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琦
摘 要:高校檔案編研是高校檔案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檔案編研必須自覺服從服務于和諧社會建設。高校檔案編研工作要轉變觀念,開闊視野,創新形式,才能主動全面有效地為和諧社會建設服務。高校檔案編研工作要緊跟時代、貼近生活、面向大眾,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高校檔案編研的特有價值。
關鍵詞:高校檔案編研;和諧社會
高校檔案編研工作是檔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指滿足高校及社會利用檔案需要為目的,在研究高校檔案內容的基礎上,揭示、開發潛在的檔案信息,加工生成編研產品,以不同于檔案原件的形式,向用戶提供服務的一項專業工作。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認為,當前及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一切的高校檔案工作和高校檔案工作的一切就是圍繞和諧社會建設,服務和諧社會建設,促進和諧社會建設。高校檔案編研作為高校檔案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理所當然地要圍繞和諧社會建設,服務和諧社會建設,促進和諧社會建設。我們要轉變觀念,開闊視野,創新形式,為和諧社會建設提供主動、全面、有效的服務,努力開創高校檔案編研工作的新局面。
1 轉變觀念,主動服務。
我們覺得,要做好新時期的高校檔案編研工作,首先要轉變觀念,克服“等”“靠”“要”思想,要主動出擊,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各項各業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如果我們高校檔案編研工作者不審勢度勢,與時俱進,還是抱著等靠要的思想,等米下鍋,等人把現成的編研課題送上門,那肯定是沒有出息的。
建設和諧社會,服務和諧社會,這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各行各業各個部門都大有可為、大有作為,在這種萬舟竟發的歷史時刻,如果我們高校檔案編研工作者因循守舊、墨守成規、按部就班、守株待兔,將會坐以待斃,一事無成,反之,如果我們轉變觀念、解放思想、主動出擊、找米下鍋,就一定能夠做出一些成績來。
2 開闊視野,全面服務。
“編研是一個大概念,涉及面很廣,它是開發利用高校檔案信息資源,為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服務的編研,是為黨和政府工作大局服務的編研,是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編研,而不是僅限于史學研究、編史修志的編研?!保▌⒛仙健陡咝n案編研工作要與時俱進》,見《上海高校檔案工作創新文集》)
但是長期以來,高校檔案編研工作一直把眼睛盯在修史編志上,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檔案編研的發展。我們的高校檔案編研工作,背負著“修史編志”的歷史使命,象苦行僧一樣,高高在上、自以為是、步履蹣跚、身單形只,孤獨地行進著,與火熱鮮活的現實生活保持著一定的距離,所以高校檔案編研成果除了業內人士專業人士外鮮有人知,也就是說只有極少數人關心高校檔案編研工作,分享高校檔案編研成果。
要改變這種狀況,同樣必須解放思想,開闊視野,要從“高校檔案編研工作就是修史編志”的框框中解放出來,讓高校檔案編研工作走出編修史志的象牙塔,走進現實生活,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公眾,最大限度地實現高校檔案編研成果的特有價值。高校檔案編研工作要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更多地關注現實生活,要積極圍繞經濟建設中心,圍繞和諧社會建設,不斷拓寬自己的編研領域,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需要什么服務,高校檔案工作就做好什么服務。我們每一個高校檔案編研工作者要胸懷全局、眼睛向外,要樹立大高校檔案大編研的思想,凡是一切有利于和諧社會建設的東西,都可以成為我們高校檔案編研的研究工作對象。
