶反映在環境因素影響下而造成的湖泊環境資產減值損失情況,每年按一定比例計提減值準備金。此外,設置 “應收湖區環保款”、“應收票據—湖區環保款”、 “其它應收款—湖區環保款”等賬戶核算企業各種應收或暫付的各類款項和票據。
三、湖泊環境負債
湖泊環境負債是指企業按照制訂的環境負債的確認標準,已經發生或將要發生的與湖泊環境成本相關且能夠合理計量的環境支出。我們應設置“應付湖泊環境環保款”、“其他應付款—湖泊環境環保款”、“預提湖泊環境損失準備金”、 “預收湖泊環境賬款”、“應付票據—湖區環保款”、“長期應付款—融資租賃環保設備款” 、“其他應付款—湖區環保款”等科目反映和監督與湖區環保有關的各類費用、統籌專項金的計算與支出情況。設置“湖泊環境短期借款”和“湖泊環境長期借款”集中核算企業環保部門借入的用于湖泊環境保護的資金。設置“應交湖區環保稅費”則集中核算應交的資源稅、土地使用稅、城鄉維護建設稅等各種稅費。設置“應付職工薪酬—湖區環保人員薪酬”核算支付給環保人員的工資和福利。
受不確定的湖泊環境因素影響,環境負債特別是或有環境負債在其履行義務、支出金額和時間上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確認湖泊環境或有負債可按有關準則對或有事項相關義務的規定,設置 “預計負債—湖泊環境或有負債”核算企業的未決環保訴訟或仲裁、環境污染的整治等事項。
四、湖泊環境權益
湖泊環境權益反映企業接受的各種湖泊環境資源投入與捐贈及提取的專項基金等情況。應設置“實收資本(股本)—湖泊環境資本” 科目核算環境投入資本以及“資本公積—湖泊環境資本公積” 科目核算政府對企業環境治理的撥款、外界公眾的環保捐款和接受捐贈的非現金資產 (環保物資、環保設備)。
五、湖泊環境收益
湖泊環境收益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企業治理湖泊環境污染產生的效益及從湖泊資源產品的銷售收入之中取得的收入。對于能以貨幣計量的湖泊環境直接收益應設置“主營業務收入—湖泊環境收益”、“其他業務收入—湖泊環境收益”、“營業外收入—湖泊環境收益”等科目核算企業在改善湖泊環境和保護湖區自然資源時所取得的各項現實收益,銷售湖泊資源產品的銷售收入及其它相關收益。該賬戶在期末結轉時貸方余額全部轉入“本年利潤”,無余額。對于無法用貨幣計量的間接湖泊環境收益則通過報表附注或附表加以披露。
六、湖泊環境成本與費用
湖泊環境成本指企業在日常所進行的與湖泊環境相關的經濟活動或其他活動時,直接計入產品總成本的收益性支出。應設置“湖泊環保材料”、“湖泊資源原料”等成本或費用項目核算生產、制造和銷售過程中包括的湖泊環境費用。
湖泊環境費用指不能計入產品成本而應轉入當期損益的費用。如設置“湖泊環境污染預防費”、“湖泊環境治理費”、“湖泊環境補償費”等科目核算湖泊環境破壞與資源損失的費用,湖泊環境保護支出性費用以及相關的管理費用。對于環保罰款、停工損失環保資產減值準備等。可通過“營業外支出—湖泊環保支出”科目核算。針對湖泊資源的耗減、非常損失和湖區生態資源的降級,企業應在控制其經濟利益的期限內計提損耗。
七、湖泊環境利潤
湖泊環境利潤指本期環境收入減去環境費用和環境稅費后的凈額,反映企業管理層的環境績效。設置“本年利潤—湖泊環境利潤”核算企業當期實現的湖泊環境凈利潤或其凈虧損。本著企業所有、政府監督、專戶儲存的原則,設置“利潤分配—提取法定湖區環保基金”、“盈余公積—法定湖區環保基金”等科目核算根據法律法規從企業當期實現的凈利潤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專項環保基金。
參考文獻:
陳煦江:環境會計核算模式與核算實務管見[J].財會通訊,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