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巴基斯坦特約記者 周 戎 李曉喆 本報特約記者 陳 一
連日來,巴基斯坦對其西北山區的塔利班武裝開展了代號為“黑雷”的軍事行動,用“戰斗機+地面部隊”的方式對塔利班發動了猛烈的進攻。彭博社4日援引巴基斯坦軍方發言人阿巴斯少將的話稱,過去一周多,在布努爾地區、上迪爾地區和下迪爾發動的軍事行動已經取得明顯成效,擊斃至少200名塔利班武裝人員,其中包括21名自殺式爆炸襲擊者,目前地面部隊繼續向斯瓦特山谷中心的塔利班營地進行包抄圍攻。但阿巴斯少將也承認塔利班武裝并未放棄抵抗,塔利班武裝分子揚言會繼續發動任何形式的恐怖襲擊,并已有武裝分子潛入首都伊斯蘭堡。
重拳出擊的同時,巴政府還使出“柔軟的一面”,2日同意在塔利班成員控制的斯瓦特地區設立伊斯蘭法庭,此舉是巴政府同塔利班簽署的和平協議的一部分。作為交換,塔利班激進分子應放下他們手中的武器,允許政府在該地區實施管理權。這是政府通過宗教對付塔利班的重要步驟。但美聯社稱,斯瓦特地區的塔利班武裝分子3日晚拒絕放下武器,仍然控制斯瓦特部分山谷。星期一早上,塔利班人員還使用火箭彈和大炮襲擊了巴陸軍的一個車隊,導致3名士兵死亡。塔利班發言人則說這是他們對軍方打死兩名武裝分子的報復。另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3日稱,搶占西北邊境省部分地區的塔利班分子劫持了當地2000名村民當“人盾”。美聯社稱,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看來,巴政府與塔利班武裝簽的和平協議簡直就是“遞給極端分子的投降書”。
有分析認為,軍事打擊塔利班是巴基斯坦總統扎爾達里給奧巴馬的“見面禮”。 扎爾達里4日啟程赴美國,6日將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及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共同商議解決地區問題的新對策。扎爾達里希望在與奧巴馬會談前展示自己在打擊塔利班上的強硬立場,從而為雙方會晤創造有利條件。英國《金融時報》稱,預計扎爾達里會向美國尋求更多的資金來支撐巴基斯坦支離破碎的經濟和裝備不足的安全部隊。
路透社稱,星期三,奧巴馬將向到訪的扎爾達里和卡爾扎伊闡述他的“打敗基地組織戰略”,此時的美國越來越擔心它可能會輸掉這場戰爭,而且認為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都不是“可靠的盟友”。奧巴馬與他們倆在白宮的會晤很可能是一個謹慎的舉動,因為兩人都受到了奧巴馬政府官員的強烈批評,而且這兩個人彼此之間也充滿了猜疑。同樣,奧巴馬制定的打擊阿富汗“基地”組織和塔利班分子的新戰略在巴阿兩國都不受歡迎。
美國《邁阿密先驅報》稱,奧巴馬政府對扎爾達里政府在一些地區同塔利班進行戰斗而在另一些地區同他們進行談判感到不滿。美聯社稱,美國官員警告說,巴政府同塔利班分子簽署的和平協議使得叛亂分子“有時間和空間增強實力”。塔利班和“基地”組織已經在巴阿邊境地區建立起了據點,他們通過這些據點襲擊阿富汗境內的美國和北約的部隊,美國不愿看到斯瓦特地區再變成塔利班的“庇護所”。
但路透社也認為,在美國努力在該地區尋找可靠的反恐盟友時,美國官員有時候卻傳達了相互矛盾的信號,有時贊揚同巴基斯坦軍隊的合作,有時又指責巴軍方利用其強大的間諜機構幫助“基地”組織。美國負責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特使霍爾布魯克說,美國政府將繼續全力支持巴民選政府。美防長蓋茨說,他們有些擔心,巴軍方是否真有強大的反恐能力。美國還擔心巴越來越弱的核保護力量,也擔心在阿富汗作戰的美軍及其盟軍的側翼安全。但巴基斯坦分析人士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巴陸軍的反恐行動事實上是一定要得到當地民眾的支持才能開展。在當地人不恨塔利班時,軍事打擊塔利班就相當于進攻自己的同胞;如今,塔利班在巴基斯坦濫殺無辜的舉動使得巴軍反恐行動得以順利開展。路透社的報道還稱,巴基斯坦鷹派擔心阿富汗卡爾扎伊政府與巴的宿敵印度走得太近。▲
環球時報2009-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