“高校檔案編研作為高校檔案信息開發與利用的一個重要方面,只有積極應對時代需求,拓展選題范圍,擴大社會受眾面,才能拓寬業務渠道,從而讓高校檔案發揮出更大的文化開發價值?!?/p>
3 創新形式,有效服務。
創新是永恒的主題。任何工作都要創新?!耙獓@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深入開發高校檔案信息資源,創造更多的服務方式,提供更好的高校檔案文化產品,為建設和諧文化,鞏固社會和諧的思想道德基礎服務。”
首先是內容上的創新。社會生活日趨多元化,公眾文化需求日趨多樣化。高校檔案編研工作也必須尋求與公眾的結合點,提供豐富多樣的編研作品,滿足各方面各層次的需求。要最大限度地發揮編研成果的社會效益,讓盡可能多的人分享我們的高校檔案編研成果。在具體的編研工作中,我們注意把編研的觸角延伸到社會經濟生活的第一線,延伸到領導重視、師生關心的東西上來。其次是形式上的創新。不同的編研課題,需要不同的載體。
編研人員要樹立創新意識。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也是編研工作發展的強大推動力。編研工作要創新,作為編研工作的主體——編研人員就必須樹立創新意識。創新包括觀念創新和工作技能創新兩方面的涵義。觀念創新要求編研人員在知識經濟和信息化時代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到編研工作在檔案信息傳播中所起的媒介作用;同時,編研人員要放開手腳,只要是能夠滿足社會的需求,符合《檔案法》保密規定的檔案編研信息,都應加以充分開發和利用。此外,編研人員要不斷地吸收和借鑒相關行業的先進經驗和方法,開拓編研工作的新思路。工作技能創新要求編研人員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和技術儲備,在編研工作內容、形式和方法上大力創新。例如,對于某些編研題材,可借鑒文學的寫作方法,以增強編研成果的可讀性。又如,網絡技術的發展帶來了編研工作在方式、方法上的變革,傳統的抄纂式工作方法已不能適應網絡發展對檔案編研信息的大量需求,編研人員必須掌握現代化管理手段,具備計算機等現代化設備的操作技能。
4 提升檔案利用層次
檔案編研是一項主動提供的服務,它標志著檔案部門對社會需求預測水平,表現了檔案服務水平的高低,檔案編研工作是以館(室)藏檔案為主要對象,在研究檔案內容的基礎上,對檔案進行的再加工。要適應高校發展的新形勢,高校檔案工作應該由簡單例行的收集整理提高到對檔案材料的深層研究利用上,由單一地提供檔案原件提高到提供高質量的編研成果上。首先要在編研選題上下功夫,從實際出發,了解學校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的最新利用需求,有針對性地確立編研主題;其次,檔案部門可以和其他業務部門進行聯合編研,深入挖掘檔案資源所含信息的內在聯系,進行系統地提煉和加工,方便師生利用。這樣可以使利用者不必翻閱大批分散的檔案就能滿足一定的需要,也避免了大量翻閱檔案遭到的人為的損壞和散失,有效地保護了檔案原件。
5 編、研結合,以編為主,注重研究。編研工作如果僅僅局限于對檔案原始信息的一次文獻編研,而忽略對各種原始文獻信息要素進行濃縮而形成的二次文獻編研,忽略對有關文獻信息進行綜合、分析而形成的三次文獻編研,那只能是對編研工作內容與任務的曲解。因此,必須改變以往重編輕研的傾向,加強對檔案內容與選題等的研究,使編與研相輔相成。經過二、三次加工而形成的系統、權威、具有實用價值的編研成果,必將受到社會的普遍歡迎。
6 豐富館藏,形成編研工作特色。豐富的館藏是編研工作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離開這一基礎,編研工作便無法開展。目前,我國高校檔案館館藏以文書檔案為主,有限的館藏資源與單一的館藏內容,已成為制約編研工作的瓶頸。因此,要搞好編研工作,必須優化館藏結構,加強檔案資料的收集,保證歸檔材料的齊全完整,特別是要重視聲像檔案、科技檔案、以保證檔案編研資料的后續來源。近年來,一些檔案館已跳出僅靠館藏搞編研的圈子,重視館外資源的采集,這也是充實館藏、優化館藏的一種辦法。
總之,高校檔案編研工作是高校檔案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高等學校貫徹落實國家檔案工作法律法規的重要措施,也是高校文化建設乃至整個社會文化建設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和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