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承
摘 要:今年春運供求矛盾十分嚴峻,鐵路“一票難求”再度成為人們的議題。“一票難求”只是現象,透過現象看其本質,才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一票難求”到底難在哪里?2010年的春運將會怎樣?“一票不再難求”如何實現?
關鍵詞:春運;鐵路;車票
1 “一票難求”難在哪里?
春運期間鐵路“一票難求”的現象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了。但是人們探討解決這一難題的努力并沒有因為難題存在的時間之長、難度之大而放棄。為了解決“一票難求”,我們是否應該探討一下“一票難求”究竟難在哪里?
眾所周知,春節期間客流最大。一是外出務工人員的回家客流;二是高校放假的學生客流; 三是節日的旅游客流; 四是工作需要春節還在上班的工作客流。五是探親、購物客流等。
當客觀存在的運量遠遠大于鐵路現有運輸能力的情況下,“一票”怎能不“難求”呢?換言之,運量大于運能是產生“一票難求”的第一難。第二難。是否可以考慮一下我們現有的車票售出方式。目前,火車站在售出車票時,基本都是不透明的。共有多少票,賣出多少票,剩余多少票,預留多少票,買票的人不知道,于是猜測的人就可以得出各種結論:“一票難求”。有沒有人為因素?為什么預售期的第一時間就會沒有票?有沒有特權票?不一而足。第三難就是“黃牛黨”。“黃牛黨”票販子是也。是以囤集車票,加價售出,從中牟取利益的人。這些人嚴重侵害了人民群眾的利益, 增加了乘客的旅行成本,擾亂了車站管理秩序。使本來就不能滿足需要的車票更加的不夠用了,使一票難求現象雪上加霜。第四難就是如何加強鐵路內部的管理,使我們的管理更加科學化。比如:加強數據統計。目前,我們只知道已經發送的人數,而不知道我們應該發送的人數。所以我們無法知道“一票難求”者究竟有多少?“一票難求”者, 應該定位在沒有買到票和沒有買到有座位票的人數總和。這一數據便是當前鐵路客運運能運力與運量的真實差距。差距清晰是解決問題的前提。 還比如:運輸資源的合理使用。目前鐵路線路上的列車運行密度是否還可以加大, 這樣運量自然就會增加。但是一個運輸資源的配置問題又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每到運輸旺季,機車、車輛之數量都會感到嚴重不足。如果按最高需求為標準,配置足夠數量的機車、車輛,那么淡季時就必然會大量的閑置,造成巨大的浪費,這是企業經濟效益所不允許的。無疑這也是一個相當難的問題。究其“一票難求”到底難在哪里?可能很難盡數其詳,不過上述難題如果能夠得到解決,“一票”就應該不再難求了。
2 2010年春運未雨綢繆
2009年2月19日本年度春運結束,鐵路的客運量創造了歷史的高記錄,這是鐵路職工的勞動業績。面對有著“規模最大人類遷徙”別名的春運,鐵路員工確實付出了艱辛的勞動。盡管如此,“一票難求”還是嚴重存在,廣大乘客的需求還是不能滿足,鐵路的服務還是不能令人十分滿意。2010年的春運將是什么樣子?鐵路將會采取那些有效的措施使“一票難求”的現象明顯好轉。這些都是需要認真研究的課題。
怎樣開動腦筋?第一,專家學者、經驗豐富的資深管理者要把春運工作做為課題進行研究。第二,充分發動群眾,開展討論,廣泛聽取群眾意見。一是在相關的報刊、雜志上開辟專欄進行討論。二是通過電子信箱收集鐵路企業干部、職工和地方群眾對春運的意見和辦法,再由鐵路局相關部門進行收集、分類、整理,并定期上報鐵道部相關部門。鐵道部組織專家對這些意見、辦法進行篩選、進行深入的研究,再形成有價值的方案。
3 如何實現“一票不再難求”
為何叫“一票不再難求”而不叫“一票易求”。其涵義在于,不是說隨時可以買到您所需要的車票,在某些時候需要建議您改變一下時間或車次而使您的旅行計劃得以實現。“一票易求”談何容易,即使2012年也只承諾了群眾買車票較為方便而已。那么怎么實現“一票不再難求”呢?還得從“一票難求”的那幾難入手。
3.1 解決運能運量的矛盾
3.1.1 建設鐵路,發展鐵路,增加運力
為解決運力不足的問題,鐵路加快了建設的步伐,大規模的鐵路建設正在進行。有《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為證。
