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歌楊
【摘要】 目的 探討適合兒童的無創傷性修復技術,評價ART技術修復乳牙齲損的效果。方法 采用RAT技術對353顆乳牙齲壞進行充填,其中牙合面洞237顆,鄰牙合面洞116顆。結果 353顆修復牙中成功310顆,成功率87.8%。失敗43顆,失敗率12.2%。結果 ART技術是一種只用手動器械去除齲壞組織,并用粘接性修復材料修復齲洞的治療技術,在預防和治療早期齲損中具有實用價值。
【關鍵詞】 ART;乳牙齲損;玻璃離子材料
無創傷修復技術(atraumatic restorative treatment,ART)用于修復小的齲損牙齒,由Frencken&Makoni[1]80年代中期首先提出,用于缺乏傳統牙科臨床設備所需要的電能和高素質牙醫的地區。它利用簡單的手用器械清除齲壞,消毒后采用有粘接力,耐壓的新型玻璃離子材料進行充填,ART具有許多優點,不需電動牙科設備,患者特別是兒童患者易于接受,玻璃離子的化學粘結可以避免去除較多的牙體組織,材料中氟離子的釋放可使牙體組織再礦化以阻止齲病的發展,兼有治療和預防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選擇南陽市口腔醫院2002年3月至2005年11月收治8歲以下患兒128例353顆乳磨牙齲齒,其中牙合面洞237顆,鄰牙合面洞116顆。納入標準:要求患牙存在1個或多個齲洞,洞口>1 mm,允許最小刮除器械進入齲洞,排除有牙髓疾病、存在竇道者,或備洞過程中可能暴露牙髓者。
1.2 方法 用棉卷隔濕患牙,再用干棉球擦干表面,用鋤形器去除基釉,擴大洞口,然后用刮匙去除軟齲組織接近髓腔的牙本質應保留,避免穿髓。清潔干燥窩洞,用小棉球蘸牙本質處理劑涂布窩洞10s,調拌玻璃離子,用雕刻刀鈍端將調好的玻璃離子放入備好的窩洞內,壓緊玻璃離子,充填材料稍高于牙面,將少許凡士林涂于充填材料上,保持30s,用咬殆紙檢查咬胎情況,去除多余材料至咬殆正常,再涂一層凡士林,并囑患兒1 h內不要進食。療效評價標準:①成功:充填物完整,少許磨損,無繼發齲;②失敗:充填物松動、脫落及嚴重磨損需重新治療者、繼發齲,其中任何一項即為失敗病例。
2 結果
隨訪1年復查128例353顆牙,牙合面洞237顆,鄰牙合面洞116顆。①成功310顆牙,成功率87.8%。其中牙合面洞成功215顆牙,成功率90.7%;鄰牙合面洞成功95顆牙,成功率81.9%;②失敗43顆牙,失敗率12.2%。其中牙合面洞失敗22顆牙,失敗率9.3%;鄰牙合面洞失敗21顆牙,失敗率18.1%。
3 討論
乳牙患齲率高,尤其是4~8歲齲病發病率可達70%左右。由于乳牙鈣化程度低,牙體硬組織簿,齲蝕往往進展很快,范圍較廣泛,常很快侵犯牙髓,引起牙髓病。另外,乳牙髓腔大,根尖孔也大,牙髓組織疏松,血運豐富,對疾病有較大的防御能力,一但有較嚴重感染,炎癥滲出較多,容易擴散,引起根尖周病。
ART技術是一種只用手動器械去除齲壞組織,并用黏接性修復材料修復齲洞的治療技術[2]。它是以現代認識為基礎,最低限度的干預,最少程度的損傷,最小限度的齲洞預備,盡可能多地保存牙體組織。玻璃離子對牙體組織有良好的黏接性,可不必使用電動牙鉆來制備機械固位洞型,操作輕柔,患兒易于接受治療。影響ART技術充填成功率的因素較多,洞形及其受力情況就是其中之一。本組單獨就乳磨牙牙合面洞與鄰牙合面洞充填1年后的情況進行了觀察,結果顯示牙合面洞成功率為90.7%,與胡德渝等[2]的研究結果相似。鄰牙合面洞成功率為81.9%,較牙合面洞成功率低。分析其中原因是由于領牙合面洞洞形復雜、充填難度增加、抗力減弱而致。這與俞暢等[3]的報道結果一致。因此充填此類洞對材料質量及調拌要求增加。
ART玻璃離子材料的特點:①通過化學反應。即黏固劑中的羧酸根離子與牙體中的鈣離子結合成羧酸鹽,與有機質中的氫基、羧基則以氫鍵結合;能與牙釉質和牙本質牢固結合,形成一層非傳導的類似牙釉質的人工保護層[4],備洞時需要去除的正常牙體組織減少。對窩洞有很好的封閉作用。②材料在固化后能緩慢地釋放氟離子,氟離子可使充填物周圍的菌斑性質發生變化,增強了防齲作用。③玻璃離子與牙髓的生物相容性較好,在固化的初期可能導致輕度的牙髓刺激,在完全固化(24 h)后,酷似牙體硬組織,不會引起牙髓或牙齦發炎。④目前使用的玻璃離子材料并非完美,較之傳統的牙科材料的缺點是表面耐磨損性能及硬度相應較低。
總之,ART技術治療乳牙早期齲,可避免過多的去除正常的牙體組織,或意外損傷牙髓的情況發生。玻璃離子對牙體組織有良好的粘接性,可不必使用電動牙鉆來制備機械固位洞型,由于兒童患者就診時心理承受壓力差,易產生緊張、恐懼心理,采用無創痛性挖匙去除齲充填修復,操作簡單、方便,患兒易于接受治療,能樹立患兒自信心,對兒童患者早期進行齲治療,也能延緩齲病的進程,有利于兒童牙病的早期防治。
參 考 文 獻
[1] Frencken J,Makoni F.A treatment technique for tooth decay in deprived communities. World Health(47thyear),1994,1:15.
[2] 胡德渝.口腔預防醫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48-149.
[3] 俞暢,高學軍,鄧動梅,等.無創傷修復技術治療乳牙齲齒的臨床效果評價.現代口腔醫學雜志,1999,13(1):33-35.
[4] 侯本祥.玻璃離子粘固粉研究進展.國外醫學?口腔醫學分冊,1992,19(5):281-283.