第一建設客運專線 :為滿足快速增長的旅客運輸需求,已建成北京~上海、武漢~廣州、西安~鄭州、石家莊~太原、寧波~廈門等客運專線。現在正在建設北京~武漢、天津~ 秦皇島、廈門~深圳等客運專線。建立省會城市及大中城市間的快速客運通道,規劃‘四縱四橫鐵路快速客運通道以及三個城際快速客運系統。建設客運專線1.2萬公里以上,客車速度目標值達到每小時200公里及以上。第二2010年階段目標:到2010年,鐵路網營業里程達到8.5萬公里左右,其中客運專線約5000公里,復線3.5萬公里,電氣化3.5萬公里。第三進一步擴大路網規模;進一步提高既有線能力:單線改復線等等。
3.1.2 加大列車長度
在內燃機車、電力機車的牽引力可以勝任的情況下加大列車長度,即增加機車對車輛的牽引輛數,無疑是增加運量的有效措施。對緩解“一票難求” 會有很大成效。
3.1.3 加大列車運行密度
鐵路線路上運行的列車密度,是鐵路運營狀態、線路使用率的測量指標。目前我國鐵路線路上的列車運行密度并沒有達到飽和狀態。需要說明的是在運輸需求不大的情況下,強調這一指標是沒有意義的。
3.2 解決運輸資源的有效利用問題
加大了列車運行密度,加長了客運列車的長度,所需要的機車、車輛、乘務人員(尤其是車輛)從哪里來?運輸淡季時,多余機車、車輛的維護、保養等費用支出從哪能里來?還有安全問題等等。如下措施可供商榷。制定規劃,加快制造、購置一定數量的新車輛,用于更新舊車輛,加快提升客車等級,改善旅客旅行條件,提高舒適程度的步伐。對于更新下來的舊車輛,如果不是到了報廢期限,就應該繼續保養、維護,有效利用,進而解決車輛不足的問題。當制造和購置的車輛加上現有車輛還不能滿足需要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該想到車輛的租賃的方法。關于乘務人員應該不是問題。就目前情況看,只要有效發揮教育、培訓部門的作用,乘務人員的問題將迎刃而解。關于安全。怎樣保證運輸的安全,一句話,就是靠人,靠人按章作業,靠人對設備的改進,靠人的高度責任,靠人的高度警覺。只要抓住人這個環節,安全是可以保證的。
3.3 解決“黃牛黨”問題
對于“票販子”嚴厲打擊是必須的,近年來,鐵路公安部門對“黃牛黨”不斷加大打擊力度,收到很大成效。但社會風氣尤為重要。人們的道德水平,決定了“黃牛黨”出現的數量和頻率。所以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也是防止“黃牛黨”的重中之重,這要有全社會的努力。同時采取一些有效方法也是必要的。
3.3.1 實名制售票
若火車票采用實名制售票,一定能有效防止“黃牛黨”。我國民航就是實名制售票,尚未聽說有飛機的“票販子”,火車售票完全可以借鑒之。可否這樣:
3.3.2 進一步增加車票出售的透明度
今年春運期間,各大車站火車票出售已經實行了公示制度,但是客票出售不是實時顯示。就目前的網絡技術,實現實時顯示不應該是很難的事兒。甚至可以實現在Inter網上就應該能查到火車客的出售情況,就像人們在家隨時可以看到股市情況一樣。每天的車票出售的實時走勢圖隨時可以調出,一定不會再出現預售期的第一時間就沒票的情況。試想,當人們已經知道車站還有票,誰還會高價從“票販子”手里買火車票呢?“黃牛黨”還能存在下去嗎?
3.4 售票統計的完善
目前,一般都是統計售出票額,好像沒有統計想買而沒有買到車票的情況。所以究竟哪次車車票賣得更熱,熱到什么程度,好像沒有量化,只有一個大概的估計。于是,增加的臨客針對性就不一很強。在此建議售票員在回答“沒有”的時候,能做一個記錄,最好是售票系統的數據庫能增加此功能,使車票缺少的數據統計得更加及時、準確,使增加的臨客更能發揮作用,這本身就是節省資源,就是增收,提高了效率,事半而功倍。
總之,春運是個大的課題,人民的疾苦牽動著胡錦濤總書記的心。消除“一票難求”現象,是鐵路全體職工的責任。只要按胡總書記的批示,積極開動腦筋,研究科學的辦法,火車票的“一票難求”現象一定會徹底消除。
真的希望一票不再難求。
參考文獻
[1]《沈陽鐵道報》2009年1月21日
[2]網易 新聞
[3]中國高速鐵路建設網《中長期鐵路網規劃》
[4]大洋網《21日列車調整運行 廣深線班次密度堪比地鐵》
[5]《沈陽晚報》2009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